何昌喜
摘 要:小學數學是學生要學習的一門重點學科。在新課標的教育教學背景下,教師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結合班級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設計教學,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數學課堂上的教學效果得到保證。主要提出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進行教學的幾點策略,希望可以為數學教師的教學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潮流,探究新的教學形式與方法成為目前數學教師關注的焦點。作為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在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下精心地設計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從而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動機與欲望,使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提升,進而真正地實現新課程所倡導的“有效教學”,構建出高品質的數學課堂。
一、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求知欲望
充滿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是小學生的共同特點,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設計教學,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提出恰當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使其在問題情境中體會到思考與探究的樂趣,將學生內心的學習動機充分地激發出來。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教師要注意問題設計的難度要適中,不能過于復雜,如果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仍然找不到問題的答案,就會挫敗學生的自信心;也不能過于簡單,太容易的問題會讓學生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不利于學生虛心求教。
例如,在教學“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為學生出示幾道簡單的整數計算題,讓學生在進行整數計算時回想計算的規律,從而通過溫故知新,將整數與小數串聯起來;在計算完整式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出示幾道小數的加減法運算:26.3+5.20=( );32.56-8.51=( );6.58+9.2=( );41.2-26.35=( )。這幾道計算題會讓學生陷入認真的思考中,從而在強烈求知欲的驅使下,學生會十分認真地跟隨著教師的引導,真正將這節內容掌握,為整節課的高效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小組合作探究,激發學生參與課堂
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是目前大多數教師都頗為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通過小組成員的交流與討論,學生的思維會得到一定的發散,課堂的氛圍也會變得輕松自然,更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并且,在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也會十分高漲,從而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得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得到保證。
例如,在教學“克、千克、噸的認識”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在課前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物品是用這些量詞表示的,在上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將搜集到的結果進行匯總整理。這個討論與整理的過程也是學生初步感知這些重量詞的過程。接下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手稱量一下這些已知物體的重量,如一盒125克的茶葉,一瓶大約重550克的礦泉水,一位同學的重量大約為35千克。通過這樣的感知與交流,學生會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從而在主觀能動性的帶領下,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保證。
三、組織數學游戲,營造輕松愉悅氛圍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組織游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學生的天性會得到充分的釋放,在歡快的心情下,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接受程度也會有所提升,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也符合新課程所要求的關注學生發展的原則,其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都可以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數學課堂上組織游戲,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氛圍,既是打造高質量課堂的需要,也是提升學生能力的主要手段。
例如,在教學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節的內容后,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數學游戲——制作長方體紙盒。為了增強這個游戲的競爭性與趣味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地發散思維,制作出實用性的紙盒,如粉筆盒、筆筒,也可以制作出觀賞性的紙盒,在這些物體上畫上或者貼上相應的圖案;然后通過學生投票選出優秀的幾個作品放在班級展覽角。這樣的游戲規則會激發出學生的好勝心,并且在制作的過程中,學生也會將長方體與正方體的性質理解得更加透徹,從而在實踐中鞏固了學生所學的知識,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應用意識。
總之,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在遵循新的教學理念的前提下設計課堂教學,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組織數學游戲,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從而為小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為其學習潛能的激發與主體地位的發揮提供條件,真正地構建出高質量的數學課堂,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周智春.讀數學: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18).
[2]石建德.關于新課標下數學游戲與小組合作教學探討[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2(11).
[3]劉明星.對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法的探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