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
摘 要:信息技術,把人類社會帶入新的發展空間,進入了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著我們的教育方式、學習方式。探討了信息技術對美術教學的作用,即能為教師提供更豐富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多樣的學習方式。信息技術為學生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創設了更廣闊的空間,兩者的整合,使學生擁有一對有力的翅膀,飛翔在藝術的天空。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學習方式
小學美術課程強調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一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更要體現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為此,我嘗試除了課堂示范、實物展示外,配以一定的電教媒體,把一些難以理解和專業性的知識,巧妙借助多媒體展開教學,本文對信息技術和美術課的整合作了一些粗淺的探討。
一、巧用信息技術,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手段
1.創設美的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欣賞是美術課的主要學習方式,在執教三年級美術“對稱美、秩序美”一課中,當我用ppt出示“幾片樹葉”“一片花叢”“一條林蔭道”“一群斑馬”“一片茶園”這些高清晰的美麗圖片時,學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住了,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大家面前一幅幅展現時,學生大聲贊嘆:大自然真是位高超的藝術家。欣賞這些圖片,把學生帶入美的氛圍,從而在美的熏陶下產生想要表現的欲望,激發出潛在的創造力。
2.感受美的世界,變抽象為形象
學生對“秩序”“對稱”這些抽象概念一時不能理解,我搜索大自然和生活中各類典型的代表性圖片,上課時,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的伴隨下,一邊欣賞,一邊贊嘆,不僅感受了秩序和對稱帶來的美感,還了解了有序和對稱是美術創作中常用的一種方法,拓展了學生的審美。良好的視聽感覺和鮮明的色彩,使學生能觀其境,聞其聲,觸景生情,充分調動學生用各種感官進行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3.展現美的畫面,提高課堂效率
接下來學生通過欣賞大自然中的葉子,向日葵、老鷹、蜻蜓以及有代表性的中外建筑,感受到對稱給人一種端莊、均衡的美。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對稱的知識,我通過一段視頻清晰地展示對稱的三種不同表現形式:鏡面對稱、平移對稱、旋轉對稱,這讓學生大開眼界,沒想到對稱還有這么多種類型,真神奇。短短幾分鐘,就解決了一個教學難點。在視頻中,有動畫,有解說,可謂非常清晰、直觀,學生一目了然,輕松地學到了關于對稱的方法,也打開了原有的思維,豐富了美術知識。
二、巧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多樣的學習方式
1.有利于學生探究學習的開展
電腦美術操作靈活多樣,有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作業完成后學生很自然地產生成就感。運用電腦設計還可以彌補手繪基本功的不足,同時還可以加強創意、想象、欣賞、評論等能力的培養,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執教“漂亮的房間”一課時,我故意把家具零亂擺放,出示這樣的圖片問學生喜不喜歡這樣的房間,然后我請一位學生上前,讓他用白板軟件的拖動筆直接移動家具位置,重新擺放。當有其他學生提出不同意見時,我也請他再來擺一擺,隨后發現有的家具體積太大,我示范用筆的放大縮小功能,調整家具的大小,使之和其他家具搭配協調。這一過程,就是利用白板軟件方便拖動和縮放技術,引導學生探討在房間內如何擺放家具的問題。
2.有利于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
把信息技術引入美術課堂教學,不僅幫助學生自由地遨游在美術知識的海洋中,提高了美術課堂的學習效率,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如,傳統工藝圖案中的單獨紋樣、二方連續紋樣、四方連續紋樣等在電腦中生成圖形都是比較容易的事情。平面構成中點、線、面等元素以及重復構成、漸變構成、發射構成、反轉構成等一系列構成原理和方法都可以在電腦中利用繪畫工具呈現出來。學生在運用信息技術完成美術作業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信息技術。
3.有利于學生更有效地表現作品
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學生從設計構思到繪制完成一幅作品所花時間較長,再加上如果對手繪的要求較高,那花的時間和精力就更多。電腦美術的出現,正好能解決這一問題,因為電腦有強大的編輯、造型、上色功能,可以直接按自己的設計指令,繪制出自己滿意的圖形、文字和色彩,大大提高了效率。以往,如果完成后的作品不滿意,需要改動就比較麻煩,有了電腦,只要在原來的作品上用各種應用工具,就能輕松地解決問題。省時省力,而且可以用更多的時間追求創意和效果。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為美術課堂帶來了生機,只要利用好新技術,美術教案就在鍵盤的點擊中悄然實現美麗的夢想。我們應在新課程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應用好現代化電教手段,學習研究更多、更好的教學應用軟件來輔助教學,為美術課增光添色。
參考文獻:
[1]徐建融,錢初熹,胡知凡.美術教育展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侯令.美術教學:一個預設和開放并存的系統[J].中國中小學美術,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