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紅
摘 要: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法等原因,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不高。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社會各方面共同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往往都注重對學生解題技能和知識點的教學,忽略了對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培養,致使學生在長時間的枯燥學習中喪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不高,嚴重制約了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本文就筆者在教學中的一些經驗,談談自己的幾點拙見。
一、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是創設高效數學教學課堂的先決條件,在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中,教師和學生才能很好地進行溝通和交流,教師才能很好地了解學生,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在構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時,教師要俯下身去,多和學生溝通、交流,和學生做朋友。小學生的年齡決定了他們對和藹的人會產生親切感,只有教師獲得了學生的信任,才能和學生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從而及時發現學生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及時給予解決。在學習上,教師要關心每一個學生,對學困生和學優生都輔以同等的教學輔導,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尋找合適的機會,創設符合學生興趣特點的問題情境。例如,“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出問題來考考老師?你們可以出幾道我們最近學到的三角形的知識來考考老師。”學生聽到教師的話語,都爭先恐后地給教師設置難題,“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頂角為60°的等腰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這些問題層出不窮,學生在教師回答了問題之后,也都能積極對答案進行演算,看教師是否回答得準確,學生在不斷的演算中強化了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課堂的學習氛圍空前高漲,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靈活運用教材
小學數學教材是教師制定自己的教學計劃,完成和實現自己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是教師在教學中最為得力的助手。但是教材內容并不等同于課堂教學的內容。首先,數學教材中的知識點大都是對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通過詳盡的知識點講解和符合學生實際的案例對學生進行教學。其次,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教材中的大多數知識點都是來源于生活,但是由于教材的版面有限,使得一些符合學生興趣特點的案例不能夠收納其中。例如,學生沒有看到過輪船、飛機,那么即使學生練習了百遍,也不可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只能生搬硬套。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都只有在考試時才能看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一旦走出課堂,離開試卷,根本看不到數學知識的存在,致使學生的學習和實際的課堂教學相脫節,嚴重制約了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運用教材,結合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制定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協調好教材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改變學生對生活中知識點熟若無睹的情況。
三、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質疑能力是提升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前提,“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睂W生只有在學習中充滿了質疑精神,才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和探究。質疑是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最好的體現。在傳統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往往不注重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致使教師講臺上激情萬丈,學生則是昏昏欲睡,學生很少能夠和教師進行互動,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了問題往往也是藏在心里,不去和教師溝通,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成績的提升。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使學生養成會質疑、能質疑、愛質疑的習慣。學生只有養成不懂就問的學習習慣,才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習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習內容設疑,給學生創造質疑的具體情節。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進行質疑,回答錯了、回答得不完整可以由其他學生補充,有不同的意見可以相互討論,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樂于思考,善于質疑提問,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自制能力較差,對數學抽象枯燥的知識點很難提起學習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革新自己的教學方法,采用符合學生興趣特點的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創設高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黃錦姝.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缺失與重建[J].小學教學參考,2009(21).
[2]李艷艷.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問題探析[J].教學與管理,2008(24).
[3]郭其龍.關于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