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英秀
摘 要:小學數學教材中的解決問題,就是把含有已知數量和未知數量之間關系,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以及其他方面的實際問題,用文字或語言等方式表示出來,并要求出未知數量的數學題。解決問題教學的目的就是通過數學能使學生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數學解決問題是與生活緊密聯系的,解決問題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實際教學中,解決問題占用大量教學時間,但對大多數學生而言,解決問題仍是他們眼中的“頭痛題”,是導致學習分化的主要內容。如何有效進行數學解決問題教學呢?以下是教學解決問題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學習興趣;數量關系;問題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行的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教材中隨處可見的仍然是“修一條水渠……”“加工一批零件……”等嚴重脫離了學生生活實際的“經典”解決問題,這些解決問題語言“精煉”,幾乎都是兩三個已知條件再加上一兩個問題,跟語文課文里那些語言優美、感情豐富的句子和篇章比起來,數學的解決問題就顯得空洞、蒼白,沒有吸引力。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顯然激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解決問題的內容創設相關的情境,使教學內容活起來,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工程解決問題”時,教材的題目是這樣的:“一段公路長30米。甲隊單獨修10天完成,乙隊單獨修15天完成。兩隊合修幾天可以完成?”這道題目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是沒有興趣研究的,如果教學時,直接把題目拋出,然后分析題意,列式計算。學生只是在老師的引導下被動地學習,激不起學習的欲望。我在教學時,聯系到正在修建的從縣城到小林的二級路正好經過學校門口,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隆安縣政府決定修建一條隆安到小林的二級路,現有甲、乙兩隊進行投標,甲說單獨完成要10天,乙說單獨完成要15天。問:(1)如果你是招標者,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會選擇哪個隊進行施工,為什么?(2)為了使工程盡快完工,你有什么好的措施?學生經過討論,認為兩隊合修可以使工程盡快完工。然后我再出示例題。此時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解決這道題變成他們自身的需要,而不是老師布置的任務。又如,在教學“分數解決問題”時,有這樣一道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丹頂鶴,2001年全世界約有2000只,我國占其中的■,其他國家約有多少只?”我先用兩三句話講一講關于野生動物的知識,調動學生的情感,然后再出示例題,學生顯得比較激動,注意力更集中。此外,在進行“相遇問題”教學時,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先由兩學生從教室前后兩端面對面行走。提問:(1)這兩位學生的行走方向怎么樣?(2)行走結果如何?……這樣通過生活實際的直觀演示,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更易理解“相向”“相距”“相遇”等抽象概念。
二、引導分析,找出數量關系
現代教育學家波利亞曾說過:“學習任何知識最佳的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內在規律的性質和聯系。”正確分析數量關系是正確解答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解決問題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基本的數量關系是小學階段重要的數學模型之一,它是從一類有共同規律的數學問題中總結出來的揭示某些數量之間的本質聯系,并以數量的關系式來表示某種聯系。它為小學生解決同類數學問題指出了方向,提供了基本方法,形成了一種策略,一種有數學價值的解決問題模式。如何找出題里的數量關系呢?以下是我常用的幾種方法。
1.理解掌握簡單解決問題的數量關系
小學數學中最基本的解決問題是簡單解決問題,各種解決問題都是在簡單解決問題的基礎上組合成的。簡單解決問題的教學就猶如大廈的地基,基礎打不好,上層就不牢固。因此,要重視簡單解決問題的教學。簡單解決問題有一些常見數量關系,如單價×數量=總價,速度×時間=路程,原有的-用去的=剩下的,工效×時間=工作總量,單產量×數量=總產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以及圖形的周長、面積和體積公式,要求學生牢牢掌握,并且要真正理解,如單價指的是什么,數量、總價又分別指的是什么,要能舉例說明。
2.重視文字題的訓練,變復雜的解決問題為簡單的文字題
文字題教學是小學數學重要課題之一,它不僅是連接式題和解決問題的橋梁,更是以后學習初等代數的重要基礎。在以前五六年級的教材中,在學完小數或分數的乘除法后,在解決問題這一章節的前面通常會有一兩道文字題的例題或比較簡單的解決問題,然后才到解決問題。我認為,這是為學生解決問題打下基礎,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文字題,加強文字題的訓練,然后在教學解決問題時,把復雜的解決問題濃縮成簡單的文字題,使學生更容易看出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3.充分發揮線段圖的直觀教學作用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畫線段圖不僅是表象和概念加以具體化的手段,也是一種使學生進行自我智力教育的手段。”線段具有一定的直觀性,能夠化抽象為具體,有效地揭露隱藏著的數量關系。
總之,在小學解決問題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變外壓為內需。注意分析方法的指導,找出題里的數量關系,學生解決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得到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降偉巖.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現狀及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0.
[2]許翠蓮.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教學策略[J].時代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