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輝
摘 要:十八大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24個字來高度概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組成。因此,學校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文明禮儀教育是其重要的內容之一。綜合實踐活動作為由國家設置、地方指導和學校根據實際開發與實施的課程,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特別是文明禮儀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和依托。
關鍵詞:綜合實踐;社會主義;價值觀;文明禮儀
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主旋律,課堂教學是學校一切教育活動的主渠道。文明禮儀教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重要組成內容,把文明禮儀教育作為蘊涵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資源,并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學生實施教育,使學生在課內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過程中受到教育。
依托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結合生活,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新課程認為課程學習本身是兒童生活的組成部分,是兒童在教師指導下真實體驗生活、主動參與生活、創造生活的過程。因此,依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合生活資源,讓德育在生活中進行,將擺脫枯燥的傳統式“說教”,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育的成效。
教育在生活中,生活中處處有教育。為了能更好地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文明不僅讓學生在學校內、課堂上進行文明禮儀教育,而且還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我們與廈門中華街道合作,開發了一系列的文明社區教育活動,如:“廈門中山路文明禮儀宣傳實踐活動”“敬老小義工慰問社區孤寡老人”“文明小義工督導交通”“小志愿者打掃街道衛生”等。
這些活動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歡迎,不僅是學生,連家長們也積極地加入這些活動,使學校的文明禮儀教育得到了很好推行,提高了教育成效。因此,結合生活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是一個很好的教育策略。
二、注重細節,提升文明教育實效
在細節決定成敗的理念已成為共識的今天,人們對提升文明素質的注意力更多聚集在細節之處。
比如,在進行《文明禮儀宣傳——文明小使者在行動》這個主題活動時,我設計了“闖關”知識競答環節。知識競答環節的題目是這樣的:
“文明行為,我了解”知識競答題目
1.請做出正確選擇,并說明理由。
(1)未經( )同意不要隨便動用他人物品,也不要隨便翻閱別人的書籍、作業、日記。
A.老師 B.本人 C.家長
(2)學生進老師辦公室( )。
A.敲門就可進入 B.隨意翻找東西
C.敲門允許方可進入
(3)殘疾人是特殊的群體,我們應該( )。
A.回避疏遠 B.可憐同情 C.關心幫助
(4)如需吐痰,應( )。
A.把痰吐在垃圾桶 B.把痰吐入紙巾再丟入垃圾桶
C.把痰吐在地上
2.請做出正確判斷,并說明理由。
(1)保護好公共設施應該做到不在墻上亂寫亂畫。( )
(2)在公共場所可以大聲喧嘩。( )
(3)乘公共汽車時,對老人,病者,婦女兒童及其他有困難者應該主動讓座。( )
(4)上網時間要控制,不沉溺虛擬時空。不瀏覽不健康網站,不傳不健康信息等。( )
這些問題的設計非常簡單,這有何用意呢?其實我知道學生都能回答正確,因為我更在意學生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有什么意義。從而明白文明禮儀不是高深的學問,不是“氣壯山河”的表現,而是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經別人同意方可入室”“關心幫助殘疾人”“把痰吐入紙巾再丟入垃圾桶”等美麗的做法就是文明,就是禮儀。
因此,注重細節,將生活的細節、文明禮儀的細節貫穿到教育中,拋棄“高、大、空”,將文明禮儀教育落到細處,將大大提升文明禮儀教育的實效性。
三、加強實踐,增進文明禮儀體驗
如何讓學生對文明禮儀的認知進行內化,一直是文明禮儀教育,也是德育的一個難點。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特性,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眾所周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實踐性。注重學生多樣性的實踐性學習方式,轉變學生單一的知識傳授方式,強調學生對實際活動過程的親歷和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教育的認知就能很好進行內化。
因此,我在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時,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結合,開設了“文明小使者在行動”主題系列活動。這個主題活動包括以下實踐活動:
一是社區服務:到社區慰問孤寡老人、打掃社區街道、到社區友鄰中心教老人學電腦。此活動旨在讓學生擔任文明小使者,以小志愿者的身份參與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
二是社會實踐:每周末讓學生組成文明禮儀小隊,到廈門中山路上向過往行人做文明禮儀宣傳。借此,讓學生將文明禮儀的意識和規則轉化為行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強化社會責任感,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榮辱觀。
在這樣一系列開放式的實踐活動中,我讓孩子們走出校門,走進社區,同時也得到社區人們的文明道德精神的熏陶與感染,從而不斷增進文明生活的體驗,增強文明意識。因此,文明禮儀宣傳實踐活動也成為我們學校文明禮儀系列教育活動中的一個重點項目。由此可見,增強實踐,能增進學生對文明禮儀的體驗。
總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孤立知識的傳授,它是每一個學生必須具有的為人之本,以及長大后的立身之本,立家之本,立業之本。它是一個人快樂成長,幸福生活的奠基之石。而在綜合實踐活動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也使學生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
因此,依托綜合實踐活動,進行文明禮儀教育,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孩子們的心田吧!
參考文獻:
[1]范樹成.學生道德實踐的反思與建構[J].中國教育學刊,2007(9).
[2]張天曉.知行合一的傳統倫理意蘊[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