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波
錄播教室的配置與使用,對于我們這所處在湘西南苗疆山區的初級中學來說,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奮欣喜的大事。傳統的“一支粉筆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已經遠去,信息化技術的推廣,“班班通”的配備使用,電子白板的普及,如縷縷春風,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生機而大放光彩。
如今,能步入現代化的錄播教室上課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在聲畫合一的完美體驗中,我們不得不感嘆信息化的腳步來得太快了、太猛了,還沒有來得及細細品味,她的不凡已經充盈了我們的教學生活。2016年度全國“一課一名師,一師一優課”活動拉開了帷幕,我們的錄播教室正好成為用武之地,在提交的8部作品中,4部作品獲得縣級優課,2部作品獲得市級優課,2部作品獲得部級優課。錄播平臺魅力無限,那么,如何在錄播平臺中打造課堂實錄的精品呢?
一、課前精心準備,在整合中打造精品
“不打無準備之仗”,教學也是如此。如今,推行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課前的準備顯得格外重要,一堂高效精彩的課,不僅要備教材教法、備教師,還要備學生。
教案的準備是基礎。教師在課前應該設計好教學活動的流程,突出知識點的重點與難點,教學環節應富有原創性,在交流討論中合作,在思考中探究。湖南省綏寧縣實驗中學(以下簡稱“我校”)語文教研組組長鄧仕寧老師的部級優課作品《水調歌頭》中,在古典音樂悠遠輕柔的氛圍里朗讀課文,朗朗讀書聲蘊含著濃濃的意境之美。斟酌字詞,品析詩句,其間傳來學生們清澈空靈的歌唱聲,語文課堂富有的文學味道表現得淋漓盡致,濃郁而清香,淡雅而悠長。歌與詞相互應和,讓人在唯美的詩意中體悟到什么叫作典雅之美。教案設計有教學環節的原創性,還要安排合理有效的互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課件的制作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課件的運用,其實就是將學科知識與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高效的整合。不管是PPT普通課件,還是Flash交互式課件,都是為教學活動服務的。課件內容在突出重點、難點的同時,應講究布局上的美觀大方,講究色調上的合理搭配。課件中融入音畫效果,鏈接視頻素材,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之中,既能學有所獲,又能夠在聽覺與視覺的沖擊下,陶冶個人情操和提升審美能力。
我校林高楊老師的部級優課作品《期行》中,制作的課件界面簡潔優美,將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動畫集于一體,課件素材豐富完整,資源上得到了合理高效的整合。錄課前,用心調試課件的完整運行情況,如果出現課件無法運行和不兼容的情況,應該及時進行修復和處理,確保在教學錄播過程中萬無一失。當然,教師的儀表和服飾也是需要準備一番的。儀表上應該做到整潔干凈,服飾上應該做到得體大方。
另外,在按下錄播系統的開始按鈕的那一刻起,教師一定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課堂教學之中,流暢標準的普通話將盡顯教師教學的基本功,輕松自然的教態和對知識點的精準把握都能展現教師個人修為與專業素養。學習小組的合作探究、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將課堂的教學效果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二、熟練錄播技術,在切換中打造精品
制作一堂優秀的教學實錄,只憑借授課教師的精心準備與出色的發揮,還是遠遠不夠的。如果說教師的課堂教學精彩紛呈、高效流暢,是綻放了個人風采和展示了新課程改革教學模式的優秀成果,那么,利用現代化錄播系統進行教學實錄的錄制,就是清晰記錄了學科知識與信息化技術的高度融合。打造精品課堂實錄,非常需要團隊的力量。
我有幸成為我校錄播平臺的管理員,經過多次的實踐和學習,在課堂教學實錄方面慢慢積累了一些經驗。打開教師機,開啟錄播系統和定位系統,調試好投影儀與攝影機,測試系統錄制窗口的切換效果,將錄播前的工作準備就緒。為了讓授課的教師更自由地駕馭課堂,一定要教會他們熟練使用錄播開始、暫停、結束三個基本的操作。錄播開始后,管理員最好使用手動模式來切換錄播畫面,選擇同步效果最佳的窗口位于主錄區。
當然,也可以選擇利用定位系統進行自動錄制。在錄播過程中,對于不同的教學環節,就會選擇不同的錄制窗口。教師在導入新課時,一般情況下是在語言中引入課題,宜選擇全景窗口,師生共同出現在畫面中,整體的效果較好,圖像的飽滿度也較高;學生朗讀或者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時,宜選擇學生窗口,記錄下學生的學習行為和交流情況。畫面可以針對某個學習小組的互動活動進行定位跟蹤與特寫,突出學生的一言一行。教師板書內容時,宜選擇黑板跟蹤窗口,教師的一筆一畫盡收眼底。教師設疑學生答題時,宜選擇教師特寫和學生特寫各占半屏的模式。教師對課件上的知識點或結構圖進行分析講解時,應該采用教師機屏幕窗口,讓教學內容清晰可見一目了然。如果希望同時錄制多個窗口的內容,可以在“多窗口疊加插件”中設置,去添加窗口和進行窗口的比例調節。由于跟蹤系統靈敏度的因素,錄制過程的窗口切換會出現切換不到位的情況,所以建議在錄制之前,將常用窗口進行設置,這樣,只要點擊模式,就可以出現自己預期的窗口,不影響錄制效果。教學實錄中的精彩要用心去捕捉,在切換中采擷美好畫面,在雙擊中記錄燦爛經典。按下“停止”的一剎那,屬于師生們的“獨一無二”就誕生了。
三、巧用編輯功夫,在動態中打造精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錄制好的視頻就是一塊原生態的玉石,本已是天生麗質,若加上精心雕琢,一定會綻放它特有的氣質和不凡。這時候,不得不想到視頻編輯“大師”。如“會聲會影”“愛剪輯”“拍大師”“電影魔方”等都是視頻編輯中的“大明星”。我校使用的視頻編輯軟件就是“愛剪輯”,功能強大,簡潔易上手,是一款很難得的軟件。編輯視頻不僅要用心,而且還要耐心。
第一招是“瘦身”,將視頻首尾與教學流程無關的部分分割移去。分割的點需要精準把握,可用左右控制鍵進行微調,確定了分割點后,選擇“分割”菜單即可移去選擇的部分。接下來,點擊播放視頻,從第一幀開始觀看,需要瞪大眼睛用心看,仔細進入“挑刺”階段,把重復啰唆的語句、切換效果不理想的畫面切去。一發現不滿意的地方,馬上暫停,快速移去后繼續前行,直到視頻的最后一幀。也許,“慢工出細活”就是這樣吧。
第二招是“補水”,補充這個教學實錄視頻的片頭和片尾。片頭不僅要簡潔美觀,而且要獨特大氣,一般呈現時間在五秒左右。片頭要列出活動的主題,突出課題的名稱,注明授課教師姓名、學校名稱、課題的教材版本和上下冊等內容。片尾也是必不可少的,提示了錄制的單位和錄制日期,感謝語也可以采納。
第三招是“美顏”,讓片頭和片尾更具有藝術性。一般情況下,片頭和片尾采用單調的藍色為底,然后將白色或黃色的粗體字編輯在上面就可以了。這種片頭片尾是靜止的,稍微有些單調。如果把背景圖片制作成動態效果,把文字進行藝術加工,那么效果就會更好,既有靜止的莊重,又有動態的激揚,未見其課,卻已入味三分。若再加入適宜的音樂,定會起到畫龍點睛的妙處,欣賞者的心情定會感到愉悅。動態的效果,通常使用Flash 8 動畫軟件來實現。選取合適的圖片導入場景中,運用補間動畫和遮罩等技巧就能讓背景圖片動起來。當然,如果能夠使用AS腳本語句對某個影片元件進行控制,那么效果更令人賞心悅目。編輯好動態效果,導出SWF影片剪輯。SWF文件不能直接被視頻軟件編輯,我們可以先通過錄播系統的錄屏功能將SWF文件轉化成MP4文件,然后將動態的片頭片尾視頻導入視頻編輯軟件中,與原有的教學視頻渲染合成一個完整的視頻。至此,一個課堂實錄的精品就制作成功了。
(作者單位:湖南省綏寧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