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第三方支付平臺也逐漸興起。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應用不僅關系到每筆網絡交易的成敗,而且發展到線下支付,超過90%以上的實體商家己經設置了除了現金付款、銀行卡付以外的支付模式,如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經濟低靡與央行一再降息的刺激,我國居民的儲蓄額也隨之轉移到投資領域,第三方支付平臺也在大力發展金融衍生品。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資金管理己經關系到大量資金的安全和一系列的金融衍生品。進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資金管理風險研究有利于確保一定范圍的社會穩定。
關鍵詞:第三方支付平臺;資金管理;投資風險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2-0-01
第三方支付平臺是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發展形成的新興事物。艾瑞披露的2016年第四季度的第三方支付行業排名依次為支付寶、財付通、銀聯商務、快錢、中金支付、匯付天下。但是,在第三方支付平臺概念出現后,金融業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數量急增,給我國的傳統金融企業帶來了壓力的同時,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目前除了少數排位比較靠前、口碑較好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實現盈利,其他大部分支付公司處于虧損運營狀態。這也就意味著,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資金管理風險增大。
一、第三方平臺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大量沉淀資金運營不透明
第三方支付平臺最先是伴隨著雙方網上交易產生的,最初只是銀行支付平臺的附屬機制。在電子商務中買賣雙方需要有與第三方獨立的平臺的擔保,于是第三方獨立平臺成為了交易雙方的擔保人,也是銀行支付中介。而在各種網上交易中,消費者把貨款暫付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當消費者驗收貨物滿意后就會上網進行操作,通知第三方支付平臺付款給商家。而商家也會依照習慣,定期將平臺上的錢轉入到銀行卡中。通過時間差,存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的買方暫付而賣方還沒收到的資金就是沉淀資金。在這種情況下,當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買賣雙方達到一定的數量時,就會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留有沉淀資金。第三方支付機構存在巨大的資金沉淀,容易被挪用于投資,影響客戶資金結算安全。這些沉淀資金具體的流向由第三方平臺掌控,其運營狀況并不透明,如果經營狀況出現問題,導致平臺出現危機,其風險就會轉嫁給消費者承擔。
(二)大量新型金融衍生工具良莠不齊
近年來,銀行利率一再走低,而第三方支付平臺卻出現了大量理財性質的金融衍生品。這些掛靠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理財性質的金融衍生品給投資人更高更多樣化的收益和回報。如在支付寶下有余額寶,余額寶這一產品類似于銀行的存款業務,定期計算給投資者利息。銀行按季度結息,但余額寶按日結息,只要在余額寶內存入大于1元的金額,它都會按日每天支付給投資人相應的利息,并且其年化利率要比同期銀行活期利率高得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傳統銀行的存款業務被第三方支付平臺給分化出去了一部分。而余額寶也僅是支付寶下最穩定,收益最低的理財產品。在支付寶下還存在著一些宣傳有著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但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在選擇理財產品上,投資者容易受平臺宣傳信息的干擾。
(三)會計核算無專有準則參照
目前,我國的相關會計準則并無相關準則可參照。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交易賬戶為虛擬賬戶,這些賬戶類似銀行賬戶,兼有許多的工能,并且隨著第三方支付平臺業務的豐富,除了個種理財的金融衍生品之外,更有小型信貸業務的產生,沒有特定的準則約束這些虛擬賬戶的核算,可能會導致許多問題的產生。如現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發展迅速,不同的平臺采用不同的會計核算方法的話,會導致整個行業的財務報表沒有可比性,會導致公眾對其財務信息的可信度產生質疑。
二、如何降低第三方支付平臺資金管理風險
(一)宏觀層面上監管層要加強監管
電子商務的應用產生了一大批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但是市場環境的激烈競爭會導致資源的集中化,一些小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做出了違規行為,導致行業亂象頻發。 而在宏觀層面,需要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運營及資金風險進行控制,包括利用金融法等法律規范在準入資質、資金支付、保障機制、監督管理方面進行規定,以保障網絡交易支付的穩定可靠。從源頭上進行控制,提高整體行業的準入標準。同時對現有第三方交易平臺進行嚴格的監管,整冶行業亂現,也許會導致許多資源較少,實力較弱的第三方交易平臺淘汰出局。這一系列實質性的措施,使市場主體因利益驅動引發的無序競爭、惡性競爭、不公平競爭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但是這樣對整體資源進行了整合規模越大,企業的邊際成本就會越小。
(二)提高支付技術的安全性
近年來網絡支付的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用戶都要求實名制,因此,各第三方支付平臺上面都存在著大量的私人信息。如何保護客戶的隱私,做好信息安便保障工作,做為網絡安全建設的第一要義。另外,據統計2016年,4.5億實名用戶使用了支付寶,其中71%的支付筆數發生在移動端。移動端支付相較于固定端支付又存在著新的安全問題,如公共無線網絡的安全性等問題。因此,第三方支付平臺需要在技術上克服安全性、客戶匿名性、業務合規性等一系列難題,為移動支付產業穩定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技術基礎、完善的產業配套乃至制度環境。
(三)盡快規范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會計核算制度
目前,第三方支付平臺中大量的沉淀資金既不屬于庫存現金,也不屬于銀行存款,因此不能在這兩個賬戶內進行核算,現有會計一級科目中,核算貨幣資金的賬戶只有其他貨幣資金勉強可適用。所以第三方支付平臺在會計處理中可將沉淀資金示為虛擬賬戶下的存款。用其他貨幣資金來進行核算,但第三方支付平臺現今的商業角色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第三方擔保人,而涉及到了其他的一些類銀行業務與類證券業務。會計人員缺乏指引的情況下,在面對業務的多樣性與新穎性可能會導致較大的行業理解偏差。因此,我國財務部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快這方面的研究考證,將這一盲區盡快規范。會計人員依照準則處理相關的業務,才能使會計信息質量得到相應的保障,減少資金管理風險。
參考文獻:
[1]郭宗睿.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易相關的會計處理以支付寶為例[J].財會月刊,2013(4).
[2]楊毓玲.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競合關系分析[J].財經縱覽,2014.
[3]陳如同.第三方支付平臺備付金核算:以支付寶為例[J].財會月刊,2014(4).
作者簡介:歐陽嵐,女,瑤族,湖南永州人, 會計專業教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財務會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