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芳
摘要:初中歷史是初中教學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打造優質的高效課堂,有效的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提高歷史的教學效率是在新課改背景下每一位歷史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和方式,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教學實踐中要沖破社會功利性選擇、教材自身缺陷和傳統教學法的負面影響,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關鍵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打造研究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場所,良好的課堂氣氛,有效的課堂教學效率,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構建品質課堂十分重要。打造初中歷史品質課堂不僅是教師認真貫徹踐行新課程理念的表現,也是為了讓學生在歷史的學習當中能夠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為了有效的打造初中歷史品質課堂,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課堂教學氣氛的概念
課堂一直是學生成長與發展的主陣地,是社會文明承傳的舞臺。為了發揮課堂的導向、激勵、陶冶、益智等正向功能,我們應關注課堂,構建一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課堂教學氣氛,主要指班集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情緒、情感狀態。它是在課堂教學情境的作用下,在學生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情緒、情感狀態,其中包括了師生的心境、精神體驗和情緒波動,以及師生彼此間的關系,它反映了課堂教學情境與學生集體之間的關系。課堂教學氣氛有兩種類型: 一種是支持型氣氛; 一種是防衛型氣氛。前者是積極健康的教學氣氛,后者是消極的。積極的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對學生的智力活動影響很大,可以促進他們的智力活動,民主、融洽的課堂氣氛會使學生的情緒處于最佳狀態,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問題; 有利于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得到教學反饋信息,從而根據具體的教學情境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相反,消極的課堂氣氛,課堂沉悶而缺乏生機和活力,師生之間缺乏平等的對話與交流,學生態度被動消極,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泯滅,將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二、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在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很多的教師都習慣性的采用“灌輸式”、“填鴨式”等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教授,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教學模式已無法有效滿足學生對學習的需求,因此教師在歷史課堂中應該改變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得學生成為歷史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歷史知識進行思索和探究。
例如在學習《青銅冶煉技術與甲骨文》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改變原來一開始就直接給學生開門見山講解的方法,留出一定的時間給學生預習,使得學生對文中的主要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這樣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就更具有效率。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多和學生互動,使得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問“在這一課中我們了解到的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青銅器叫什么,它是哪個朝代的?”這樣學生就會積極地進行搶答,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不僅能讓學生對這一節學習的歷史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還能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大腦思維,啟發學生在歷史的學習中獨立的思考,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三、開展多元化教學模式,讓課堂教學氛圍更有趣
在《新課程標準》實施以后,各種先進的教學模式如雨后春筍般不斷的涌現了出來,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將各種先進的教學模式積極引入初中的歷史課堂,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讓歷史課堂更加的具有學習的氛圍,更加的充滿趣味性,吸引學生投入到歷史課堂的學習之中。
例如在學習《法國大革命》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當時那個時代發展的一些真實歷史事件,使得學生能夠更直觀、生動的了解歷史內容,也可以給學生補充一些歷史書中沒有提到的法國大革命期間的歷史事件,擴充學生的視野,還可以展開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運用自己所了解的知識對這一課題進行探討,通過相互交流溝通獲取更多的知識信息。當然還有情境教學、角色扮演、故事講說等多種教學模式,教師都可以將其運用到初中歷史的教學課堂之中,讓歷史課堂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豐富多彩、富有趣味性的,使得學生在歷史課堂中不僅有效的學到了知識,也能獲得身心的愉悅。
四、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打造品質課堂當然必須得注重學生的興趣,只有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才能讓學生有效的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之中。在初中的歷史課堂教學中,可能某些知識點使學生非常感興趣的,那么他就會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而碰到了學生不感興趣的歷史內容,可能學生的思想就跑到了課堂外,因此打造品質課堂就要求教師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能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歷史課堂中。
例如在學習《偉大的歷史轉折》的內容時,可能有些學生對中國的古代史比較感興趣,而不喜歡近代史的學習,那么教師就可以尋找學生感興趣的點為突破口來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很多學生都對歷史故事感興趣,那么教師在講述這節課的內容時就可以將其編成一個故事進行講解,以時間為展開軸,講述毛澤東同志到鄧小平同志之間發生的一些事件,這樣就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有效的集中在課堂中,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采用用故事講述的方式進行歷史教學是每一位學生都非常喜愛的,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歷史課堂的學習中,而且能讓零散的知識通過故事性的講解更加的富有條理性,讓學生在記憶、理解的歷史知識的時候更加的方便簡單。
總之,在教育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打造優質的歷史品質課堂對于初中歷史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是順應教育改革創新的表現,還可以讓歷史課堂更加富有樂趣,使得學生在歷史教學中得到綜合全面的發展,有效推動歷史課堂教學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黃娟.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主體性的培養[J].新課程(中).2016(09)
[2]哈斯木仁.探討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質量的方法[J].新課程(中).2016(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