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松
摘要:職校生,一個在經歷了中考、高考之后被無情淘汰的隨后又被冷漠的人們貼上差生、落后生甚至是問題學生標簽的群體,他們或主動或被動或盲從地選擇了職校,動機就只是為了學得一技之長,求得謀生手段,有的還要想得單純一些,只是對號入座,不要過早涉足“江湖”,能在學校的這一方凈土上健康成長足矣。所以,他們大都對專業課有一定的興趣,對文化課根本不感興趣,特別在對待傳統的一支粉筆一本書、一人主講一堂課的語文課,更是不屑。如今,互聯網加也不例外地引入到教學之中,特別是手機的功能遠遠超出了它的本身,成為人手一部又人人愛不釋手的移動終端時,語文的教學發生了翻轉,不再是過去的一堂課一潭死水,而是教師成為了課堂上的“導演”,學生成為了課堂上的“主角”,一堂堂課演繹的是一出出精彩紛呈的“好戲。”
關鍵詞:職校生;互聯網加;語文教學
語文,一直以來是大多數職校生自我感覺良好的一門課,即使不去怎么努力,也能夠考個及格的分數,這當然是相對于英語、數學等其它課程而言的。其實,這也不足為怪,,漢語畢竟是母語,大家都有良好的“基因”嘛??墒?,怪就怪在他們不思進取,敷衍了事,而一旦需要舞文弄墨時,又顯得捉襟見肘,“丑態百出”,有的還被貽笑大方。另外,學校在深化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一些領導重技輕文,語文教學的課時一而再再而三被壓縮,有的學校干脆把語文課并入專業課的輔助課程,這等于是把語文課傳承中華文化,強化民族認同,承載家國情懷,弘揚時代精神等功能作用弱化了,有“自廢武功”之嫌。君不見,時下蔡英文當局推行的臺獨,首先搞的就是去中國化的文化臺獨。想一想,這是多么可怕的事??!因此,語文教學理應得到格外的重視和加強,需要研究的只是如何改革和創新罷了,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能否讓語文教學駛入互聯網的“高速公路”,翻轉傳統的教學模式,這的的確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一、網羅文化自信,學生學習動力足了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日顯突出,一個古老的東方文明古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也越來越有份量。據官方網絡公布的數據,目前,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2500余所大學開設了漢語課程,有3000多萬老外正在學習漢語——世界了解中國。與此同時,中國在世界上設立100所孔子學院也正在變成現實——中國走向世界。漢語如此炙手可熱,怎能不震撼我們的心靈呢?借用泰國公主詩琳通所說:“漢語是很有魅力的語言”——這既是對漢語的客觀評價,也是對有著5000多年歷史的漢語的褒揚。如果老外為此而瘋狂,而我們在自豪的同時也確實不能懈怠。在網絡上,我們要善于追溯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勇于擔當起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時時關注人們學習漢語的熱度,勤于自勉,努力把漢語學好。
二、授之以“網”,師生角色變了
授之以網“網”如同授之以漁,是指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用好互聯網?當下的職校生,男生大都上網打游戲,女生大都上網弄視聽;常見有人聊聊天,罕見有人讀讀書;最難覓,手機用來搞學習!于是,手機便成了“禍水”——學生們談機色舞,老師們談機色變。其實,手機是老師和同學們上網最好的移動終端,這就需要老師們有足夠的掌控力或駕馭能力?,F在的互聯網上所有課文的教案、ppt、視頻等相關資料一查就有,老師“賣關子”不成,那就讓學生自主學習好了,但不是放羊子,讓他隨性子去。而是,要教師有效組織好,管控好,讓學生們在分組學習中充分利用互聯網搜集必要的信息,把課堂內外的 “戲”演的精彩!在這個過程中,就是需要所謂的轉換角色了,也就是說老師不再是過去三尺講臺上的主角了,而要變為語文教學這出大戲中的導演;學生也不是傳統教學中的各位聽眾、各位觀眾,而是能夠很好利用互聯網、大家協同學習,我要出彩的主角。
三、網管有方,學生上網更文明
網絡中有海量的信息,有選擇地上網尤為重要。年輕人正處在青春時期,對事物的感性認識多于理性認識,特別是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更是充滿了好奇。當徜徉在網絡的海洋里,特別是查閱語文教學中相關資料時,很容易遭遇惡意鏈接或惡意推送來的不健康內容,如果把持不好道德底線,就很容易受到傷害。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時刻關注學生的上網行為,一定要設法筑牢學生上網過程中“防火墻”。當然,對于無心學習,專注玩游戲的學生,也不能怒懟,而要用愛心加耐心去引導,去慢慢糾正??傊處熢趯W生的心中播下文明的種子不可或缺的!而文明的種子也一定會綻放出文明之花!
四、適時融入企業文化,學生的職業方向更明確。
職業學校的學生,終有一天是要走入企業的。在現行的《語文》教材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是關于企業文化模塊的,雖然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不夠全面, 需要利用網絡,及時進行補充——學生將來可能就業的單位的企業文化。教師應積極引導和并宣貫,以利于學生早日融入該企業文化之中,以解決將來就業時的“水土不服”,進而,更好的幫助他的規劃好自己職業生涯。這既是用人企業的要求,也是學生的渴望,更是老師的責任。
五、共享學習成果,分享學習快樂
互聯網的利用,不是一味地索取。在語文教學中,還應注重對學生學習進行評價,對學生學習成果的進行分享,要讓共享者獲得成就感,讓分享者有獲得感。在共享之前,一定要加強審查,不能讓不健康的內容或者低級趣味的內容上傳到網上。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強化責任和法律意識,提倡奉獻精神。
一個個共享與分享,一次次交流與體會,是學生們在網絡上的連連看——學《語文》不亦樂乎!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極大地提高了語文教學效果,為職校生更好地學習專業知識奠定了基礎,也必將助力職校生未來事業的更大發展。此外,職業教育的語文教學,也應與時俱進,正所謂,教無定法,教必有法。
參考文獻:
[1]《構建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 戈樹戈 《語文教學通訊》2011年第五期
[2]《語文教學既要實又要活》 劉國正 《語文教學通訊》2017年第二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