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燦燦?靳利粉
摘要: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是高校在校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這一群體無論是在學習生活中還是在人際關系的交往中都有著區別其他人的特點,這一特點往往呈現出自我的封閉性。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往往是這一群體的內在自卑心理,他們往往對與一些事物進行逃避,在與人交往上往往具有一定的防備心理。應該說這些現象對他們人生和日常的學習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因此,需要對這一群體進行相關的幫扶工作。幫扶工作的展開應該立足于當代大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概況以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自卑心理的產生和表現。
關鍵詞: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自卑心理;幫扶對策
應該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高校的生活處于一種邊緣化的現象,這一群體的學生往往交際圈小,與其他人來往不多,并且較少地參加班里和學校的各種活動,可以說擁有這樣特點的學生在任何一所高校中都能找到。他們這種形式的生活自然是他們自卑心理的外在表現,但長期生活在這種狀態中,他們的自卑心理又會加強,這就造成了惡性循環。應該說出現這樣的現象一方面來源于他們現實的窘迫,另一方面也是他們的價值觀存在一定的誤區。要想使他們擺脫這種自卑的心理,就需要對他們進行幫扶政策。但幫扶政策的開展不僅需要落實在資金援助上,更多還應該幫助他們走出價值觀的誤區。但是這些方面工作的展開需要立足在對當代大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概況以及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自卑心理的產生和表現兩方面分析的基礎上,只有進行了綜合的分析 我們才能確立客觀全面的幫扶對策。
一、當代大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概況
當代的大學生屬于一個生活安逸、自在的群體,他們的這種生活一方面得益于高校生活的特點,一方面得益于當代較高的經濟條件。因為到了大學時代,學習任務的緊急性已經遠遠不能與中小學時期相比,不但考試大量減少,而且考試的要求也大大降低,在一些院校只要保證每門課都及格基本上就能畢業。在這樣的形勢下,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自然會發生較大的轉變,原來刻苦學習退居到次要地位,各種豐富的活動和人際交往開始占據核心地位。
另外無論是從心理、生理發育還是對學生戀愛禁止的消除都使得許多大學生在大學時期談起了戀愛,應該這一部分的生活占據了大多數學生個人生活的全部。在一些高校,大學情侶在校外租房同居的現象也較為普遍。可以說很多大學生早已在大學時代就享受起二人世界生活。
大學生這種狀態的生活就決定每個人在各個方面取得優勢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家庭經濟狀況的支持。學生在日常生活穿的衣服不能太寒酸,用的手機不能檔次太低,并且同學朋友之間經常聚會吃飯,這一切都需要家庭經濟狀況的支持。當然筆者并不是主張大學生之間應該攀比,只是想強調一個大學生如果能融入一個圈子勢必要有一定的家庭經濟狀況支持。畢竟一個圈子的人無論是在日常消費水平還是在思想觀念上大體都沒有太大的差距[1]。
這樣以來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往往出現一個個的小圈子,當然圈子的層次有高有低,低層次的人自然無法融入到高層次的圈子中。不同圈子之間的人,那怕是一個班級或者一個宿舍的關系都不會太近,往往還會造成同一個圈子的人會排擠其他圈子的人。所以很多人來說大多數大學時代的友誼都沒有高中時代的友誼真誠,其實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高中的友誼真是建立在一起努力學習的“同甘苦”上,而大學的友誼卻是建立在雙方在一個經濟層次上。
除此之外,大學生的戀愛生活也是和家庭經濟狀況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為從現實角度來看,太戀愛必定要花錢,兩個人出去逛街買點東西、看場電影、吃飯都需要花錢。當然每個人的消費檔次不一樣,自然花銷會有所不同。但是恰恰是這個因素決定了一對情侶真正能走到一起次還是在于他們雙方的家庭經濟狀況差距不是很大[2]??赡苓@話說出來有些殘忍,那就是如果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的家庭條件差距很大,那么這個男生的追求一般情況女生是不會接受的,即便是接受了兩個人也很難走到一起。畢竟最真摯的感情也需要禁得起現實的沖擊。
總的來看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的特點表現為生活多樣化且學習退居到了次要地位,另外一個人能否在各個方面取得優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己家庭經濟狀況的好壞。
二、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自卑心理的產生和表現
上文全面分析了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概況,可以說一個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層次高低、是否愉悅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家庭經濟狀況的好壞。這樣的形勢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往往產生了巨大的不利,無論各個方面他們都無法取得優勢。這一群體的很多人往往學習生活過得比較暗淡,無論是對當前還是對未來他們都充滿了悲觀的想法[3]。
家庭經濟困難的現實使他們在人家關系交往中處于極其尷尬的局面。無論是吃的穿的還是用的,這一群體的學生基本上都在最低層次,較大的差異對比往往會對他們的心理產生較大的刺激。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對那些高檔次的東西也有著較強的獲得欲望,但是家庭經濟狀況的不允許往往會使他們覺得低人一等。這樣就會造成在大家談論各種購物或者消費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往往選擇逃避或者保持沉默,但是往往是這種逃避或者沉默使他們越來越被邊緣化,甚至是被孤立。
上面說到大學中同學朋友聚會吃飯必不可少,但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往往對這一活動既恐懼又抵觸,因為一次聚會吃飯均攤的錢可能是他們一個星期的生活費,再加上他們課余時間大多去做兼職或者打工,所以也根本沒有充足的時間。對于這種活動他們只能是逃避,可能一開始大家還會邀請他們,但時間長了謝絕次數多了也就會忽略他們了,這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也就漸漸淡出了人群,自己被徹底孤立。
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往往會在戀愛生活上處于尷尬的局面或者碰壁。一方面家庭經濟過于困難的學生,可能即使自己有喜歡的人也不會去表白,因為家庭經濟的困難無法供應其戀愛的消費[4],所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往往存在“暗戀”的現象。另一方面,大有“勇敢”之士,秉持“愛一個人就要大膽說出來”的信念,即便是家庭經濟再困難,只要是自己喜歡對方就追求表白。但是這樣的“壯舉”往往不是遭到對方冷酷的拒絕,就是兩個人在一起不久之后就“揮淚話分別”。因此,我們不難發現高校單身人群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占較大比例。endprint
最重要的是他們以前刻苦努力學習取得優秀成績的優勢到現在已經無法發揮較大的作用,因為學習已經退居到次要的地位,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不再把一個人的學習成績看的太重。尤其是一些成績較好但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看到經常掛科學生不但找了一個很不錯的對象,并且還跟老師關系特別好。而再想想自己一是曾經被別人殘酷拒絕過,二是老師并不太看得起自己。在這樣的巨大的差別對比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思想和情緒都向著極端的方向發展[5]。
以上種種的艱難與窘迫都使得家庭困難學生產生了嚴重的自卑心理,他們開始懷疑自己上大學這條路正確,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
人際關系方面,他們往往選擇逃避群體,對別人進行提防和猜疑。自己也變得十分敏感,可能是一句很普通的話都會讓他們覺得是別人在看不起自己,這樣往往會造成他們人際關系的緊張。很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把自己封閉在一個自我的空間內,獨來獨往,不與別人有任何的交集。
很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往往還把這種自卑演繹成自負,依靠一些自己認為是優勢的東西來擺出高傲的姿態,甚至有的自欺欺人的認為自己也可以因此去看不起別人[6]。
在價值觀和思想方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往往表現出極端的傾向。往往在別人取得某些成就時,他們不是詆毀就是貶低,甚至進行辱罵,對于別人的生活和消費方式也是進行極端的諷刺和貶低。
三、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有效的幫扶政策
應該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一旦有自卑心理的出現就會在思想和行為方面表現出極端的傾向,這自然會對他們的整個人生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需要對他們開展一定的幫扶政策。
需要對他們進行一定的資金援助,尤其是那些家庭經濟極為困難的學生。我們知道國家有家庭困難學生資金補助政策,學校亦有相關的政策,這些可以統稱為“助學金”政策。因此在助學金評定時應該積極給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照顧,杜絕那種按人均分或者輪流拿錢的模式。只要真的家庭經濟困難,就是在校期間全拿助學金也不為過,這恰恰是把錢給了最應該給的人。學校的相關部門應該積極給家庭困難學生提供一系列的兼職機會,可以在節假日之前和一些企業進行合作在校內舉辦節假日兼職招聘會。
班級輔導員和相關的班干部應該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更多的照顧。需要積極做通班級學生的工作,鼓勵學生多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一些交往,不要孤立他們。在一些班級活動中應該多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一些展現自我優勢的機會,使他們能夠找到自尊,能夠正常地和同學進行交往。
最重要的還是應該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教育[7],幫助他們擺脫思想的極端傾向。當然并不一定非要給他們灌“心靈雞湯”,講一些勵志成功類的事例。筆者認為還是應該多從實際出發,引導他們更多注重刻苦努力下的自我縱向比較的變化。除此之外,還應該培養他們承認現實和安心過自己生活的心態,羨慕別人的生活未嘗不可,但是并不能因此就徹底否定自己的生活。更多地還應該讓他們看到自己努力后未來人生的改變。
學校應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品質要進一步完善學生心理教育,并將實用心理教育納入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教育培養中。每一所高校、每一個學院都應當建立對學生進行實用心理教育的課程體系,使學生掌握心理調適以及消除心理障礙的有效方法,提高耐挫力以及對周圍環境的適應力。
其實思想教育工作應該保持一種客觀實際的狀態,依靠思想教育來幫扶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該站在一個客觀角度,一方面要幫他們建立自信心,另一方面也不能貶低家庭經濟富裕學生的生活和消費方式,這樣能夠避免把學生從一個極端帶到另一個極端。不但要培養他們的自信,還應該培養他們正確對待事物的認識。
四、結語
進入高校以后,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生活模式都發生了改變,以往以學習成績為重心的學習生活模式被多樣化生活所代替,學生家庭條件基礎對他們學習生活的發揮著主導的作用,學生在各個方面的優勢建立也與家庭條件基礎有著密切的聯系。在這樣的形勢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以往以優異成績凸顯個人的優勢不復存在,無論是在各個方面他們都不具備優勢。家庭經濟不同帶來的各種差異使他們產生了較強的自卑心理,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人生發展。
要想對他們進行幫扶就必須綜合考慮上述的情況,一方面需要在資金資助方面給予他們更多的照顧,第二需要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從而使他們走出價值觀上存在的誤區。在全面把握這兩方面的基礎上才能對他們進行有效的幫扶。
參考文獻:
[1]董曉蕾,劉冀萍,王瑞敏,宋蕾.基于心理資本視角的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對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122-126.
[2]米燕燕.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習狀況與幫扶措施——以徐州醫學院藥學院為例[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04):46-49.
[3]鄧瓊飛.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自卑心理與社會工作幫扶對策——以瓊州學院為例[J].品牌(下半月),2014(09):206.
[4]陳陽,李磊,劉紅艷.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創業幫扶模式探析——以西安科技大學為例[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4 (05):530-532.
[5]劉琳,劉奇,龔建英,張靜.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知識經濟,2014(09):46-47.
[6]龔曦.“資本”缺失與心理困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業援助與幫扶對策探析[J].大學教育,2013(15):78-79.
[7]高文堅,李榮秀.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中的“模糊化”問題及對策[J].福建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8(03):84-87.
作者簡介:
金燦燦(1991.09)女,單位:河南大學第一臨床學院,職稱: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靳利粉(1988.12)女,單位:河南大學藝術學院,職稱: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