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果
(江蘇省溧陽市外國語學校)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品質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教學內容,學生只有形成良好的語言品質,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與人進行交流,才能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更深入地對課文進行理解,才能在寫作過程中更靈活地使用各種語句寫出更多精彩的文章,為此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語言品質的提升,通過開展一些趣味案例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更好地達到這一目的。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小學語文;語言品質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努力通過開展案例教學法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語言品質,讓學生在不斷地接觸各種案例的同時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語言品質,從而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更靈活地掌握這些基本的語言表述方式,全面提升學生對于文字的表述能力和綜合運用文字的能力,為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教學。
一、尋找生活案例,分析日常用語
生活是一個萬花筒,生活中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對于不同事的看法不同,在與人進行交流的時候采用的方式也就不同,于是我們會發現有的人在交流過程中能夠很好地占據主動,很快就能主宰生活,通過自己靈活巧妙的語言很快就能在生活中占據一席之地。相反有些人在生活中不懂得如何與人打招呼,不知道如何進行交往,因此,在生活中經常碰一鼻子灰,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多給學生尋找一些生活案例,讓學生更好地對日常用語進行靈活掌握。
比如,某次上課時教師給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現在生活水平高了,大家都可以通過做兼職來提高自己的收入,假如有一天我讓大家去大街上賣報紙,在你身邊一共有3個人,一個人是老爺爺,一個人是中年大叔,一個人是青年阿姨,你們分別應該用何種方式去宣傳你們的報紙呢?”學生紛紛說道:“人物不同,話語也要不同嗎?比如我直接說:大叔、爺爺、阿姨買份報紙吧。可以嗎?”教師:“這樣的效果肯定不好啊,不同人的趣味點不同,你們要說的話也應該有所區別。你們應該思考一下不同人物對報紙的趣味點是什么。”學生一時進入困惑之中,教師說道:“有位同學是這樣跟他們說的,他對大叔說:‘大叔,快看看吧,股票上漲了。對爺爺說:‘爺爺,買份報紙吧,有重要的新聞。對阿姨說:‘阿姨,這家超市化妝品搞活動,買一份看看吧。學生聽后紛紛點頭贊同,也明白了生活中不同語言方式的重要性。”
二、尋找歷史案例,學習表達技巧
人類歷史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程,在每個歷程中都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出現,這些人物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經典的語言案例,這些小案例個個趣味橫生同時又都具有很深刻的道理,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尋找一些經典的歷史案例,品味這些歷史人物案例中人物的語言表達方式,分析他們通過何種方式來處理各種問題,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對語言表達技巧的掌握能力。
比如,某次上課時教師詢問學生:“在生活中如果有人罵你,你會怎么辦?”學生:“我會反擊他。”有學生說:“我有可能會揍他。”教師說道:“壞人罵你確實不應該,但你要用同樣的方式回擊說明你也不對,我們古代的文人經常受到別人的辱罵,但有很多人都能用更巧妙的方式回擊,比如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關于畢矮的故事吧。”學生聽說講故事,紛紛贊同,教師:“畢矮是明末清初浙江蘭溪人,常與財主作對。一天大富翁周道勝正在茶店說畢矮的壞話,恰巧畢矮路過,就走進去,說:‘今天我遇到一件怪事。周道勝忙問:‘畢老兄,什么怪事呀?畢矮說:‘我鄰居的一只狗,近來專門偷吃書畫。今天,鄰居把家里收藏的書畫都拿出來翻曬,不料全被這狗吃了,主人殺死這狗,剖開它肚子一看,你猜里面是些什么?哈,一肚子的壞畫(話)。”學生聽了哈哈大笑,也終于明白自己在受到言語欺負后應該如何用更文雅的方式進行反擊。
三、尋找經驗案例,吸取經驗教訓
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尋找一些經驗案例,這個經驗案例可以是歷史中的,也可以是發生在教師或者學生周圍的事情,教師尋找這些案例的目的就是為了通過尋找反面案例的方式來讓學生從中吸取教訓,以免再次走入同樣的泥潭之中。我們都知道語言本身具有藝術性,類似的含義如果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表達,所取得的效果是不一樣的,為此教師應該努力幫助學生尋找一些經驗案例,讓學生在聽案例的時候更好地吸取其中的教訓。
比如,教師在上課時給學生講到這樣一個例子:“前不久小明一家3口去別人家玩,主人家有2個孩子,哥哥叫小剛,弟弟叫小呂,三人很快熟悉并玩在一起,玩著玩著三人產生了矛盾,小剛和小明想一起玩,嫌小呂太小不想跟他玩,但小呂一直粘著他們,于是他們就想跟大人說,小明跑到主人阿姨跟前說道:‘阿姨,我想跟小剛哥哥出去玩,不想帶小呂,你能不能幫我們把小呂留在家。這句話讓阿姨感到很沒有面子,但她還是把小呂留下了,從那以后小剛一家人再也不邀請小明去玩了。”教師詢問學生:“大家想想小明做的對不對,他如果想和小剛一起玩,應該如何表述才不會犯錯?”學生紛紛進行思考,都認為小明做得不對,有學生說道:“應該和小呂說:‘弟弟,你玩不了這個游戲,你看著我們玩好嗎?”有的說:“阿姨,我想和小剛哥哥出去有點事,小呂弟弟太小,我們害怕保護不了他,可以不帶他嗎?”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案例教學法的方式進行語文教學,通過尋找生活中的案例讓學生對常用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了解,通過講授歷史中經典的文人案例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語言表達的技巧和不同表達方式所帶來的不同效果,通過講授一些經驗案例讓學生明白語言說錯了會釀成哪些大禍,從而引導學生重視對語言品質能力的提升,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學生的語言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呂圣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J].科學咨詢,2015(4).
[2]冉曉燕.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J].亞太教育,2016(4).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