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新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景泰小學)
摘 要:在英語學習中,培養核心素養要重視學生的生活和心智,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首先概述了基于核心素養的英語作業設計原則,然后闡述了優化作業設計的途徑,最后介紹了幾種常見的作業設計形式。
關鍵詞:核心素養;英語作業;優化設計;途徑;形式
所謂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滿足個人發展、社會發展的品格與能力,包括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個要素。一方面,核心素養注重過程導向,關心的是學生在學習期間的感悟;另一方面,核心素養具有穩定性、發展性,是一個動態優化的過程。由此可見,基于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是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基礎和保障。
一、基于核心素養的英語作業設計概述
新課程標準對教學活動、學生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內容從學生的興趣、認識、生活經驗出發,提倡任務型、合作式、實踐性、廣泛參與的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能夠形成良好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作業是課堂的延續,有利于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鞏固和消化。以英語課程為例,傳統的作業設計任務重、形式單一,久而久之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新課標的要求相違背。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作業設計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帶著興趣做作業,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設計作業時,要學會換位思考,看作業內容能否激起學生的興趣,是否具有吸引力。
2.開放性
作業設計的開放性和單一性、封閉性相反,指的是設計不同類型的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從中進行選擇;或者完全由學生自己設計作業,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才華。
3.發展性
英語作業的設計,要求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有利于培養創新思維,尤其是激發學生的潛能,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4.個性化
所謂個性化,就是要考慮到學生熱愛研究、想象豐富、動手能力強的特點,作業設計不要單純局限于書面作業,也可以是社會實踐、研究探討類,將動手、動腦有機結合。
二、英語作業優化設計的途徑
1.體現出語言運用能力
英語作業的設計,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是單純的體力勞動,還是切實達到了鞏固知識、運用知識的效果。只有為學生創設寬松自在的學習環境,才能提高語言的輸出、輸入效率和質量,繼而發展學生的個性。作業設計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1)將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相結合,從中提煉出重要的知識點,作為作業設計依據。(2)樹立因材施教的理念,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進行分層,之后設計出簡單、中等、有難度三種作業,保證所有學生都能有所收獲。(3)作業設計要貼近生活,可以要求學生在放學途中觀察看到的事物,并用英語進行記錄,以便對英語學習產生積極的態度,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2.培養分析判斷能力
作業內容不能是一潭死水,而是充分調動學生的手、眼、口等感官,能帶著問題和思考做作業,從而發揮出才智。疑問是創新的源頭,在作業中創設問題情境,學生通過分析判斷找出答案,能夠突破教材內容的限制,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并和生活實踐相掛鉤。另外,信息時代背景下,教師應該合理利用網絡技術,將學生單方面做作業轉變為師生互相交流探討,從而打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促使溫故型作業變為創新型作業。例如,一位美國友人到你的家鄉做客,你應該如何做好導游,帶領他領略家鄉的特色呢?針對這個問題,學生會利用學到的英語知識描述自己的家鄉,并且設計和美國友人的對話。然后對學生進行分組演練,有問有答,在鍛煉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對聽力、口語進行集中練習,有利于提高作業質量。
3.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的目標除了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從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教師在設計作業時,不應該強調答案的正確性,而是為學生提供發表見解的機會,養成用腦的習慣。例如,第一,做作業前,要求學生看清要求、認真思考,首先確定解題思路和方法,然后回顧相關知識點,最后自主完成作業,并養成及時檢查的好習慣。第二,注重合作學習,指的是學生完成作業后,通過學生和學生合作、學生和家長合作、學生和教師合作等形式,鞏固知識點,掌握解題技能,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第三,利用作業資源開展點滴教育,使學生從已經掌握的知識入手,去探尋新的知識點,從中感受到英語的魅力。
4.拓展學生的文化內涵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整個地球也只是一個村,尤其是國際貿易往來更加頻繁,合作更加密切,在此背景下英語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作為世界性的通用語言,英語的表達不僅是一種語言,其中包含著人們的情感、文化底蘊、民族思想等。因此,設計英語作業時,應該涉及西方國家的價值觀、生活方式、道德素養等內容,并按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奧運會為例,作為世界性的體育盛事,其中蘊藏著文化、經濟、政治等內涵。可以要求學生收集關于奧運會的資料,了解其中的比賽項目,并介紹自己最喜歡的項目和運動員。與此同時,通過比較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文化內涵,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
5.注重作業評價環節
英語作業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其中作業設計是開始,作業完成是過程,作業評價是結束。因此,要想保證系統的完整性,還要關注評價環節。對于教師而言,首先應該制定合適的評價機制,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對作業完成質量評價時,不要單純采用優良中差、ABCD等模式,還應采用對話式的評語,例如Your handwriting is so nice.Your work is well done.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等。如此評價,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三、英語作業優化設計的常見形式
1.合作型作業
合作型作業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在和他們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比如,教科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7 Good manners進行禮貌用語的教學時,可以要求學生編寫對話,并分角色進行表演,這樣既可以培養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又可以培養小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
2.探究型作業
探究型作業更貼近實際生活,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通過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介,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內容。以Signs章節為例,可以要求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各種標志,并使用英語進行標注。
3.個性化作業
個性化作業,就是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相應的作業,既在能力接受范圍以內,又能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低年級學生在學習英文字母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采用繪畫的形式進行記憶;高年級學生則要注重理解和寫作,可以要求學生閱讀課外讀物。
總之,基于核心素養的英語作業設計,應該遵循趣味性、開放性、發展性、個性化的原則。在設計時,要體現出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分析判斷能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拓展學生的文化內涵,并注重作業評價環節,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常華榮.重視作業設計,優化初中英語教學[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6(20):37-38.
[2]李杰.基于核心素養的英語作業優化設計[J].中學教育,2016(18):5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