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婕
(山東省臨沂市第二十一中學)
摘 要: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但是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下,我們卻只單純地強調了“教書”,而忽視了“育人”的過程。這樣不僅是對教師職業的不負責,更是對學生、廣大家長的不負責。在今后的小學語文課堂實踐中,我們應當注意文化知識與德育的平衡,將德育巧妙滲透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德育
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豐富、思想健康、涵蓋面廣,這些特點為滲透德育內容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當關注小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通過實施有效的教學嘗試,讓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養成陽光開放的性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
一、在語文寫字教學中滲透德育
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也是小學生認識漢字的初級階段。在寫字教學中,我們常常用來勉勵學生寫好字、寫規范字的一句話就是“字如其人,見字如見人”,意思是如果學生寫不好字,寫得東倒西歪,或者字跡潦草,那么想必這個人也是一個大大咧咧、粗心大意的人,但是在如今看來,我們還要加上另一層解釋,那就是德育思想。教師可以從漢字文明的發展向學生傳遞德育思想。眾所周知,人類是由遠古時期的猿類逐漸進化而來的,而這一進化的過程是相當漫長的,并且隨著人類的進化,開始發明各種文明元素,漢字的發明就是人類進化的印證。因此,教師可以在寫作教學中,講述有關我國漢字文化的發展歷史,讓小學生了解,從而激發學生傳承我國歷史文化的情感,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這樣學生才會真正從內心產生學好漢字文化的念頭,提高德育及語文教學質量。
二、在語文口語教學中滲透德育
在現代社會中,擁有“舌戰群儒”的口語交際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無論是在校學習階段還是工作階段,都能夠體現出來。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打通人際關系、拓展交際圈的基礎,只有人際關系融洽了,交際圈拓寬了,人們才能在復雜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通往成功的突破點,從而解決實踐中的各種問題,讓生活和學習變得更加井然有序。從一定程度上講,這也是作為一名領導性人物必備的技能,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口語教學不可或缺。
在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的過程中,從理論上講,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積極發言,但是從德育的角度來講,僅僅鼓勵學生發言,讓學生敢于說話,還遠遠不夠,教師還要教導學生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即要有語言的責任意識。試想如果人人都可以對自己說過的話不負責任,那么這個世界將會怎樣?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的同時,還應當讓學生了解說話的藝術、說話的內涵。
三、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內容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提供了優良的條件,語文教師通過細心挖掘,便可以找到德育的突破點。
比如,在教學《桂林山水》這一課時,通過讓小學生閱讀,學生可以清楚地知道本文寫出了桂林山奇、險、秀,桂林水靜、清、綠的特點,作者為我們展現了人間仙境般的詩意景色,這是我們國家的風景名勝區,學生通過學習這一課,了解到了我國河山的壯麗,從而激發了學生熱愛國家、保護環境的意識,將德育內容巧妙滲透于閱讀教學之中。除此之外,同樣的德育思想,教師還可以以我國古代優美的詩詞,如《望天門山》《望洞庭》等,來激勵學生熱愛祖國,熱愛我國的大好河山。
四、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滲透德育
語文寫作教學,是教導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過程,即通過寫作,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通過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一種過程。寫作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用的課時較多,是教學中的一大重點,因此,將德育內容滲透進來就顯得十分貼近實際。比如,教師可以從寫作責任意識出發,培養學生寫作不能弄虛作假、胡編亂造的寫作意識,對于自己不了解的知識,不能盲目發言,胡亂提筆,有時很有可能因為不當的寫作言論而導致重大的事故。比如,從歷史中我們便可以找到印證,三國時期如果曹操不是只憑一封書信就相信蔡瑁、張允二人投敵,或許也就沒有赤壁之戰的慘敗。因此,教師在教導學生寫作時,一定要站在客觀、全面、辯證的角度來分析,來寫作。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應當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為了有效滲透德育思想于語文實踐中,我們可以積極嘗試從寫字教學、口語教學、閱讀教學及寫作教學入手,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李秀萍,李秀清.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A].新教育時代(2015年11月總第4輯)[C],2015.
[2]宋貴.教書育人,潤物無聲: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5).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