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銀華
(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源南鎮和平小學)
摘 要:教育就是一項“愛”的職業,師愛就像芳草地上的縷縷陽光,讓學生收獲希望。教師要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關注學生心靈的成長;抓班級文化建設,凝聚集體力量三個方面來實現對學生的教育。
關鍵詞:良好習慣;關注學生;班級文化
曾經有人說過:“世界上最困難的就是做人的工作。”對于這一點我深表贊成,因為世界上最難改變的就是人的思想與心理,但是與此同時,我也認為“做人”的工作可以讓你獲得很多從事其他工作所不能體味的快樂與幸福。
教師職業最特殊的一點就是針對一個個有思維、有個性的學生,這需要教育的執著和智慧去面對,需要教師的堅持。多年來,我一直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改進和總結,慢慢我發現,教育其實就是一項“愛”的職業,師愛就像芳草地上的縷縷陽光,讓學生收獲希望,給學生愛的關懷,幫助孩子成長。
一、培養良好習慣,關注未來發展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影響命運。小學階段是一個人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養成了好的習慣就能夠使孩子終生受益。據此,在對學生教育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為他們未來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對于小學生來說,良好習慣的養成就是從學習、生活中的細節開始,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和引導就應該像陽光一樣持續溫暖他們,作為教師可以從日常的學生言行舉止開始來引導和塑造孩子們的習慣,比如遵守時間、尊重他人、誠實守信、認真完成作業等需要學生注意的小問題,在此過程中因為有些學生可能已經形成陋習,在要求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或者反復,教師此時要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對于學生的差異要區別對待,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學生的狀況和家庭實際來針對性引導,而不是為了追求所謂的效果搞“一刀切”,這樣才能夠使每一名學生在老師細心、耐心的引導下獲得進步,才能夠為他們未來更好地發展做準備。
二、關注心靈成長,揚起自信風帆
“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是我的班級目標,學會做人始終放在第一位,特別注重學生心靈的健康成長。我經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就是“沒有愛心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對學生傾滿愛心,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我班有一名學生家庭狀況不是很好,非常內向和脆弱,期中考試成績很不理想,她回家哭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上課還心不在焉,家長怎么開導也不管用,她就是提不起精神,我得知消息后,主動找到她并耐心開導她,幫助她全面地分析自己,鼓勵她積極進取,抓好最后一階段全力沖刺,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打那以后,我還經常給她做心理輔導,利用課余時間義務督促她其他學科的學習,在我愛心的滋潤下,她深受感動,全力沖刺,思想問題成功地解決了,其他的一切就都好辦,在期末考試中也考出了自己毫無遺憾的好成績。正是因為我用愛心滋潤了學生干涸的心田,在很多學生日記中才可以讀到我:“是您使我揚起了生活的帆,是您使我登上了理想的船。”
三、班級文化建設,凝聚集體力量
我特別注重班級文化建設。“環境是一種教育力量。我可以叫我的學生不隨地吐痰,這是一種教育,但是我還應該創造一種環境和氣氛,使學生不好意思隨地吐痰。我可以叫學生勤奮學習,我還應創造一種氛圍,使學生置身其間,不學覺得愧對老師,愧對學業。”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教育,這種教育就是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我所帶班級在物質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方面都有明確的規定和目標。
理想的班級設想需要得力班干部的協助和全體同學的配合,因此注重班干部的培養,全面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是我的重點目標之一。我班班干部是競選上崗,崗前培訓,定期考核。班級常規工作分工負責,責任到人。每個學期每個月我都有一個明確的教育主題,并圍繞這個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很強的班級活動,這些都由每位班干部輪流實施,我適時進行指導,一年下來這些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就得到顯著提高。
另外,我始終認為,一個優秀班集體的建立,離不開各項活動的開展,這半年里我們舉行了中秋晚會、元旦晚會、新年晚會、公園半日游、趣味體育競賽等活動,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得到及時有效地放松,也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團結能力。
我們班級還記錄每位老師與同學的生日,每到那天我們都會為他們本人舉辦一個5分鐘的生日party,并送上我們精心準備的小禮物,雖然時間短暫,禮物輕小,但同學們的濃濃情意讓彼此感到了家的溫暖。記得我過生日時同學們送了他們親手疊的幸運星和紙鶴,回家后我把他們穿成了風鈴掛在了屋里,每當看到我就感覺好感動、好溫暖。
選擇了教師職業就意味著選擇了奉獻,這是一份平凡而又偉大的工作。作為教師要心中有愛,用自己的大愛去關注、引導、影響我們的學生,用我們的愛譜寫一曲曲教育的贊歌,用我們的愛點燃一個個新的希望,我會用我的實際行動繼續踐行我的教育理想“春風化雨關愛莘莘學子,下自成蹊享受教育人生”。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