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英
(山東省莘縣莘州中學)
摘 要:微課作為一種重要的數字化資源,從教師角度看,有效地運用微課不僅可以改變傳統教學和教研方式,還可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專業發展;從學生角度看,微課給他們提供了更多選擇,無論在課前、課中還是課后,只要有條件,學生都可以通過微課進行個性化學習,主動掌握學習節奏,構建知識體系。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微課;應用
“微課”是現代社會一種新式的教學方式,是基于教學設計思想,利用視頻的形式記錄教師對知識點講述的教學過程。微課的特點是化整為零,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它是傳統課堂教學的補充形式。微課不受時間限制,有利于學生的課后復習。初中地理的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學習缺乏自主性,因此,在復習地理知識時,難度較大,而微課能有效提高地理教學的全面性與靈活性,讓每個學生都能根據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微課,縮小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距,在微課的背景下,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學習成績自然就會進步。
一、導入新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在教學中有著重要作用,直接關系教學的質量,所以老師想方設法設計新課的導入。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特別是在網絡時代,教師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微課則是一種新穎的形式。例如,學習“海陸的變遷”一課,利用微課代替傳統的語言導入,首先播放一部關于火山噴發的視頻,讓學生感受歷經千年的滄海桑田的變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為高效的課堂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釋疑解難,啟發學生思維
許多章節中的重難點講起來枯燥,學生也是模棱兩可,不知其所以然。如何生動形象地描述復雜的地理現象,讓學生真正理解并接受,是地理教師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把生動形象的微課融入教學,利用微課中色彩、形狀、光度、聲音等方面的功能,將原本抽象的概念變得簡單、生動、有趣,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地理知識,這樣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提高了學習興趣,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與記憶力。
三、知識再現,有助于復習鞏固
微課可以實現利用課余時間復習課上學到的知識,達到鞏固效果。課堂的時間有限,學生想要全面掌握知識點并不容易,所
以,發揮微課隨時再現的功能,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比如,在學期末復習區時計算題時,學生顯然對學過的知識有所遺忘。我讓學生重復觀看微課,通過知識點的再現,結合實際問題提煉解題步驟:求時區差、求區時、計算結果。同時幫助學生進一步弄明白求時區差時,兩地分別在0時區的同側或兩側,時區數是相加還是相減?求區時的時候,所求地在已知地的東邊或西邊,分別用加號還是用減號?學生在復習海量知識的同時,借助于微課寓教于樂,在不知不覺中梳理和掌握地理知識結構。
四、整合教材,實現分層教學
地理學科中有很多散亂的知識點,教學中不可忽視對這些基礎性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如《中國的行政區劃》一節,省區的全稱、簡稱、行政中心及省區輪廓都是考查的內容,知識點零散。利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記憶較慢而且容易混淆。微課教學則能解決這一問題,講授這部分內容時,我制作了如下微課:首先以PPT的形式呈現一幅中國行政區劃圖,然后對每一個省區制作了形象的動畫,并結合省區的簡稱、行政中心連接成一個動聽的故事,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習輕松自如,而且能夠把省區名稱、輪廓、簡稱與行政中心知識銜接在一起,避免了相互混淆。
不讓一個學生掉隊,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吃得飽”,也能“吃得了”,最好的方法就是因材施教,實行分層次教學。教師通過分析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制作與課程相吻合的地理微課。應用微課,學生不但可以在課上時間學習知識,還能利用閑暇時間對已學知識進行復習,以達到優秀生快學,差生慢慢學,實現分層
教學。
五、滲透情感,做到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能讓學生用最充分的情感去學習新的知識。在一些與地理相關的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大量的諺語、成語和詩句加入到微課教學中,比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對南極洲冰層進行的說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將西北地區的自然與人文融合在一起,提升了學生的科學與人文素養,還有人們通常所說的“山水相依”指的就是我國與日本處于近鄰的關系。不僅如此,在微課教學中還能用漫畫的方式進行演示,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識,充分感受來自地理的美,從而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綜上所述,微課目前雖然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但在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們應該注重微課主題內容與素材的選擇,多應用微課提高課堂效率與教學質量,讓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發揮出最大的價值。作為一種教育資源,微課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應用前景,讓我們步入微課的教學時代吧。
參考文獻:
[1]李巧云.數字化學習視域下的初中地理微課程的開發與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17):174-175.
[2]韋福兵.初中地理情境教學微探[J].考試周刊,2012(22):134.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