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輝
(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學)
摘 要:教學論文是教師教學實踐過程中的經驗總結,經常寫作教學論文,有助于改進教學,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個人專業成長。不過,當前,多數教師平時疏于教學總結,甚至對其存在抵觸情緒,分析其原因如下:(1)工作忙、壓力大;(2)教學評價機制不完善;(3)學校教研整體氛圍不活;(4)個人惰性;(5)社會行政事務的干擾。
關鍵詞:教師;教學教研;影響因素;原因分析
一、教學工作忙、壓力大
1.教師緊缺,任課負擔重,工作量大
近年來,由于教師老齡化、新進教師少、小班額教學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城區中小學教師緊缺現象突出,因此,一線教師的任課負擔重,工作量普遍偏大。
2.教學要求高,“三考”壓力大
狠抓教學質量是各個學校的首要任務,也是政府考評學校的直接指標。學校績效的直接體現就是“三考”。初中需要中考出成績,高中不僅需要高考出成績,學考也是一個主要指標。無疑,學校“三考”成績的好壞,就成了學校生存的生命線。因而,學校考評各年級教師,“三考”的成績就成了主要的考評依據,故一線教師壓力很大。
3.各類教學活動層出不窮,疲于應付
學校教學不僅是課堂教學,開展課外活動,發展學生個性,挖掘學生潛力,豐富學校課余生活,也是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故幾乎所有學科教師必須承擔這項任務。除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各級各類學科教師比武活動、繼續教育活動和學生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比如奧賽、作文大賽)層出不窮,教師疲于應付。
二、教學評價機制的不完善
1.校本教研要求不能落實
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師業務素養的必要措施,“八個一”(每位教師一學年內必須有1篇論文,每位教師每學年必須看1本教育專著,每位教師每學年必須有1萬字以上的教學業務筆記等)應運而生,完成校本教研任務,可積24分教研學分。但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因為種種因素實際很難做到。大部分教師不能完成,久而久之,就讓大家有了法不責眾的心理。在每學年的年終考評中,其影響也就微乎其微了,以致惡性循環。
2.“評優”“評先”中教師論文的作用價值體現不夠,影響積
極性
年終考評是對教師年度工作的最終評價。影響年終考評的因素方方面面,教師教學論文只是其中的一個項目,就整體而言,所占比值有限,以致教師在取舍中往往忽略了這一因素。
3.教師職稱晉升制度還有不足
教師職稱晉升制度是一種獎勵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激勵措施,但總體而言,當前的教師晉升制度還是靠資歷,教齡長往往有利,尤其年輕教師,很難脫穎而出。
三、學校整體教研氛圍
1.常規教研活動形式化
學校常規教研活動包括集體備課、教師聽課、教學督導活動、學科教學比武、論文撰寫、課題研究等。搞好常規教研活動,有助于提高教師學科教學質量,有助于教師個人教學能力的提高。但多數學校的現狀是教研活動普遍流于形式,不僅有教學管理的因素,也有教師個人積極性的問題,以致集體備課往往是教師在一起聊聊天敷衍了事,聽課則是學校檢查人員一走大家就作鳥獸散等,久而久之,形成了懶散作風,致使積重難返。
2.教研組內部文化建設
學科教研組、備課組缺乏有力的學科帶頭人,很難將學科教研組、備課組成員糅合成一個整體,內部教研文化建設乏力,散沙一團,往往各自為戰,甚至相互防備,這無助于教師教學業務能力的提高,哪怕有自覺的教師進行教學自我總結,也進步有限。更有甚者,在這樣整體懶散的氛圍中,自覺的教師往往被視作怪物,被大家排擠。這些因素肯定會影響教研的積極性。
四、個人惰性影響
教師雖然接受過相當的學歷教育,知識層次、個人素養相對一般人稍高,有一定上進的自覺性,但何嘗不需要一定制度、措施的約束和督促。當缺乏有力的約束時,與一般人也就差不多了,尤其那些自我要求不高、得過且過的教師,課余沉迷于麻將、字牌、KTV娛樂等,很難將心思、精力集中到教學中來,更遑論教研了。
五、社會行政事務對教學的干擾嚴重
學校承擔社會責任過多,各類行政單位對正常教學干擾嚴
重,可能是一種常態化的現象。比如城市的各類創建活動(創建文明城市,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創建生態園林城市,創建節水型城市等)、消防部門的消防演練活動、治安部門的校園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活動、黨建部門的黨員作風建設等一些與學校或有關或無關的活動,或者教師要進行組織學習,背誦相關文件知識,或者學生被要求進行大掃除,抽背相關知識等,活動多了,師生均有不堪應付之感,不可避免地直接影響正常教學秩序,影響了教師的工作時間和節奏。
影響教師教研工作積極性或許還有更多因素,但如能在緩解教師教學壓力等方面多加探索,讓教師在教學中產生自豪感和幸福感,就能增強教師的工作責任感,愛教、樂教,使其或許能解開這一死結。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