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全榮
(安徽省六安市輕工中學)
摘 要:有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是指有效地利用課堂上有限的教學時間,讓學生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的同時語文技能、語文素養也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時,在使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得到有效激發的同時,學生的學習壓力得到盡可能的降低。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多舉并措;有效課堂
語文在初中階段的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長期以
來,受制于僵化的教學方法,創新緩慢的教學理念,致使本來應該豐富多彩的初中語文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對初中語文的認識產生了偏差,唯有成績高才是學習好的理念,使得初中語文實踐教學走入了誤區,如何真正的提高初中語文教學實踐的有效性是值得我們一線教師深思的問題,也是需要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基于此,本文對此問題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從多方面著手,為一線初中語文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提出了幾點建議,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一、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有效導入初中語文課堂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從學生的興趣點著手開展一系列的教學工作,不僅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需要初中語文教師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真正的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有效導入初中語文課堂。而這就需要一線初中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通過導入能夠讓學生好奇的問題來激發其學習的興趣;二是抓住學生好勝的心理,通過競賽形式的應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自信的心理,讓學生多動手實踐,以問題探究式的情境導入來激發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學習《論語》中的古文時,教師首先就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察太陽在一天中不同位置的不同顏色和大小,以及溫度的區別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之
后以這些物理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諸如以太陽顏色為例來解釋冷暖色調的區別,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引出論語故事《兩小兒辯日》并進行相關的講解,可以說相比那種沒有鋪墊的直接講解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實施分層教學
傳統的初中語文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是拿著標準的教案去教學,有著標準的管理方法和標準的考試要求和標準。但事實上,學生小學學習情況的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同、個人興趣愛好的不同、學習能力的不同、智商和情趣的不同等等,使得學生在學習中不可能達到一致的標準。所以,為了真正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能夠真正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而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并對其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以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達到夠一夠就能更好地進步這樣的學習狀態。例如,同樣是對于閱讀理解的教學,對于低層次的學生來說,只要其能夠讀完文章,概括出文章的主旨,回答一兩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來說需要其能夠在完成上述目標的基礎上回答更多的問題,并能夠從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
見;對于高層次的同學來說,不僅能夠完成上述目標,同時還能夠進行拓展延伸,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這樣一來,當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完成特定的目標,整個班級的學習效率和效果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了。但是需要教師注意的是,要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愛護以及尊重。
三、有效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工作,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帶來的厭倦心理,而是能夠根據實際需要和需求切實將情境教學
法、合作教學法、情感體驗法、問題探究法、故事學習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種學習方法應用其中,可以是一種,也可以是其中的幾種,以此來為學生真正打造更為生動形象的課堂,同時,要善于科學地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輔助各種教學方法,最大程度地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的來說,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實踐的有效性一直以來都是需要我們一線教師深思的問題,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此問題變得越來越嚴峻,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在實踐教學中不斷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總結問題,提出更多的建設性意見和方法,但是我們需要意識到的是提高初中語文教學實踐的有效性任重道遠,我們要不斷努力,不斷奉獻力量。
參考文獻:
吳興超.初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科學構建創新教育[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1):125.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