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桂水
(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第一中學)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化學要求教師要立足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因此在高中化學課堂中,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倡導促進學生更加全面和諧的發展。基于此,對生本理念下的高中化學教學進行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生本理念;高中化學;探索;實踐
所謂生本理念,就是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本”,改變傳統教師講解、學生聆聽的教學方式,并重新定位師生關系,將課堂的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并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高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在高中化學課堂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和記憶化學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本文將對生本理念下的高中化學教學進行探索與實踐。
一、高中化學課堂運用生本理念的必要性
1.改變高中化學教學現狀
通過教學實踐發現,目前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現狀常常以教師教授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在這樣的教學現狀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同時也不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也不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將生本理念運用到高中化學課堂可以有效改善這一現狀。
2.順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對知識方面的學習,而忽略了學生在技能、態度、情感等方面的培養,這并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實施,課堂教學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參與、探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因此,將生本理念運用到高中化學課堂是順應素質教育發展的
需要。
3.符合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培養學生的目標與方向也發生著變化,21世紀需要培養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因此,化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不僅要讓學生探求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綜合、全面發展。因此,將生本理念運用到高中化學課堂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
二、生本理念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的實踐
1.任務驅動,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生本理念需要教師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通過設置學生能夠駕馭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并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進行自主且具有創造性的學習。
例如:在進行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相關內容的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的程度,布置如下問題:(1)你如何區分電解質與非電解質?(2)鐵、銅單質能夠導電是否為電解質?(3)氣體溶于水導電是否為電解質……通過上述問題,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帶著任務進行自主學習,進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取得良好的學習
效果。
2.小組合作,增強課堂交流互動
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高中化學課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通過小組合作可以創設更加和諧的教學環境,同時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并在小組活動中進行充分的溝通與交流,在這一過程,學生還可以互相學習、互相進步。在高中化學課堂,通過小組合作教學可以有效地開展辯論、角色扮演、實驗等不同種類的活動。而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是課堂的主導,而教師起著輔助引導的作用,這也是生本課堂理念的體現。
例如:在進行金屬材料這部分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展開角色扮演。在小組中,有的學生可以扮演采礦的工人,有的可以扮演消費者,有的扮演老板……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更加直觀地理解教材的相關內容,還可以學會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3.創設情境,激勵學生探索創新
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在高中化學課堂中,教師要注重仔細觀察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表現,同時鼓勵學生進行質疑,并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嘗試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益于學生的終身學習。
例如:在進行鐵和稀硝酸的改進實驗中,教師可以利用實驗器具創設情境:在滴管中放入鐵絲,然后放入稀硝酸,立刻插入有橡皮塞的大試管,并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1)滴管中液面下降的原因是什么?(2)為什么會有紅棕色氣體產生?(3)塞子如果扣不緊會怎么樣……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思考習慣和探究能力,同時也有助于讓學生大膽猜想,鼓勵學生創新。
綜上所述,生本理念可以改善高中化學教學現狀,順應素質教育改革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本文從任務驅動、小組合作、創設情境三個角度,對如何在高中生物課堂實施教學進行了實踐探究,希望通過本文可以有效提高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勇.談化學實驗教學在生本課堂中的體現[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3).
[2]杭義壽.由“生本模式”到“生本理念”的轉向:對生本教改實驗的反思[J].教育導刊,2012(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