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榮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流湖初級中學)
摘 要:任務型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它不但在國際上被廣泛使用,其教學理念也完全契合中國新課標環境下的英語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英語;任務教學
傳統的中學英語教學,注重語法、詞匯、句式和文章閱讀,這既是長期應試教育的結果,也和中學英語教學缺乏有效、可行的經驗有關。新課程標準實行后,教學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英語教學要開始重視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強調將英語應用于實踐的能力。任務教學法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有效途徑之一,它強調以語言學習者為中心,體現交際教學的思想,以完成任務為學習動力,學生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學習到語言知識,任務完成的成果展示,就是教學的成果,因為在其中凝結了學生語言學習的效果。
一、任務型教學的概述
任務型教學是語言教學的典型方法,在國際外語教學領域內都被廣泛采用,人教版修訂的教材中強調這一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任務型教學方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這完全契合初中英語教學的教學目標和理念,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著重要作用。這一教學方法首先為學生學習提供動力,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動學習和接受才能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師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教學開展的第一步,因此教師要做到和學生心意相通,和諧交流。任務型教學,充分支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支持教師和學生建立親密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此基礎上,教師根據對學生的充分了解,設計有針對性的、具體的學習任務活動,鼓勵學生個人或者合作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和想象力被最大限度開發,潛力被無限放大。任務的分析和完成,不但能鍛煉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而且能鍛煉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彼此合作的能力。
二、任務型教學的模式分析
1.引導學生注意并產生興趣
教師要特別注意在設計任務教學時,首先將學生放在首位,即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共情,因此不管是任務中,還是任務前,教師都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感情,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引起學習的動機。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任務型教學中,好的開始就是教師成功引起學生完成任務的動機和決心。
2.展示任務相關的語言知識
任務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任務的完成,這是廣大教師在教學中要格外注意的。任務教學,任務完成的過程才是重點,因為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頻繁使用英語詞匯,相關句式短語,運用英語思維解決問題,進行溝通,所以教師要在此之前,將學生可能會用到的相關知識教給學生,那么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得到鍛煉。這也是任務學習能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一步。
3.設計任務
“以培養學生語用能力為宗旨,以學生為主體,課外作業項目化,評價方式過程化”,這是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基本原則,在設計任務的環節時,教師尤其要注意任務設計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性,要有層次性,還要有可操作性。目的性是為完成教學目標而設定的具體方向,教師和學生都要有具體的方向,否則任務教學只會淪為形式,沒有內容。層次性代表了中學英語教學的循序漸進,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機會消化知識,為己所用,可操作性則是保證學生順利完成任務。
4.展示成果,鞏固知識
任務的成果展示,就是教學成果的驗收,具體而言就是教師對于學生此次課堂英語所學的檢驗,這一環節是絕對不可缺少的。教師在驗收全班的成果時,要注意在班級范圍內公開展示,既體現任務教學的公開性、集體性,又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成果展示是重要的,因為如果沒有這一環節,任務教學就是虎頭蛇尾,教師無法得知學生的學習進度,無法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就無法確定接下來的教學步驟。因為英語教學是逐級而上的,沒有前面的知識做基礎,學生后面的學習就會困難很多,教師需要時刻監測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安排接下來的教學進度。
當然,教師在進行任務型教學時,要多注意從學生的角度設計活動,以學生的視角看待任務的完成,還要給學生預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彼此討論,鍛煉口語,熟悉詞匯,要設計有意義的任務活動,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并能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欲望,使學生有話可說。任務完成后,教師要注意夸獎和獎勵,以使學生在此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充實感,有利于以后的繼續學習。
參考文獻:
[1]周惠雅.基于《新目標》初中英語教材的任務型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2]康東紅.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07(3).
[3]宋婧.共生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
[4]詹穎.初中任務型英語教學模式的建構及應用[D].蘇州大學,2004.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