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強+唐光旭+易瑜+羅濤


【摘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嚴重腹部創傷患者的急救過程中使用損傷控制外科技術的效果。方法:收集嚴重腹部創傷患者共62例,給予損傷控制外科技術,對實施前后APACHE-Ⅱ評分、血氧飽和度、pH值、體溫進行觀察和對比。結果:實施后急性生理評分及APACHE-Ⅱ總分優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后血氧飽和度、pH值、體溫均顯著優于實施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嚴重腹部創傷患者的急救過程中,損傷控制外科技術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創傷應激,改善患者癥狀,有助于提高急救的成功率,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嚴重腹部創傷; 損傷控制外科技術; 急救措施; 應用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6.00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6-0015-02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amage Control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bdominal Trauma/HU Qiang,TANG Guang-xu,YI Yu,et al.//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7,15(16):15-16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damage control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bdominal trauma patients.Method:6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bdominal trauma were collected,and the APACHE-Ⅱ score,blood oxygen saturation,pH value and body temperature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mage control surgery.Result:Compared the acute physiology score and total APACHE-Ⅱ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blood oxygen saturation,pH value,body temperature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were bett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 the process of first aid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abdominal trauma,damage control surger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tients traumatic stress,improve their symptoms,help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first aid,and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Severe abdominal trauma; Damage control surgery; First aid measure; Application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Panzhihua Central Hospital,Panzhihua 617000,China
腹部創傷被分為開放傷和閉合傷,輕者出現惡心嘔吐、血尿、便血等癥狀,嚴重者則會引發腹膜炎、感染、大出血甚至休克,病情十分危重[1]。而損傷控制外科技術屬于外科的新型治療理念,認為嚴重創傷患者應接受分階段治療,從而減輕由于低溫、凝血障礙、嚴重酸中毒等因素導致的不可逆的病理損害,達到防止生理潛能耗竭、控制污染、保肢救命的目的,為手術治療爭取更多的時間[2]。在本次研究中,將損傷控制外科技術應用在了嚴重腹部創傷的急救過程中,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嚴重腹部創傷患者共62例,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齡18~70歲,平均(36.2±7.8)歲;42例腹部閉合傷,20例腹部開放傷;28例患者存在2處損傷,20例患者存在3處損傷,14例患者存在4處或以上損傷。納入標準:患者內臟嚴重腫脹,并大量失血,預計輸血量>10 U,且無法關閉腹腔;循環不穩定;出現嚴重凝血功能障礙,凝血酶原時間超過16 s;pH值<7.3。排除標準:一般腹部損傷患者;家屬放棄進一步治療的患者;轉院繼續治療的患者。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損傷控制外科技術,具體如下。
1.2.1 臨時關閉腹腔 使用普迪斯線行連續縫合;若情況緊急,可將塑料輸液袋剪開進行包扎和覆蓋。臨時關腹能夠有效減輕臟器粘連、避免腹膜回縮,從而為延遲性關腹打下良好的基礎。
1.2.2 出血及感染的控制 嚴重腹部創傷會導致患者大量失血,因此在損傷控制外科技術的實施當中,迅速止血是首要環節。針對有明確出血點的患者,應進行結扎止血;如果無法結扎縫合止血,應通過臨時支架再通、肝氣囊導管填塞、血管介入栓塞、填塞止血等方式進行間接止血。一旦出血得到控制,應及時清理消化液、糞便等異物,否則將會對患者腹腔產生持續性污染,引發感染的出現,加重患者痛苦。而如果患者出現了腹腔感染,應立即關閉空腔器官破口,避免腸管長時間暴露在外,減輕蛋白、體液的流失,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1.2.3 重癥監護和確定性手術 在出血和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護理人員應及時將患者送入重癥監護室,給予持續性的復蘇和監護。對創傷三聯征進行重點處理,包括保護胃腸功能、糾正代謝紊亂、維持呼吸功能等措施。在患者的生命體征穩定后,對其進行確定性手術,對血管、消化道進行重建,并清除填塞,對腹腔進行探查,避免損傷遺漏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實施前后的APACHE-Ⅱ評分、血氧飽和度、pH值、體溫,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和對比。APACHE-Ⅱ評分包括了急性生理學評分、慢性健康狀況評分及年齡評分組成,最高分為71分,分數越高提示患者的病情越重。其中急性生理學評分包含體溫、平均血壓、心率等12項生理指標,每項最高為4分,分數與患者病情程度成正比[3]。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實施前后62例患者急性生理評分及APACHE-Ⅱ總分比較
實施后急性生理評分及APACHE-Ⅱ總分均低于實施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實施前后62例患者血氧飽和度、pH值、體溫比較
實施后血氧飽和度、pH值、體溫均顯著優于實施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相關研究發現,不是所有的腹部創傷患者都適合立即接受手術治療,大部分嚴重腹部創傷患者的死亡原因是由創傷后或者術后的生理功能障礙所引發的創傷三聯征導致。因此在損傷控制外科技術當中,摒棄了傳統的治療理念,將生命救護、控制患者病理生理改變作為損傷控制的重點工作[3]。
通過本次研究發現,在接受了損傷控制外科技術干預后,62例嚴重腹部創傷患者的APACHE-Ⅱ評分、血氧飽和度、pH值、體溫均優于實施前[4]。在損傷控制外科技術的實施過程中,臨時關腹、出血及感染的控制、重癥監護是主要的3個階段,這是因為嚴重腹部創傷患者的病死率高、病情復雜、變化較多較快,而且大部分患者還會合并體溫驟降、代謝性酸中毒等癥狀,加大救治工作的難度[5]。一旦強行手術,許多患者無法堅持到手術結束。所以損傷控制外科技術提倡先通過急救措施穩定患者病情,然后再對其進行確定性手術,從而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和搶救的成功率[6]。值得注意的是,若患者出現了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和酸中毒癥狀,應盡早恢復患者體溫,從施救初始到重癥監護和手術治療,都應做好全面的保溫措施,避免患者凝血功能障礙的持續加重,增加急救的難度[7]。
綜上所述,在嚴重腹部創傷患者的急救過程中,損傷控制外科技術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創傷應激,改善患者癥狀,有助于提高急救的成功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閆春風,吳剛,孫培春,等.損傷控制外科技術在嚴重腹部創傷急救中的臨床分析[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4,20(3):98-99.
[2]黃小蘭,陳仿.損傷控制外科技術在嚴重腹部創傷急救中的應用及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5):26-28.
[3]戴睿武,湯禮軍,何發群,等.損傷控制急救嚴重腹部創傷192例[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0,13(3):217-219,230.
[4]陳仿,陳寧波.損傷控制外科技術在嚴重腹部創傷急救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0,20(15):2376-2378.
[5]楊暉.損傷控制外科技術在嚴重腹部創傷急救中的應用及護理[J].醫學信息,2016,29(33):197-198.
[6]刁翔.損傷控制外科技術在嚴重腹部創傷急救中的臨床運用研究[J].醫學信息,2015,28(46):412-413.
[7]陳仿,陳寧波.損傷控制外科技術在嚴重腹部創傷急救中的臨床應用分析[C]//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急診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A].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