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岳穎
摘 要 對于學生而言,初中階段所接受的知識都比較復雜,尤其是科學學科的知識,若是教師沒有一個有效的教學方法,那么學生將很難掌握這門學科的知識。本文主要探析了初中科學應用思維導圖在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 思維導圖 初中科學 教師教學 學生學習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初中科學這門學科與其他的學科相比,具有目標新、容量大、構架廣的特點,因此,給師生的教學過程都帶來了嚴重的困難。初中科學是一門內容繁雜的學科,傳統的教法以及學法根本不能對這些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學生難以掌握學科的精髓,但是,思維導圖可以將教師所要表達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使學生的思維清晰,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1思維導圖的定義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可以將思維導圖比作一張城市地圖,是由城市的中央,一層層的向外擴建,各層之間通過主干道相連,同時還存在有很多的小路,彼此交錯形成網狀連接。思維與圖的中央是應用者設計的中心主題,其可以是一個復習的重點、一節課的主要內容、一個奇思妙想等,然后可以根據這個主題展開想象,在它的外圍連接一些相關的分支,并向外擴散,這里所呈現的就是人類的放射性思維。
2在教師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
2.1利用思維導圖編制教學計劃
對于教師而言,教學計劃的編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對利用思維導圖的規劃作用,教師可以實現完成教學計劃的完美編制。通過運用思維導圖編制教學計劃,教師可以標注出哪些內容是必須要進行講解的,哪些是擴展的內容。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編制每日的教學計劃,將科學課教學中的細節內容記錄下來,比如,學習任務、課題等。
2.2利用思維導圖法備課
在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若是將其應用于課前的準備階段,教師就可以根據每年教學的實際情況,對科學課備課的內容進行完善、更新,從而避免備課內容重復、雜亂無序的現象。通過對思維導圖的研究可以發現,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可以使教師的教學程序更加嚴謹,內容之間的銜接更加順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教學的重點內容,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發散思維。鑒于此,教師應在科學學科的備課中應用思維導圖,保證課堂講解內容的嚴謹,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3利用思維導圖法評價教學效果
教師開展教學效果的評價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讓學生根據課堂講解的知識構建相關的思維導圖模型,通過研究學生思維導圖的繪制結果,教師可以準確的了解學生對于科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從而便于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單獨的輔導或調節課堂講解的方式。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回顧導圖中難度比較大的部分,讓教師可以充分的把握整體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個性化的思維導圖觀察出每個學生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評價,這種模式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3思維導圖在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方面的應用
3.1思維導圖在科學習題中的應用
教師在科學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其除了可以應用于課堂問題內容的設計之外,還可以應用于習題講解之中,改變傳統的題海戰術,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通過構建思維導圖,將一個問題引申到其他的科學內容上去,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教師可以運用導圖的方式,將題目的內容進行分析,并總結同類型的題目,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尋找合適的學習方法。
例題:某學生在完成浮力內容的學習之后,想通過以下幾種器材對浮力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請結合該同學提供的器材,探討有關浮力的問題。器材主要包括1個小石塊,1個測力計,桶裝水,細繩若干。這道題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選擇性極多,教師可以添加一些器材,包括:鉤碼以及塑料瓶(大小均一個),小石塊和小木塊,1個滑輪一袋細沙,讓學生根據這些器材構建思維導圖。在對這些問題進行解答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開展,通過將其劃分為幾個分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3.2思維導圖在學生聽課中的應用
聽課過程的應用思維導圖提出者東尼·博贊認為思維導圖最主要的作用是記筆記,他認為傳統筆記采用線性筆記錄,與人腦思維存在一定差異,會抑制人的創造性思維;同時傳統筆記難以突出關鍵點,因此他提倡“導圖式筆記”。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可根據教師的思維導圖法記錄筆記,這樣不僅能夠準確把握知識結構,還能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將思考過程通過思維導圖展示出來;不僅能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課堂知識點,還能增加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深度;不僅能消減學生對復雜科學課的知識的掌握難度,還能有效培養學生對科學課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
3.3思維導圖在學生復習中的應用
對于學生而言,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內容的記錄,從而為學生之后的復習打下基礎。由于思維導圖具有邏輯性、構建性的特點,因此,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力,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復習的效率。
比如:在講解“力”的相關內容時,學生課堂筆記就可以運用導圖的方式進行,從而保證與“力”相關的知識都更加具體。由于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因此,學生可以觀察物體運動狀態以及形狀變化的研究力的方向。當學生在解決完力的相關問題之后,可能還會存在疏漏之處,這時,學生就要利用圖畫的形式進行記憶,能有效幫助學生進行掌握。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構建一個全新的教學模式,還可以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的質量。因此,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上文內容,對思維導圖進行合理應用,幫助學生更好完成學習任務,并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促使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肖俊.思維導圖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4,06:27-31.
[2] 項佳.思維導圖在初中科學課中的應用方法分析[J].亞太教育,2016,08:136.
[3] 石茵.思維導圖在初中生命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教育,2008,0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