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朗
摘要:美術教學是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特殊教育機構中,美術教學顯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尤其是美術欣賞教學有助于提高特殊學生的審美認知能力,有助于幫助這些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可以促進特殊學生心智的成熟,陶冶他們情操,健全其人格,促進他們全面發展。本文首先指出了特殊教育學校開展美術欣賞教學的重要意義,提出了運用美術欣賞教學方法提高特殊教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特殊教育;美術欣賞;審美意識;素質提升
我國人口基礎大,特殊人群多,他們屬于弱勢群體,國家有關部門十分重視其教育問題。特殊教育是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不容忽視,在這些學生中間開展藝術教育,有利于提高他們的社會認同感和審美能力。對于特殊教育學校和教育機構而言,運用有效的藝術教育模式,是提升特殊教育水平的關鍵。美術教師要采取美術欣賞的方法,利用典型美術作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他們對世界的認知,進而提高其對美術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憧憬。
一、特殊群體開展美術欣賞教學方法的意義
抓好特殊教育中的美術欣賞教學,是當前廣大特殊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問題。美術欣賞教學本身是為了讓特殊人群通過欣賞并身臨其境的去分辨和體會事物的優劣、美丑,培養特殊學生的欣賞能力、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人天生對自然界中的各種事物就有感知探索和分辨的能力,這是人的本能,而對藝術的體驗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后天的培養。而特殊藝術教育就是結合特殊人群的特點進行,聾啞人聽力和語言有障礙,他們憑著其他感官和直覺去認識事物,那么美術欣賞教學就可以讓他們更直觀的感受到藝術的精髓和本質,可以更好的把抽象美術變得簡單,并賦予自己的思維和遐想,產生美術和思想的共鳴,使美術教育升華。通過多次藝術欣賞,學生們在潛意識中就接受了藝術史上的思想精華,逐步形成正確的審美觀,養成高尚的審美情操,并深刻地影響自己的信念、意志品格和氣質。所以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欣賞教學更能大大提升學生的興趣愛好,從而愛上美術愛上藝術,克服殘疾人自卑的心理,并能深刻的認識世界,在人生價值觀上得到更好的提升,促進全方面素質的提高。
二、特殊教育中運用美術欣賞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將客觀事物與主觀意識相結合
美術欣賞的作品是客觀存在的,對于不同教育和發育程度以及相關經驗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審美和評價,這在主觀意識中就產生了分歧。特殊教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美術教學指導,不能按照統一的標準要求學生。教師在講解作品的時候完全可以用嘗試性的手段去激發學生的想象,先將美術欣賞作品做以大概評價引導學生,然后可能的讓學生發揮自主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杜絕自卑心理,了解每個人的想法再加以分析和幫助,這個過程雖然會存在片面性,但是會使特殊學生在欣賞作品的同時把事物的客觀性和主觀能動性相結合,找出不足,相互激勵,達到更優質的教學效果。
(二)將內容和形式相統一
一般情況下,作品的形式服務于內容,內容通過形式來表現。而在作品的主體中又可分為表象性和內在性,在繪畫和雕塑作品中表象性比較明顯,而內在性比較隱藏。盡管對形式的剖析會使欣賞失去了愉悅性,但對提高形式的直覺水平是極為重要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要注重形式結合內容,透過現象看本質,使學生的思想開放性思考與內容相扣。在形式上可以根據內容不同而采取不同教學手段。比如繪畫作品一般線條是流暢的、形狀是清晰圓滑的、色彩是分明的,這就完全可以將作品完完全全展現在學生的眼下,在欣賞中根據作品去想象去評價,去詮釋繪畫作品的意境;雕塑作品是直觀的,視覺沖擊效果是突兀的,這完全可以讓學生不僅在眼觀下去體會,更可以用觸覺去感悟,放開性的真正體驗欣賞作品的精髓;動畫藝術作品是精彩的,特殊學生在欣賞動畫作品時,會帶著激動的情緒和飽滿的熱情去體會,完全可以讓學生演繹作品中的角色,詮釋自己心目中的美等等,這些不同的內容要在相應形式下完成,達到欣賞教學的目標。
(三)將學生的自主創新和作品的本意相結合
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導致身體有不同方面的缺陷,但是在某方面也有這極其敏感的能力。美術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優勢,鼓勵學生自主創作。首先,不同的學生,對于不同的美術作品有著不同的認知,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認識領會代表作品的精髓,創作出具有個性的美術作品。在創作前,教師要對學生欣賞的美術作品進行講解,使學生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和繪畫方法,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在學生創作時,教師不要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要多夸獎學生,給與其鼓勵,在其創作后要對其進行評價,提升特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繪畫能力。
(四)正確挑選合適的教材與欣賞的美術作品
美術教師要為學生們選擇適合的教材,教材有關設計部門要針對特殊人群研發適合的美術教材,教材的內容要符合這些學生的實際需要。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利用教材,但不等于死板教條的按照教材教學,要靈活拓展教材的內容。其次,教師在選擇美術欣賞作品時要選擇適合的作品,要能夠具有審美的代表性,要能夠兼顧不同類別缺陷的學生,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美術的信心,使其重拾生活的勇氣,面對困難,不氣餒,不妥協,以美術作品為媒介,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美術欣賞教學對于特殊人群中的學生的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美術教學作為特殊教學機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其教學水平和質量關系到特殊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美術教學不容忽視。美術欣賞教學的開展,要以特殊學生為出發點,明確具體教學目標,掌握恰當的教學方法,利用典型美術作品為載體,培養特殊學生的自主創造力,要圍繞著特殊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建立多元化的、高效的美術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帥敏.如何提高藝術設計專業聾人的美術欣賞能力[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35):187.
[2]黃一莉.美術教育在特殊兒童發展中的治療作用[J].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12(O1).
[3]唐海.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育對學生人格發展影響的初步研究[D].湖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