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娟娟
摘要:由于高職院校學生存在著綜合素質水平、理性認知能力偏低的情況,導致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諸多困境。要提升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加強教學研究、改變課堂教學模式、落實實踐教學環節、改進教學手段、改革評價方式等,對如何提升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高職 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學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對于保障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維持社會穩定有著重要的意義。但現今社會處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則就注定了人們過分追求經濟利益,高職院校學生也過于功利主義,輕視思想政治理論課。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力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長期以來我們忽略了人格教育及培養。沒有經過思想政治教育,人們就猶如無根的浮萍,總是漂流在文化的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針對高職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課存在厭學、棄學,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偏低的現象,每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都應該努力的探索新型的教學方式。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脫離實際。現今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過分的理論化,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范圍,給學生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所學的知識學無所用,不像專業知識可以及時的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讓學生有學習知識的動力。有些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總是照本宣科式的念教材,更加加重了學生的厭學心理,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2.學生重視程度較低,思想政治素質偏低。高職院校是以培養技能型的人才為目標,由于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學生抱著學技術的想法,將思想政治理論課視為選修課,不能有效的引起重視,就更不會用心去學習。與此同時,高職學生在生源上和本科生有著本質的差別,學生在綜合素質水平、理性認知能力等方面都與本科生有著一段差距,而現階段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沒有考慮這種先天的差異,這就導致了課堂教學質量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3.教學評價制度單一。現今高職院校對學生的考核評價以考試成績為主,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方式為開卷考試,有些教師上課念課本,考前劃重點,消極應付。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嚴重的制約著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提升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策略
1.理論聯系實際,合理引入教學。教師應當教會學生怎樣去學習,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正確學習,和學生共同學習,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通過生活中的現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將課堂從“教師干巴巴地講,學生干巴巴地聽”的沉悶乏味氣氛當中解放出來,起到“引人入勝”和“化繁為簡”的神奇效果,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能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思想政治素質的目的。教師可以通過當下熱點問題引入教學內容。例如,教師通過時下熱點新聞“羅一笑事件”,引入對網絡文化,道德素質方面的探討,引出教學知識點。這種教學方式,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使學生樂于參與教學,在不知不覺中糾正學生的思想道德偏差,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2.提高思政課的實踐性。高職學生具有以下幾方面突出的特點:思想上,認識水平不高,但勇于探索;行動上,自我管理能力差,但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模仿;心理上,自我調節能力差,需要外界的支持和理解;性格上,更加張揚,有一些叛逆,易沖動;人際交往上,敢愛敢恨,但交往技能不夠,更愿意通過網絡來進行交友;生活上,不良習慣多,懶散普遍存在;學習上,基礎薄弱,持之以恒不夠,但感興趣時更加活潑、開朗,積極參與。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不應當只是局限于課堂教學,作為一個社會性很重的學科,教師應當帶著學生走出去,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中提高對課本所闡述的觀點的理解。例如,教師帶著學生展開社會活動,帶著學生去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公益活動等,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學生在切身的實踐中感受到來自他人的尊敬和謝意,體會到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帶給社會和他人的正能量。實踐活動滲透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明白做事要先從做人開始,成功的人才能做成功的事,而個人的品德是成才成事的關鍵要素。
3.采取鼓勵式、小組化教學。由于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他們特別希望獲得別人的肯定,也擁有爭強好勝的心理,他人的贊許是學生學習的一個強有力的動力,良好的學習榜樣是學生不斷探索進取的保障。教師在教學之中就要時時滲透鼓勵教學的思想,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創設一個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參與熱情,采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活動。同時,教師也應平等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并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及時地進行鼓勵、引導和幫助,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提供充裕的合作學習時間。沒有一定的時間,合作學習將會流于形式。因此,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討論、交流的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和相互補充、更正、辯論的時間,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智慧都得到發揮。在合作學習之前,還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因為只有當學生在解決某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時進行合作學習才有成效。通過這種方式不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鼓勵學生展開學習競爭,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
4.加強網絡手段的使用。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與人的溝通逐漸地擴展到網上進行,學生喜歡通過手機等網絡途徑獲取新聞資訊,網絡具有傳播信息快速和波及范圍廣的特性。要把握學生思想政治建設,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拓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間,增強網絡影響學生的實效性。在實際的操作中,我們要研究網絡特點,增強學生上網的自律性和法制意識,加強網絡管理,關注網上動態,及時把握學生思想動態。
5.注重心理健康,積極開展相關活動。高職院校應當有針對性地開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動,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排除其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煩惱和心理障礙。例如組織每月一次討論試學習,偶爾舉辦心理話題議會制辯論。組織調查隊,走訪班級問卷調查,圍繞戀愛、交友、情緒等,并以海報、傳單等形式發布調查結果。組織心理情景劇,相對于濃縮版的話劇,關鍵著眼于心理情景模擬再現,組織學生參加周邊心協的相互交流觀摩、鼓勵研究性總結等。心理健康是其他方面正常進行的基礎,應該高度重視。
6.改革考核評價方式。作為一門開放性的學科,教師在評判學生學習成績優劣的時候,不應當只是以書本知識點為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平時課堂之上的表現,實踐過程中的參與積極性進行打分。例如我們現在采用的3+2+5的評分標準,即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百分之三十,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百分之二十,實踐成績占總成績的百分之五十。以平時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實踐教學成績、作為三項評判標準,能夠極大的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表現,使學生學的起勁,教師教的愉快,在輕松的環境中提升教學效果。
總之,新時期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努力增強其實效性,是一項事關大局的重要而緊迫的任務。高職院校只有從實際出發,不斷探索適合高職特色的思政課教學模式,才能培養出真正德才兼備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小魯.職業道德—職業教育的精神基石[J].現代教育論叢,2007,(06).
[2]吳太勝.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困境與改進策略[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