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旭
摘要:現階段,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始終貫徹我國的人才培養目標,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不斷調整和更新,當然,高校學生事務管理也在不斷發展和探究中。傳統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目前,隨著社會人才發展的需要和與時俱進,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涉及管理學方面的知識。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是高校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容忽視的部分,管理學是高校教育中社會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學對高校學生的事務管理有著一定的指導作用。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是一個集理論與實踐于一體的專業學科。目前,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主要趨向于實際的研究,缺乏理論知識的指導,本文主要從管理學角度進行探究,探尋管理學的發展方向,并探究管理學視角下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管理學 高校學生 事務管理 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G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2-0127-02
目前,我國正處于知識經濟時代,人才的培養和合理應用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人才成為科技信息發展的基礎。教育部放寬對我國高校學生的門檻,不斷進行擴招,高等院校的學生事務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對高校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階段的發展并出現了很多弊端,傳統的管理方式制約著我國高校人才培養,制約著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因此,更新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模式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管理學概論
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社會學科,對管理活動進行系統的研究,并探尋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管理學是在社會發展的背景下產生的,并適應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主要目的是研究現有的社會背景下,探究如何通過合理的方式,組織和配置人、財和物,最終提高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背景環境下,管理者通過策劃、組織、領導、實施控制整合各項資源,最終實現目標的管理活動過程。[1]
二、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概論
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是指以學生的學生、生活、成長、成才、成人為出發點,采用合理的方式解決高校學生的現實問題,要堅持完成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任務,達到促進高校學生良好發展和高校不斷發展的目標,探討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理論體系和內容方法。
近幾年,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受到重視并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和理論化。目前,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內容大致分為三個方面。[2](1)思想教育。思想方面的教育主要是我國傳統高校學生事務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高校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思想觀的教育,為高校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構建作出指導,為學生提供積極向上的思想文化內涵。(2)制度管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通過制度管理對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最基本的學校規章制度、紀律管理制度和行為規范制度,通過三方面的結合對高校學生進行制度評定,并制定相應的講評制度。(3)生活服務。通過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對學生的生活和個人發展進行相應措施管理,為學生的生活和成長提供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貧困生活補助和就業擇業指導等方面進行服務,充分開展完整系統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
三、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觀念落后
近幾年,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正在逐步發展,應用管理學進行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隨著不斷的實踐和努力,管理學理論和實踐都呈現出空前繁榮的現狀,研究者不斷探尋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相關理論。但是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研究者沒有重視到管理者的認識和研究。
隨著我國高校人數的不斷增加,高校畢業生自主擇業觀念的深入,社會發展對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加,導致高校學生的自我服務意識不斷增強,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受到了一定的沖擊。正是因為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高校學生自身的不確定因素,導致傳統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不能適應現階段學生的生活和成長,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在處理問題中管理者的定位不夠明確,工作職責沒有明確規定,在學生事務管理中缺乏一定的指導,沒有制定統一的辦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對高校學生的管理太多、規定太嚴格,完全是抑制學生個性發展的管理,給大學生的成長帶來一定的影響。
(二)管理體制落后
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體制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在具體工作中呈現出各部門管理運行的機制、管理體制相對復雜,政治色彩鮮明,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沒有明確的工作職能分工的特點。[3]正是因為管理體制的復雜,導致各個管理部分之間的工作相互推諉、扯皮,導致工作效率低下,給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限制。學校和院系之前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職責不明確,導致工作人員的浪費,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限制。正是因為管理體制的復雜,導致管理觀念的落后,管理方式不能與時俱進,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另外是學校和院系之間的工作,學校管理范圍大,但是傳遞到院系的時間久,工作效率低下,不利于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行;管理者職能不夠明確,導致工作相互推諉,管理模式單一,管理者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三)管理方法陳舊
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都是以上傳下達形式進行的,學生事務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對大學生的進行規章制度的管理和學習生活的管理,并不能對高校學生進行成長、成才、成人的指導?,F階段提出的服務于大學生而言只是流于形式,服務的具體內容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的發展和成長。高校進行學生事務管理并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工作內容制定進行,對學生的服務沒有落到實處,不能滿足學生自我發展和發展自我個性的需求。高校對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完全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忽視了學生的發展是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并且使用相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管理、安撫教育,管理方式單一,管理方法落后,大多數情況下對學生事務管理工作采用經驗式管理模式,沒有根據學生目前的發展需要,不符合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要求。[4]在管理中高校并沒有給學生提供相對寬松的成長環境,限制學生在學校發展成為一個獨立完整的社會人,導致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差,自我管理觀念落后,自我服務意識傳統,學生很難進行自我管理,在生活和學習中存在很大的依賴性,不能進行自我管理,更加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
四、管理學視角下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策略
(一)管理觀念與時俱進
高校學生事務管理觀念是如何認識和理解管理,也是管理者的指導思想。對高校學生進行事務管理是管理手段的指導思想,對管理工作的具體開展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變化和社會對人才的需要,管理觀念要不斷與時俱進,管理觀念指導管理工作的進行,更重要的是體現管理工作的具體指導思想,更是管理工作的主要內涵體現。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主要面向大學生,對大學生進行管理要體現出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發展的思想觀念,并指導學生不斷進行發展和創造,對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不是讓學生完全地聽從并嚴格按照管理模式被管理,不是對學生的行為進行限制;高校進行學生事務管理要充分認識到現階段學生發展的需求,對學生的管理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發掘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處于管理工作的主體地位,高校主要是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和指引。
(二)更新管理體制
傳統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是層次和政治色彩濃厚的,導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在現階段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對管理體制進行更新,改變傳統的兩級運行、互相推諉的工作局面,學校管理和院系管理工作要有明確的分工,工作內容要明確規定,對基層學生事務管理工作要在院系管理中進行,要對學生事務管理的思想教育、制度管理和生活服務有明確的分工,學生在相應的管理辦工室進行相應工作管理,避免工作中出現管理人員的浪費和擱置。
近幾年,我國高校不斷擴大招生,高校的規模不斷擴大,高校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發展意識不夠,面對激烈的就業壓力,學生的受挫能力不強。因此,高校要根據學生的現狀進行具體的重點管理。對大一、大二學生主要進行思想政治內容的教育和學校規章制度的管理,其次是對學生就業進行滲透;大三、大四學生要重點對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就業進行管理,但是高校管理者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提升自身文化建設,并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實踐管理。與其說管理學生,不如說是對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梳理;同時,高校管理者的數量要同學生數量的增加不斷增長,才能保證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行,全新的管理體制才能正常運行。
(三)創新管理方法
現階段,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要堅持全新的服務意識,對高校學生事務管理要體現出服務意識,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主要是對大學生進行管理,促進大學生更好地成長、發展和實現自我。[5]因此,傳統的管理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階段學生的發展需要,對學生的管理方法要不斷創新,不斷探究。將服務意識完全融入到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中,對學生的管理不是強制的管理和硬性的要求,這樣會限制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全新高校學生事務管理要體現出服務,更多的是向學生傳遞一種自我成長、自我管理的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高校進行服務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并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為高校學生建立一個開放的全新的管理服務模式,在管理過程中要圍繞學生為主的思想觀念,重視學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強制的方法不能適應大學生成長階段的需要,大學生已經是一個完整的社會人,高校進行學生事務管理要重視管理方法的先進和創新性。
五、結語
綜上所述,管理學在高校學生事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校教育工作,進行合適的管理工作要有助于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發展和自我教育意識的形成,能夠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成人有重要的指導作用?,F階段要改變傳統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模式,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更新管理觀念并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管理體制,不斷創新管理方法,將管理學應用到高校學生事務管理中,為我國社會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依沙.管理學視角下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7(2):45-46.
[2]王國奎,馬穎.探究建構主義視角下主體性學生事務管理研究與實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22):231.
[3]陳夢尋.“以學生為本”視角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質量的提高策略[J].高教學刊,2016(16):183-184.
[4]凌娟.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面臨的困境與對策研究——以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為例[D].湖南師范大學,2013.
[5]劉金錠,儲祖旺.大眾化背景下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人才觀探究[J].中國地質教育,2007(2):66-69.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