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延林
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低迷,教師教學效率偏低,學生的數學思維與綜合能力處于停滯不前的尷尬境地。針對這樣的情況,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合理運用網絡資源能夠有效改善落后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主要從教學實際情況出發,從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習興趣三個方面出發,論述網絡資源的合理利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網絡資源;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中,初中數學教學迎來了新的挑戰,教師要挖掘有效的教學資源來構建高效的教學模式,切實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與綜合能力。就當前的教學形勢來看,網絡資源成為很多教師關注的熱點,在實踐中也發現具有較強的運用優勢。網絡資源具有涉及面廣、儲備量大的特點,對初中數學教學有積極的作用。但是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必須要選擇科學的策略加以運用,將優勢最大化。下面我將針對初中數學教學,淺談合理運用網絡資源的策略。
一、利用網絡資源,提高教學質量
課堂是教師的第一陣地,也是學生獲取知識最直接的途徑,可以說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成績與綜合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合理運用網絡資源改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將重點放在提高教學質量上。這方面最高效的方法就是運用多媒體優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比如在平面幾何的教學中,學生在小學學習中很少接觸幾何知識,幾何思維比較有限,并且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的輔助工具也很少,所以學生很難理解這些知識,教師的教學質量不佳。那么現在,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直接運用多媒體來展示知識點,把原本抽象的知識直接擺在學生面前,進而使學生理解抽象知識,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為例,學生總是不能理解這個內錯角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位置。有時候教師在黑板上畫兩條平行線,標出內錯角,還能理解這個定理,但是放到題目中,學生就不能理解了。教師現在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直接變換出多種情況,讓學生做到舉一反三,真正理解這個知識點。
二、利用網絡資源,提高學習效果
在初中教學階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但是在過去的教學中,由于教學資源的缺乏和引導方式的不當,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能顯著提升。在當前的互聯網環境下,利用網絡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因式分解”的教學為例,在預習階段,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利用網絡資源來引導學生有效預習,教師現在可以在平臺上引入合適的教學內容,先對這個知識點的概念做全面的講解,同時配合一道例題的演示教學,讓學生知道因式分解是怎樣的一個過程,進而使其對這部分知識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在課堂學習中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在復習階段,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全面地梳理教學資源,讓學生在課后有效鞏固學過的知識,同時向學生布置一定的習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還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實施記名打卡,監督學生的復習與習題練習情況,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利用網絡資源,激發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對學生來說,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和源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始終是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基礎的教學目標。但總是由于教學方法與教學形式的選擇不當,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抑制,那么現在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合理運用網絡資源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二次函數的動點問題”的教學為例,在這類題型的講解中,因為涉及動點問題,往往需要考慮多種情況,學生的數學思維還處于較低的水平,總是會出現少考慮某種情況的現象,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于是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創設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進入情境中學習難點知識,進而激發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先將基本的題設背景作簡單的介紹,構建一個基本的框架,然后再進行情境的創設,假設學生就是習題中的一個動點,然后用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當你們走到哪個地方時會產生一種新的情況呢?”隨后學生不斷思考,找出全部的情況,最終解出題目。這樣的方式改變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用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了更好的效果。
總而言之,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存在較大的問題,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教師必須要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從實際來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合理運用網絡資源有重要的意義,有助于提升教學效率與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而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與綜合能力顯著提升。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網絡資源的甄別與篩選,選擇有效的資源,切實服務于數學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明華.新課程:中學數學課堂教學如何改革與創新[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2]馬偉民,孟令齊.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初中數學[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