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高效課堂追求在一節有限的課堂內最大限度地高效完成生物教學目標與任務。通過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和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培養良好學習態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各種有效授課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同時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通過分組開展生物實驗,使學生對生物現象的觀察力不斷提升。通過科學教學手段,挖掘學生創新潛能。
關鍵詞:中學生物;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挖掘潛能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初中生物教學是一門培養學生生命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的自然學科。作為教師要努力提高每一堂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收獲。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多種模式的教學活動,可幫助學生對生物世界進行更有效的認識。所以,把更多生物教學模式融入實踐教學中,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學效率,才能真正挖掘學生生物學思辨能力。
一、中學生物課堂高效教學的影響因素
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自覺性不強是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氣氛低沉的主要原因。由于學生對生物學科了解與認識不夠,學生對生物學科學習興趣普遍較低。目前生物課堂學習多偏向于了解與背誦,這與以實驗為載體的學科學習特點漸行漸遠,使學生的動手與觀察能力普遍不好,使其不善于使用實驗儀器來做生物實驗,觀察力又不夠敏銳,使生物學科學習變得單調而又沒興趣。同時,教師對課堂教學管理把控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生物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生產密不可分,如果生物教師所設計的問題脫離實際或不能引發學生好奇心,將會導致生物課堂教學模式乏味無力。
二、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
教學中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教育教學非常重要。每位老師應該真心走進學生之中,深入了解學生,親近平等地對待每位學生。與學生構建融洽、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為高效生物課堂教學創造新的活力。教師扎實的專業功底是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老師必須扎扎實實地提升專業水平,做學生內心佩服的老師。教師也要平等地對待每個班級,一視同仁,不偏愛,不冷落每個學生。教師要深入學生中,了解學生的好奇心與困惑,深入了解后,合理安排設計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符合學生水平,同時課堂上尊重學生的人格,課后與學生親密互動交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與關懷。
三、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與活躍度,挖掘學生潛能
根據實際生物教學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的生物教學方法,挖掘和培養創新人才,使學生創造潛能得到更好的開發,激發學生主體意識。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在生物學科的海洋里自由覓食。運用小組討論法、學生主講互動法引導學生課前預習,從預習中尋找困惑之處。通過學習新媒介了解相關生物知識,彌補教材中不夠清晰的缺憾。生物老師發揮引導者、支援者等角色,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與途徑,只要給學生適宜的環境和合適的機會,學生就會有超乎我們想象的表現,我們相信我們的學生,讓學生真正懂得并且成為學習的主人。
利用現代電化教學和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改變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老師與學生的關系,這種教學手段可以有效節約時間,提高教學質量,全方位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覺器官。指引學生進行獨立研究與探索,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經過長期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討論中主題要鮮明,學生處于主導地位,積極思考探究。教師只充當導演角色,合理控制討論的生物教學內容、方向和學生的心理變化,做到有收有放、松而不散。
四、生物課堂教學小結與知識歸類
一堂高效的生物課必須“慎始善終”,使教學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我們在每堂課教學過程中,必須留點時間進行課堂總結,對當節生物教學課的重點加以強調,幫助學生回顧復習一節課所有知識點,充分消化記憶。充分認識到利于學生當前和終身發展的課堂才算得上是高效課堂。
初中生物有好多概念比較零散,學生學起來會存在一些困難之處。老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改進生物教學理念,使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模式更科學,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科學習的直觀性與感性認識。要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學生動手實操能力,為實現中學生物課堂高效教學創建和諧高效環境。
參考文獻:
[1]王洪芬.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改革初探[J].學周刊,2016(8):193.
[2]王立明.基于新課標的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2):214.
作者簡介:侯永霞(1987.12—),女,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第五中學教師,研究方向:生物教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