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杰
摘 要: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學科,小學生學習語文,是為了提高他們應用漢語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圍繞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展開語文教學。但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大的難題便是作文,學生不會寫,老師不知道怎么教是現代小學語文作文課中的常態。因此,對如何改善這種現狀,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聯系生活;寫作技巧;注重批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生要“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交往和社會溝通,發展合作精神”。作文教學能夠綜合衡量與檢驗小學生的聽、說、讀能力,它是培養與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必須要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這不僅是小學教育的要求,也是為了使其適應未來的學習與工作需要的要求。那么,教師如何才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呢?筆者從聯系生活、指導寫作技巧、注重批改三個層面進行討論。
一、聯系生活
小學生的寫作水平之所以低下,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要寫什么,所以,作文呈現了空洞無物的狀態。因此,提高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第一步便是教師要將作文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使小學生從描寫生活小事起,再使其發揮想象,充實他們的作文內容,使他們真正在作文中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讓小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感到快樂。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我常常鼓勵學生走進生活,觀察生活。比如,每年春天萬物復蘇之際,我會讓學生到校園中聞迎春花香,觀柳枝飄揚,迎春風拂面;對于同一株植物來說,我也會讓學生觀看這株植物在四季中的改變,還讓小學生了解四季景色與氣候等。總體來說,我所布置的寫作任務幾乎都是從小學生的生活入手的。就如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的《口語交際·寫作一》一課的作文要求中指出,要讓小學生以他們的讀書經歷、采訪記錄或者是辯論來寫作文,這個寫作要求必須要建立在小學生的真實體驗中,因此,我讓學生設計一個活動計劃。他們需要先根據教材的要求選擇一個寫作主題,然后展開相關的實踐活動。如果學生想要寫讀書經歷,可以利用之前的讀書經歷,也可以展開新一輪的閱讀活動,記錄這次閱讀活動中難忘的故事;如果學生想寫采訪記錄或者是辯論會,那么他們需要設計一個活動主題,真正參與到相應的采訪活動或辯論活動中。這樣一來,我們便可以為學生的實際寫作活動做好充足的準備。
二、教授寫作技巧
只教會小學生學會觀察,并不代表他們能夠寫出一篇好的作文。要想寫好一篇作文,除了要積累豐富、充足的寫作素材以外,還需要小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使其合理整合這些素材,將其有機嵌入到他們的作文中。寫作技巧會加快小學生摸索與掌握寫作規律的速度,是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的一種捷徑。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口語交際·習作三》中,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學習說明文的寫作方法。但是,大多數的小學生并不會寫說明文,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說明一個事物或現象,更何況是全面介紹。因此,在這節課中,我聯系本單元的《鯨》《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沒有灰塵》這幾篇課文,在作文課上將這些課文的共同點進行介紹,尤其是講解這些說明文所使用的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等多種說明手法及其應用,還為學生介紹了說明文的寫作順序,然后讓學生參照說明文的模板進行仿寫練習。在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具備仿寫能力以后,我再讓學生展開全新的說明文創作,這保證了學生所寫的說明文是符合說明文特點的。
三、注重批改
很多教師對于小學生的作文總是采取漠視的態度,主要表現在每次作文課結束后,學生需要上交自己的作文本,教師會簡單批閱,然后下發給學生,由此作文課便結束了。但是,教師很少就小學生的寫作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即使有,也是為學生講解一些優秀范文,而小學生卻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應該如何改正,寫作水平自然無法提高。每次學生寫完作文后,在批改他們的作文時,我都會在他們的作業本中針對他們出現的問題進行圈畫,并且批注修改意見,幫助小學生正視自己的問題,以便做出改正。然后,同學們可以就我給出的意見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闡述自己的寫作思路,與我進行討論,最終確定修改方案。
總而言之,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教師要以學生為本,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夠使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成為可能。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教師就需要將寫作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有感而發;教師要教給小學生具體的寫作技巧,使其了解寫作的客觀要求,讓寫作教學有跡可循;教師要注重批改,幫助小學生查漏補缺,針對性地提高每個人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楊曉娟.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6(4).
[2]王鳳.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6(6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