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增秀
摘 要:小學階段的教學改革實踐過程中,教師通過不斷滲透新課程教學理念發現,對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有效教學必須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由被動學習狀態轉變為主動參與學習,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有效的學習習慣,還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有效性。小學數學教學是以這樣的教學觀點為基礎來進行完善和建設的,就我國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來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主要的研究課題之一,就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進行簡單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教學模式在傳統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下,有了很大的突破和進展,就我國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來說,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教學觀念滲透已經有了很有效的結果。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逐漸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和綜合素質培養有了一定的把握,而且在課堂教學設計環節,教師大多以學生的個人主動參與學習情況為核心環節,讓學生參與學習,培養自己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需要教師有效引導的,教師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該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培養,這樣就可以不斷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技巧的掌握能力,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打好基礎。下面筆者就來談談和諧師生關系的重要性及構建。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非常敬畏教師的,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不自覺產生的恐懼心理,會對自身學習狀態產生一定的影響,教師面對這種情況應該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心態,讓學生正視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再因為傳統教育的模式而對教師的教學產生畏懼心理。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對師生之間的關系是不重視的,大多數教師在面對學生時都以上下級態度對學生進行要求,這樣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重視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環境,而且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學習的喜愛程度還是相對比較高的,只要教師通過有效的發展和引導,就可以在基礎教學中讓學生體會到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課程學習觀念和師生觀念。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支持下,教師應該為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好教學工作,以關愛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基礎開展一系列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讓小學數學教學不僅僅是針對數學課程內容的教學,而是針對學生的綜合發展和身心健康開展教學課程,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準備。
二、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環境是不夠重視的,大多數的小學數學課堂都是以數學課程教學為基礎建立,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教學,強行要求學生去完成某些教學任務,這樣的教學環境建設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發展是非常不利的。要想通過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念,通過數學課程內容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針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一系列的改革,讓學生有更加和諧的學習環境,不再是機械化地針對數學知識進行死記硬背,也不再枯燥地進行課堂題海戰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情景教學或者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到學習討論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活動建設,幫助學生建立有效的學習小組,進行課堂內容的討論,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學習環境有效建設是非常有利的,通過學習環境的創造和改善,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對小學數學課程的認知和態度,幫助學生建立更加正確的學習觀念。
三、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新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以來,教師通過課堂教學的不斷實踐來引導學生成為課程學習的主體,但在很大程度上,學生還是受限于教師的要求。要想真正通過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針對小學數學課程進行開放式的改革,讓小學數學課堂活動更加頻繁,為學生提供更加寬廣的學習空間,這樣就可以為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做好鋪墊。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對于教學管理是非常重視的,對于學生的個人發展和綜合素質培養卻是不夠關注,這樣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揮。小學階段的學生本身具有很大的學習潛能,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愛好制定一系列的教學計劃,讓小學數學教學課程更加符合當今教學背景。讓學生真正成為小學數學課程的主體,通過自身的努力來不斷完善數學學習,提高自身的學習技能和學習素養,這個過程對于教師來說也是影響深遠的,需要教師在實踐教學中不斷嘗試、不斷突破。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依舊有一些難以有效處理的教學問題,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通過長期的努力和實踐來不斷完善,為小學數學的改革發展開辟更廣闊的道路,為學生將來的學習成長打下扎實的
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歡.小學數學教學中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7).
[2]張潔浩.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09(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