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摘 要:學習型教學模式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時也是激發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其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方法。在長期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對學習型模式的教學方法和特點展開探討,并對其帶來的教學效果進行分析,以期為提高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水平起到一定的參考借鑒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型;教學模式;識字課
一、模式特點分析
學習型教學模式是將學習型組織理論應用到小學教學中的一種操作形式,該模式遵循的基本原則就是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狀態、接受能力和課堂教學的具體情況做靈活的調整,因此學習型的語文教學模式并沒有固定不變的操作流程,而是更加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影響,通過在充分交流的過程中對小學生予以點撥和輔助,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1.教學方式靈活
學習型教學模式靈活多變。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環境,都隨著教學活動的推進而不斷調整變化,這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絕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充分運用語言技巧和表述能力,通過深度挖掘課文背景和廣泛搜集素材來強化備課效果;通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等來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提高教學效果。教學目標同樣不能局限在課本之內,而應更加著重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它主要表現在課堂教學方式和教課環境的靈活多樣方面。由于語文是一門歷史悠久的學科,傳統賦予了它博大精深的內涵,因而要教好語文課,對教師備課、上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如何運用語文知識,而且要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2.教學模式生動
小學語文課有專門配備的各種輔助類課程,如識字課、口語課、閱讀課、寫作課等。在多種學習模式下,教師可在其中充分發揮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帶來的優勢,將課堂教學演繹得生動活潑,通過對小學生加以合理的引導,鼓勵他們對課文進行自主的發掘,探究其中蘊藏的道理,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再通過老師予以總結和提煉,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同時營造出引人入勝的課堂教學氛圍。
3.教學過程的生活性
語文與其他學科相比較,最大的差異就在于其生活性,在生活中處處需要使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小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會更好地進行表述的能力,并將其充分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學習型教學模式應鼓勵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在此過程中運用課堂上學到的優美的詞語和句式。隨著知識的不斷積累,在此模式下學習的學生將會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模式的分析與探討
學習型語文教學模式可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本文根據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對小學語文識字課教學的主要方法歸納了以下幾點。
1.編字謎式識字教學
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是從識字開始的,這也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采取編字謎、編兒歌、加減法識字等方法,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漢字書寫的規律,并啟發學生自己根據這些規律大膽地組字、猜字,教師則在此過程中給予指導和幫助,可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氛圍,寓教于樂,學生識字效率普遍有所提高。
2.糾錯式識字教學
小學生想象力豐富,但邏輯性稍差,記憶方面容易出現錯位現象,加上漢字中的形近字、多音字、異讀字等容易產生混淆,更加劇了小學生讀錯音、寫錯字等情況出現的概率。針對這種現象教師要根據漢語書寫和讀音的特點,把平日里學生易混的字進行歸類整理,通過音近字、形近字和錯別字的對比,讓學生從直觀上加深印象,并通過舉一反三來練習,將正確的音、形、義深刻地烙在學生頭腦中。
3.小組合作式識字教學
在該模式下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將他們分成若干小組,為他們營造出合作學習的氛圍,并可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來激發小組間的良性競爭意識,對小學生的好勝心予以正確的引導,交代他們將老師在課堂上教授過的生字進行合作復習,并在組內進行相互檢查。教師可有言在先,對那些記憶速度快、準確率高的小組有一定的獎勵。由于有這一共同愿景,小組成員都會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加油記憶生字。
4.利用多媒體技術,創新傳統的教學方法
目前多媒體技術發展迅速,已普遍在各級教學工作中得到推廣。小學語文的教學也應當充分利用這一有利優勢,將多媒體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入語文識字課中。實踐證明小學生對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顯示出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積極性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在學習型識字課堂中要為小學生描繪出共同的愿景,即要掌握所學生字的音、形、義,在學習過程中以自我超越為基礎,經過比、趕、超的訓練,最終達到預先設定的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扮演引導者、檢查者和裁判等多重角色,因此必須加強自身的教學素養,以便更好地幫助小學生學好識字課,為將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蔣衛華.增進課堂協同學習的理論與實踐探討[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
[2]李媛.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課堂探索[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0.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