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穎
學校于2012年9月開始進行《芳草課程體系建構與實施方案》整體規劃,將國家課程分為拓展類課程和整合類課程,其中的語言部分是課程建設的六大領域之一。據這個規劃,英語屬于拓展類課程,以英語為主體課程,補充經典戲劇課程。
結合學校“培養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的芳草學子”的育人目標,我們制定了英語經典戲劇課的培養總目標:通過學校“經典戲劇”特色教育,使每一個學生充分感受戲劇文化的魅力,能夠誦讀或者表演經典的戲劇片段,受到經典戲劇文化的熏陶;使學校具有經典戲劇表演的濃厚氛圍,把學校建設成經典戲劇園地。
英語戲劇課要讓全體學生受益。但學生水平不同,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也就是劇本的選取就尤為重要。經驗證明,經典的動畫電影和童話故事,經過適當改編,可以作為戲劇教學的劇本。這些動畫和故事易于理解,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也非常感興趣。另外,動畫電影本身的音、視頻,可以作為很好的教學資源。學校現在全面開設英語戲劇課,一、二年級學習《里約大冒險》,三、四年級學習《獅子王》《冰雪奇緣》,五、六年級學習《瘋狂原始人》。開設戲劇課以來,還使用過《四只小老鼠》《他不在》《穿靴子的貓》《霍比特人》《星際大戰》等劇本。
教師將每段劇本分為2課時進行教學。第1課時,理解故事片段大意,幫助學生學習臺詞,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我練習、分組練習等方式逐漸掌握臺詞;第2課時,復習、鞏固臺詞,引導學生分組表演片段。第1課時著重處理臺詞,臺詞是整個表演的基礎,也是戲劇教學最重要的環節;第2課時,在準確理解臺詞所表達的情感之后,學生可以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演繹這種情感。
戲劇教學從一開始只注重模仿臺詞,到現在更注重引導學生體會人物情感,促進學生從知識到能力、從語言到思維得到全面提升。個性化是我們著重關注的,學生在課程中形成個性化理解語言、個性化感悟表達、個性化創新表演,教師積極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感悟個性化地表演出來。學生還會根據自己的理解改編劇情、補充劇情甚至重新編劇,讓戲劇真正成為他們自己語言、情感、思維的表達。
教師從臺詞、面部表情、身體語言和舞臺感這四個維度對學生的分小組表演進行評價,也會給學生自評及互評的時間,引導學生學習他人的閃光點,提出合理化建議。
三年來,學生在戲劇課上收獲了知識與快樂。
語言表達能力得以提升。戲劇課的劇本為學生提供了大量課本外的詞匯與句型,而故事本身提供了運用這些詞匯句型的最合理、自然的情境。學生可以在理解故事的同時,輕松地理解這些詞匯句型的意義。動畫電影里純正的發音及夸張的語音語調,也為學生模仿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學生在故事的吸引和教師的引導幫助下,逐漸內化這些語言。
學生個性得到釋放,更加自信。除了語言知識的積累,學生還在戲劇課上享受著表演的快樂。表演沒有對錯,不計分數,每個學生都可以將自己對人物獨特的理解,通過個性化的語氣、表情、動作展現出來,學生的個性得到釋放。與此同時,登臺表演的學生在臺下觀眾期待的目光下,享受著屬于自己的show time。即便是英語基礎相對較弱的學生,也可以在小組表演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參與其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大大提高了。
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增強。戲劇表演不是憑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小組內每個角色都要投入其中,才能達到最佳效果。為了共同的目標,小組成員相互糾正單詞發音,共同分析人物情感,商討適當的表演方式及舞臺站位等。在小組排演的過程中,學生主動思考,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這種活躍、自由、開放的學習氛圍,感染著每個學生,他們每周都期待著戲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