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芳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對初三英語教學提出了更新的標準和要求,初三英語教學也是初中教學活動中主要的教學任務之一。打造優良的英語課堂教學環境可以有效地加強學生對英語學科的進一步認識,提升學生實際使用英語的能力和總體學習成績;然而,目前的實際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仍然表現出了諸多問題和不足,因此就主要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簡要的歸納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加強和改善現階段初三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具體建議。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三英語;課堂教學對策;分析
由于初三學生在初一和初二的英語學習中具備了一定的英語綜合能力的基礎,所以當學生升到初三這個階段后期主要的教學目標應該為對英語知識的搜集及歸納,讓學生能夠把所學過的全部英語基礎知識在初三英語學習中構建起一個完善的英語基礎知識體系;然而,通過很多實際教學狀況調查資料表示,現階段的初三英語教學形勢不是十分樂觀,教學效果總體表現較
差。因此,下文中提出了加強和改善現階段初三英語教學有效性的相關意見。
一、通過創設良好的英語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是否具備學習積極性是影響學生課堂投入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教學內容來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英語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創設情境中有著更佳的視覺與聽覺體
驗,繼而充分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可以集中精力投入到英語課堂學習中,繼而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得到顯著的提升。比如,在教學Colours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前通過多媒體技術在屏幕上展現出各種顏色的圖片和物體等,利用這種生動直觀、形象新鮮的教學形式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集中在課堂教學中。
二、通過加入課外英語教學資源拓展和豐富教學內容
對處在初三的學生來說,這個階段的英語課堂學習更多的是對以往學過知識的總結和整合的過程,這個階段的教學內容具備一定的整體性及系統性。因此,對于初三英語教師來說,應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應做好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知識內容的講授工作外,還應依據學生學習英語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特點,為學生收集和歸納一些適合學生自身特點的課外教學資源,及時引入到初三英語課堂教學中來增加和提升教學內容多樣性,有效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拓展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課外英語教學資源,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繼而能夠使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得到切實的改善和提高。
三、應加強對教學方法和形式的創新,營造積極踴躍的英語課堂教學氛圍
以往的英語教學中,通常都是教師按照課程標準基本要求和教材內容,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收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和死板,英語教學課堂氣氛沉悶,不能使學生充分投入到英語課堂學習中,學生對英語課堂學習興致不高,缺乏學習熱情,因此導致英語課堂教學效果較差。因此對于這一問題,初中英語教師應依據學生的具體特點和實際情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轉變英語教學理念做到與時俱進、勇于創新,在英語課堂中設計游戲教學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加強英語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愛上英語課最終真正地愛上英語學習。
在設計游戲教學內容時應遵循以下幾項基本原則來進行英語游戲內容教學的設計:(1)游戲教學內容應具備明確的目的性。因為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加入游戲環節是為了更好地開展英語教學,因此游戲內容應充分和教學內容相結合,最終實現教學目標;(2)游戲教學內容設計應具備一定的啟發性。在英語課堂中添加游戲教學的形式目的是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同
時更應該重視對學生思維潛力的開發及運用英語能力的培養;(3)游戲內容和形式應富于變化、豐富多彩。因為任何新鮮的內容,學生了解的時間久了,逐漸失去新鮮感后就沒有了調動學習積極性的作用,因此教師應不斷地創新游戲內容和游戲形式,使學生始終能夠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真正地喜歡上英語這門學科,繼而有效地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這幾年以來,教育部提出新課改之后,各種教育組織機構的實際課堂教學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然而,現階段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仍然表現出了諸多問題和不足,導致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較差,對于這種情況,此篇文章簡要從創新教學方法和創設情景教學調動學生積極性及拓展課外教學資源這幾個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希望能夠為廣大初中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更好地開展相關教學工作提供一份參考。
參考文獻:
[1]李長霞.淺談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有效教學[J].外語之窗,2013,6(12).
[2]張凱.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誤區分析及對策研究[J].校園英語,2014,8(6).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