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學習目的就會越來越明確,思維就會越來越靈活,理解也就更加透徹。反之則會抑制學生的學習活動,阻礙他們的思維發展,學習效果不理想。在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在新形勢下,電腦的知識已經成為學生應具有的基本素質。如何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信息技術,需要不斷探究。
關鍵詞:小學計算機;興趣;主動性;素養
一、引入游戲,激發興趣
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可以把游戲引入教學中。比如,學生在學習和練習鼠標的時候,如果老師單純講解,讓學生機械練習,學生會感覺非常枯燥。老師利用掃雷游戲,只進行簡單的演示,讓學生在玩中學,學生不知不覺就掌握了鼠標的操作技能。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老師可以開展競賽活動,看哪位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過關,誰就獲勝,進一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孩子在游戲中輕松掌握知識和技能。將游戲引入課堂中,打破了死氣沉沉的教學氛圍,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就如魔方可以使學生的手變得靈活,使思維變得更敏捷一樣。讓學生通過游戲來學習,比老師單純講解效果好很多。同樣,不管教什么,都應先讓學生產生興趣,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興趣的驅使下實現自主化學習。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認知的過程,還是培養學生能力、情感、興趣、習慣的過程。在小學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用平和的語言和學生交流,用寬容的態度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表揚和肯定,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件樂事。學生滿懷信心,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把好的操作方法反饋給老師,老師做學生學習的伙伴,在互教、互學的探究氛圍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致。因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新穎獨到。教師要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結合觀察、操作、思考,打造有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要讓學生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習興趣。比如,為學生呈現動感的畫面,會比老師枯燥的講解要生動得多。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喜歡看精彩的動畫,給他們實物,比如,老師準備幾塊硬盤、幾條內存條,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學生的記憶會更加深刻,當然也不能脫離教材,還要通過教師的點撥解決問題。
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某些電腦游戲本身就是一個好的教學資源,通過游戲,啟迪學生的智慧,在娛樂中學到知識,鍛煉技能,興趣自然會更大。比如,學生通過玩掃雷、紙牌游戲,單擊、雙擊、右擊、拖動等基本技能得到有效練習。小學生有很大的表現欲望,老師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讓大家評比誰的作品優點最多,從而取長補短,增強自信,激發興趣。老師還要經常組織學生參加計算機活動、競賽,總結成功的經驗,進而豐富知識,提高能力。
四、創新教學內容
在計算機教學中,老師總是使用一種軟件,時間長了,學生就會產生厭煩心理。所以盡量采用最新版本的、多種品牌的軟件;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工具,讓學生感覺到計算機世界的豐富多彩。教師還要與時俱進,了解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的最新發展動態,讓學生接受一些新鮮事物,使學生知道信息技術發展的水平。學生在了解最新動態的基礎上,會大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自主地要求學習更新的知識和技能。比如,在英特爾公司推出迅馳移動計算技術后,學生了解到筆記本電腦在不接網線的情況下,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方便瀏覽網頁,查詢信息等。然后讓學生討論:假如你手中有一臺筆記本電腦,你會借助這一技術做些什么等話題,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他們會踴躍發言、熱情高漲。
五、提升教學能力
隨著計算機日益普及,學生的需求在不斷提高。教師不僅要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還要涉獵其他學科的知識,同時還要掌握熟練的操作技能,具備健康的人格,使用教學藝術活躍課堂氣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通過設置懸念吸引學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
總之,激趣是促使學生努力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學生樂于學習的保障。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創造性地運用教學方法,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掌握計算機知識,培養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更好地適應社會。
參考文獻:
[1]王鈞媛.激發興趣 輕松掌握:在信息技術課中創設輕松的教學過程[J].課外閱讀,2012(5):298.
[2]薛艷霞.淺談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9):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