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平
摘 要: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它是文化的載體。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語文。而國學從廣義上來說是“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狹義的國學,則主要指意識形態層面的傳統思想文化,它是國學的核心內涵,是國學本質屬性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們基礎教育認識、繼承、弘揚的重點所在。而高中語文要發揮自己的優勢,讓學生可以充分領悟民族的傳統文化與優良傳統。針對高中語文與國學如何巧妙結合滲透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國學文化;滲透教學
一、高中語文與國學文化
1.國學的內容
為了將國學巧妙地融入語文教學中,我們首先要了解國學是什么,國學產生于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而章太炎在其《國學概論》中稱:國學之本體是經史非神話、經典諸子非宗教、歷史非小說傳奇。而我們之前對于國學的理解是以儒家思想為主的一種觀念,也就是對社會、文化以及禮儀等方面的概念。現如今我們所認為的國學其實就是以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主,將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進行傳揚,以及對中華民族的社會價值觀以及道德理論的思想體系進行學習。
2.對于高中語文的認識
對于高中語文,很多學生會覺得那不就是一些文言文、散文的學習嗎?有其他值得深究的嗎?然而答案是肯定的。高中語文是語言、文字、文學以及文化的一種結合體。而語文中的文化不僅僅是我們所要教學的知識,也是民族歷史、人文情懷的一種體現。教師如果要將語文教學真正做到合格,那么首先自身必須先將語文認識到位。對于教師來說,語文專業素養也不是他們讀書多、學歷高就可以,而是要有一定的文學情懷,有對民族歷史文化的深刻認識。而國學文化恰好是這種情懷的載體。
3.國學與高中語文的聯系
高中語文對于學生的要求不僅僅是對閱讀、作文等方面的知識掌握,也不能只是全然為了考試而進行應付學習。在應試教育下,這樣的能力培養固然重要,但是這些卻不是語文學習的全部。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應該讓學生明白真正的語文學習是什么,怎樣通過對語文的學習而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進行傳承與認識學習,對我們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中最經典的思想進行領悟。如《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是如何將當時的文學繁榮景象用語言體現出來的,以及唐詩宋詞元曲的社會情感抒發,兵書方面的《孫子兵法》等等。將這些書籍的精髓掌握,對民族的進化史進行了解。另外這些典籍都是文言性質的,這就需要教師具備的教學素養足夠擔當國學文化的傳承任務。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國學滲透
對于語文的學習,不論是什么階段的學生,聽說讀寫都是基礎能力。而作為教師我們可以將國學文化與語文教學巧妙地結合,這樣不僅可以使得學生學習語文教材內容,還可以讓學生對國學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1.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很多教師有時會忽略對于語文聽力的教學
語文聽力的學習對于學生的語文感悟能力是有幫助的。其實聽也是與人心靈的一種溝通。如“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就會想這是教給我們修身齊家治國之道。而對于語文教學中的一些詩詞鑒賞、文言文閱讀等都離不開聽力。而當學生聽到這些詩歌篇章時,定會在腦海中營造情境。這些都需要通過教學進行。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對語文知識有所掌握,對于國學的領悟也會更加深刻。
2.對于培養學生說的能力來說,就是學生要用恰當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語文的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語言表達的培養,其實這也是對學生文學素養的一種培養。在學生的回答問題中,其實我們也可以了解到學生的語文功底,所以讓學生多說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度,從而學生就會多參加一些演講之類的比賽。而對于讀來說,高中學生普遍都面臨著課程多、所學知識多的問題。那么對于如何更好地讓學生學習與傳承國學,教師就可以采取讀的方式。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學會讀書,用嘴讀,用眼讀,用心讀。沉下心,慢慢積淀,才能讀出國學的內涵韻味,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文化素養。而很多學生會認為自己其實對國學知識有一定的掌握,如背誦了幾句名句,然而這些卻只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的皮毛。因此,教師要在文言文以及詩歌鑒賞方面多下工夫。如《史記》的學習。盡管這些只是國學文化的極小的一部分,但是教師在教學時要將更多的國學文化巧妙地融合進去,讓學生真正將語文與國學結合到一起進行學習。
最后對于高中語文的寫來說,教師除了要教給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抒發感受,表明自己的真實感情之外,還要讓學生善于調動自己的語言積累,提高錘煉語言等能力。而一篇好的文章的出現就需要學生平時的積累。如教師要將高中課程中所涉及的《大學》《中庸》《論語》(可節選)、《孟子》(可節選)、《道德經》《古文觀止》的內容讓學生細細體會,讀熟背誦,以及對于唐詩宋詞元曲等詩歌鑒賞,這就相當于積累了大量的寫作財富。而對于這些文章中也存在大量的國學內容,思想道德的形成轉變以及文學的發展等等。這些都是可以給學生的寫作增添一些靈感的。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文學的財富,而這些都會使學生一生受益。
高中語文的學習以及素養的培養都是與國學緊密結合的。而且語文教學也在不斷地滲透著傳統文化。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注重語文與國學傳統文化的結合,滲透到學生的內心,在學生學會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要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精髓。所以我們高中語文教師要全力以赴傳承國學文化,為國學發揚光大盡自己應盡的職責。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今后的教育教學路上,我將會不斷將國學融入教學中,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傳統文化,也讓學生將語文學習最優化。
參考文獻:
[1]周揚林.論語文教育中的傳統文化精神的承傳[D].湖南師范大學,2003.
[2]王正玲.讓語文教育流淌傳統文化的血液[D].山東師范大學,200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