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印
摘 要:“三觀”之花,即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學生“三觀”之花的茁壯成長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離不開有效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之一。將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淺顯論述一些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教育
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育;策略
情感教育目標是新課程倡導的三維教學目標之一。初中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必須要注重初中學生的情感教育。通過對學生進行富有成效的情感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然而,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應試教育思想根深蒂固,部分教師為了引領學生應付考試,過分地注重知識與能力目標,而對情感教學目標輕描淡寫,甚至熟視無睹。教師不重視情感教育目標的實現,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畸形的“三觀”。“畸形”的三觀會成為學生步入社會、走向成功的“絆腳石”。有鑒于此,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高度重視情感教育目標的實現。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初中語文教學實際,淺顯論述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些情感教育
策略。
一、深挖情感素材,制定情感目標
根據教材教學內容,制定出貼切的情感教學目標是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必要前提。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情感教學目標的過程其實就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課前備課環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依據這些情感教育素材,結合學生的心智水平制定出貼切的、切實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標。例如,在教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八年級語文上冊《蜘蛛》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礎上,制定出了這一課的情感教育目標:讓學生學習蜘蛛身上體現出來的堅強不屈、毫不氣餒的精神,把自己鍛煉成為一個堅強的人……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各種相關因素制定出了符合學生實際學情的、貼切的情感教育目標。深挖情感素材,制定情感目標為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研讀文章細節,感受作者情感
緊緊圍繞情感目標,通過仔細研讀文章中的語言文字細節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徑。在課堂教學中感受作者思想情感的過程其實就是讓學生接受情感教育的過程。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仔細研讀文章中的語言文字細節,通過仔細地研讀這些語言文字細節讓學生切身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再以教學八年級語文上冊《蜘蛛》這一課為例,文中這樣寫道:“在被侵略者占領時,它以極度的忍耐等了三天,又幾度修補了蛛網破損的地方……當蒼蠅完全空乏,蜘蛛就上前將它擒住,拉入洞中。”在教師的步步引領下,學生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了蜘蛛堅強不屈、毫不氣餒的精神……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仔細研讀文章的細節,切實地體會到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與此同時,學生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情感教育。研讀文章細節,感受作者情感,為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開辟了重要的途徑。
三、聯系生活實際,升華情感目標
立足教材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情感,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升華情感教學目標是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關鍵環節。在課堂教學中升華情感教學目標的過程其實就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時機。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課堂總結拓展階段,依據教材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情感,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升華課堂情感教學目標。還以教學八年級語文上冊《蜘蛛》這一課為例,在學生切實感受到蜘蛛那種堅強不屈、毫不氣餒的精神之后,教師啟發道:“當你在學習或者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時你應該怎么辦呢?”學生分小組進行了討論,最后各小組派代表進行了匯報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學生達成了共識:當自己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要迎難而上、鍥而不舍,運用自己充滿智慧的頭腦和毫不氣餒的毅力戰勝各種困難……教師引領學生立足教材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對課堂教學目標進行了完美的升華。聯系實際生活,升華情感目標,為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搭建了廣闊的平臺。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深入細致地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制定出切合實際的情感教育目標,為課堂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奠定基礎;教師要通過指導學生深入淺出地研讀文章中的語言文字細節,感受作者至深至真的思想情感,為課堂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開辟途徑;教師要通過引領學生深入情景地聯系生活實際,完美升華課堂教學的情感目標,為課堂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搭建平臺。當然,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教育的策略遠不止這些。總而言之,教師要通過各種有效的策略將情感教育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讓情感教育成為學生“三觀”之花茁壯成長的充足養分。
參考文獻:
[1]戴險峰.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語文天地,2016(5).
[2]王素平.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J].讀寫算,2016(16).
[3]楊林.淺議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讀書文摘,2016(28).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