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電英
摘 要: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提高了,智力水平也就跟著提高了,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教師教學的一項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任務。主要從激發學生思維興趣,調動數學思維和通過數學實踐活動,培養數學思維三個方面談談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辦法。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教學;思維;興趣;方法;能力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都是通過思維活動來實現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边@不僅有利于學生樹立起科學的思想和方法,還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并貫穿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每一個環節。
一、激發學生思維興趣,調動數學思維
思維興趣促進思維能力,思維興趣產生于思維活動的過程中,思維興趣和思維能力之間是相輔相成的?!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處在最佳的狀態中,注意力集中,積極性強,思考深入,甚至廢寢忘食……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創設情境
小學生直觀思維占主導,然而數學科目又偏偏是抽象,嚴謹的,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覺枯燥乏味,提不起興趣。而通過創設情境可以將課本上靜止的、抽象的數學知識呈現出動態、直觀的效果,不僅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通過學生多項感官的刺激和參與,提高學習效果,提高思維能力。
2.保護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比較強,對于未知的事物和現象總想問個為什么。在數學的學習中,好奇心會促使學生產生疑問,從而積極地探索、解惑。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既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又有助于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
3.避免越俎代庖
傳統“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教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根本沒有足夠的思維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因此,教師一定要克服傳統以自己思維代替學生思維的做法,留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利用自己的學習方式,憑借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結構,自主學習,探索,提高思維能力。
4.就近發展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庇幸蓡柌拍芗ぐl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才能讓他們的思維處在積極的狀態。然而,教師在設置疑問時,還要具體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心理水平,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疑,因材施教。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所學,有所得。
二、通過數學實踐活動,培養數學思維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边@也就是說,我們教師要善于用實踐的眼光處理現行的教材,將教材中的書面內容設計成實踐的活動,讓學生能夠親身經歷,親手操作。再加上小學階段的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對于抽象性和概括性比較強的數學知識會覺得難度比較大。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該如何組織實踐活動,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呢?我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教師應該多讓學生對一些實物,如數學模型,教具等豐富的教學材料進行操作,使他們獲得學習新知識所需要的具體經驗,為更加全面、清晰,牢固地掌握知識奠定了基礎。
其次,在課后總結中,借助知識系統,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知識是一個整體的系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學習雖是分開板塊的,但是它們之間是存在嚴密邏輯關系的,學生擁有單獨散落的知識是很難形成能力的,因此,課后的總結尤為重要,教師應該根據課堂教學內容,聯系上下“文”,利用舊知識為新知識搭橋鋪路,利用新知識為下一節的內容做鋪墊。這樣,將這一個單獨的知識點放在一個系統知識中進行總結,通過知識的遷移,將新知識納入原來的知識系統中,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開闊了視野,學生的系統思維能力和意識也得到了發展。
最后,在課下練習中,利用開放性作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教師應該對于數學課本的練習有取舍,更多的是為學生設計一些開放性比較強的數學作業,讓它的解決方式更加靈活和自由,這樣,不僅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潛能,而且對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也是一次很有價值的鍛煉。
總之,數學是一門具有很強邏輯性、抽象性和系統性的學科,我認為想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最主要的就是要留給學生一片廣闊的天地,讓他們能擁有一個自主支配、學習和思考的空間,讓學生的思維意識和能力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參考文獻:
童曉明.創設情境,合作學習,激發學生積極思維[J].學園,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