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艷軍+潘正春
摘 要:隨著經濟發展,內部控制對于企業愈發重要。撇開傳統的財務與審計領域,內部控制也體現于管理領域。TPM作為一種管理體系廣泛應用于國內外企業,但在推行的過程中問題層出不窮。積極做好內部控制對維修團隊提升TPM實施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內部控制;維修團隊;TPM
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企業面臨的內外環境日益復雜化,影響企業發展的因素也日趨復雜,而內部控制日益成為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的通行證。經濟的健康發展迫切需要內部控制,內部控制作為企業治理的方法之一,對企業的發展壯大至關重要。當今國內外財務舞弊案層出不窮,要求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呼聲不斷高漲,國際上有《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國內也先后出臺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這些都造成了將內部控制局限于財務與審計領域的假象,但是內部控制也可以從管理方面著手,COSO報告中可以看到。內部控制作為管理工具對企業管理具有較好的指導作用。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即全員生產維護,是指全體成員參與維修、保養,以最大限度提高設備的效能,是精益生產理論中最為重要的工具,是一種管理體系。
國內許多企業早已開始嘗試推行TPM管理體系,如紅塔集團,東風汽車等,但在推行過程中也遇到很多問題,具體表現為維修現場凌亂,檢修工作敷衍了事,檢修項目不全、記錄不詳細等。
如何在維修團隊中有效運用內部控制來提升TPM的實施質量呢?本文將根據內部控制理論,分析內部控制在維修團隊提升TPM實施質量中的應用。
以下就從COSO的內控整體框架理論包含的要素來闡述內部控制在維修團隊提升TPM實施質量中的應用。
控制環境,是基礎要素,直接作用于企業員工,對員工的意識進行控制。做好TPM的基礎性活動——5S,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5S活動是現場一切活動的基礎,是推行TPM管理體系的前提,是TPM其他各支柱活動的基石。讓全體員工特別是維修團隊的員工將5S植根心底,形成強有力的現場體制,將安全保障放在首要地位,杜絕混亂現象,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減少浪費,降低成本,改善現場作業環境。
風險評估,是風險管理的基礎,對相關的風險作出分析以及識別。TPM的支柱性活動——自主保全,發動全員對設備進行保全,強調自主。這是以檢查為基礎的維修,應根據設備的狀態監測及故障診斷技術有效評估發生故障及停線的風險,從而有針對性的排除故障隱患,減少損失。在TPM的該支柱性活動中,應制定管理標準和流程,各小組按要求進行風險的評估和診斷。
控制活動,是確保管理活動實施的政策和流程。TPM應充分發揮另一支柱性活動——計劃保全,按照PDCA的模式展開,合理分工,根據需要成立階段性小組,確保目標實現的業務管理方式。同時運用TPM將所制定的管理標準和流程落到實際工作中,如點檢、巡視要求,現場能量鎖定管理,新生產線試運行等,來減少停線時間及停線頻率,有效的組織正常的生產活動。
信息與溝通,是指在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及時獲取內外部信息并進行交流,以便于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一方面,在實施TPM時,維修團隊在日常的工作中難免遇到緊急、突發事件,而現場的情況復雜,不僅涉及到該工段生產及維護人員,往往還涉及到設備的提供方,此時信息的傳遞及有效的溝通能大大提高維修效率,縮短緊急保全時間,要切實形成一套有效的信息傳遞機制,切勿單打獨斗。另一方面,在實施TPM時,維修團隊應重視教育培訓,特別是有新技術、新產品、新生產線運營時更應當及時更新、提高團隊全員的技能水平,及時有效的傳遞信息。
監督,是控制的循環過程,是對內控體系整體效果檢驗的重要環節和過程。維修團隊實施TPM管理為了保證自主保全和計劃保全所取得的成果,仍需進行持續性、系統性的有組織有目的的設備改進活動,即TPM中的個別改善,也是TPM管理的支柱性活動之一。個別改善圍繞設備故障展開,對不能單獨、立即解決的頑固性問題,積極開展攻堅小組活動,將班長、工段長、項目工程師,供應商等組織起來,監督其進展情況。針對不良以及發生頻率高的問題,應注意加強記錄的監督,包括時間、次數等,并對問題進行歸類形成有效應對方法的總結,如按照重要性進行分組整理做成一覽表。總之,通過不斷的監督活動,維修團隊才能保持正常有效運轉,在持續的自我重復、檢驗、監督下成為一個更強大的組織。
內部控制和TPM管理體系都是為企業管理服務,從追求零缺陷的管理及持續改進的目標來看,二者高度一致,積極做好內部控制對維修團隊提升TPM實施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Z].財政部,證監會,審計,銀監會,保監會聯合發布,2010.4.
[2]內控視角下T公司生產訂單流程再造[D]:[碩士學位].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6.
[3]東風汽車公司鑄造車間TPM管理研究[D]:[碩士學位].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13.
作者簡介:章艷軍(1988- ),女,重慶,現任職于重慶財經職業學院,潘正春(1987- ),男,重慶,現任職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