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艷?楊春琴?唐富琴?鄭秀云?李美芬

[摘要] 目的 了解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與運動自我效能的關系,探討提高腦卒中病人身體功能的方法。 方法 2016年4~7月選取上海市閘北區彭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0例康復期腦卒中患者,運用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量表和運動自我效能感量表進行評價。 結果 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得分為(2.03±2.50)分,運動自我效能感得分為(34.74±21.02)分,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得分與運動自我效能感負相關(r=-0.311,P<0.05)。 結論 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與運動自我效能感密切相關,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得分越高,運動自我效能感越低,提示可從提高患者運動自我效能感角度,提高身體功能,促進腦卒中患者的康復。
[關鍵詞] 腦卒中;神經功能缺損;運動自我效能;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 R74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07-178-03
Correlation study between exercise self-efficacy and neurological deficit of stroke patients
LI Yanyan1 YANG Chunqin2 TANG Fuqin1 ZHENG Xiuyun1 LI Meifen1
1.Ta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Taizhou 318000,China;2.Shanghai Zhabei District Pengp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hanghai 20007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rcise self-efficacy and neurological deficit of stroke patients, and to explore the method to improve the body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200 stroke patients in rehabilitation stage in Shanghai Zhabei District Pengp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from April to July of 2016 were selected.Clinical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scale and exercise self-efficacy scale for stroke patients were used to evaluate. Results The score of clinical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in stroke patients was (2.03±2.50).The score of exercise self-efficacy was (34.74±21.02).The clinical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xercise self-efficacy(r=-0.311,P<0.05). Conclusion The degree of clinical neurological deficits in stroke patien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exercise self-efficacy.The higher the score of functional impairment,the lower the exercise self-efficacy,which shows that It can improve the body fun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proving the self-efficacy of patients to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patients.
[Key words] Stroke;Neurological deficit;Exercise self-efficacy;Relevance
腦卒中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的特點。據統計,約1/3腦卒中患者殘留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如感覺、語言、運動等功能障礙[1],導致患者的生存質量下降并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自我效能是患者特定的一種自信心,可調節其心理素質和行為,促使患者改善應對疾病的態度。運動自我效能是自我效能理論在實際工作過程的應用,極大的促進了醫學護理學的發展,其高低決定了患者在面對疾病和戰勝病魔心態[2]。目前國內對腦卒中運動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并且缺乏對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與運動
自我效能感之間的相關性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討兩者之間的相關性,為腦卒中患者身體功能的恢復及預后生活質量提供現實和理論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6年4~7月上海市閘北區彭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200例康復期腦卒中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由同一組工作人員統一進行語言解釋,進行面對面的詢問調查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的評估。患者的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腦卒中類型、性別、自理程度、病程、年齡詳見表1。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患者知情同意;(2)病情穩定且處于恢復期,病程大于1個月,意識狀態良好,能言語交流;(3)經顱腦CT或MRI確診為腦卒中;(4)年齡≥16歲。排除標準:(1)惡性腫瘤及嚴重的其他器管疾病;(2)TIA患者;(3)精神性疾病者。
1.3 評價方法及標準
(1)采用《中國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量表》,由我國神經病學專家制定,于1995年經我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同時對各條目評分原則進行了重新修改,共分為水平凝視功能、面癱、意識水平、言語、下肢肌力、上肢肌力、手肌力、步行能力8個條目。總分范圍0~45分,評分越高,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重[3]。按總分評分可分為三度,0~15分為輕度、16~30分為中度;31~45分為重度。(2)采用中文版運動自我效能感量表(SEE),由Resnick等[4]研制,共9個條目,從沒信心到非常有信心,采用0~10分計分法,滿分為90分,分數越高,表明運動的自信心程度越高,以總分≤45分判斷為運動自我效能低下。2004年Marianne等[5]將其用于腦卒中患者中,測得其Cronbach a系數為0.86。目前已由臺灣學者Lee等[6]翻譯成中文,并經過本人文化調試,得出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 a系數為0.871,內容效度為0.83~1。
1.4 統計學分析
本文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頻數、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用()表示。對運動自我效能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兩個指標進行正態性檢驗,如符合正態分布,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探討自我效能和自我感受負擔兩變量間的關系,否則采用Spearman秩相關。
2 結果
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2.03±2.50)分,運動自我效能感評分為(34.74±21.02)分。采用Spearson相關分析后顯示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與運動自我效能感兩者呈負相關關系(r=-0.311,P<0.01)。
3 討論
3.1 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情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腦卒中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為(2.03±2.50)分,皆為輕度神經功能受損,這一結果可能與本次選取對象有關,本次選取對象皆為社區康復期腦卒中患者,與住院腦卒中患者比較,其身體功能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改善,腦卒中致死率逐漸下降,但致殘率卻逐漸上升,大多數腦卒中患者急性期就放棄治療回到家中,未得到系統的康復治療,神經功能恢復不理想,伴有功能的缺損,導致其生活能力下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努力減少其神經功能缺損,改善其預后生活質量,使之回歸家庭和社會是社區醫務工作者關注的重點[7-10]。
3.2 腦卒中患者運動自我效能狀況
本文中腦卒中患者運動自我效能感為(34.74±21.02)分,處于偏低水平,說明腦卒中患者面對身體的缺陷,缺乏康復信心。腦卒中患者運動自我效能感偏低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1)腦卒中病人本身身體留有一定程度的殘疾,造成行動上的不便,對于運動有一定的恐懼與自卑心理,一方面擔心自己本身不方便,外出運動會給他人造成不便,另一方面,擔心在運動過程中受到他人的碰撞,造成摔傷等。(2)由于一些腦卒中病人缺乏相關的疾病知識,發病之前運動較頻繁,認為發病后運動會造成疾病的的再次復發,從而不敢運動,造成運動自我效能感偏低。(3)可能與被調查者年齡偏大有關、體力不支導致沒有足夠的信心堅持有效的運動有關[11-13]。
3.3 腦卒中患者神經缺損功能評分與運動自我效能感的相關性分析
由本研究數據分析結果表明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與運動自我效能感呈負相關(P<0.01),即腦卒中患者運動自我效能感越高,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輕,身體功能狀況越好,說明良好的運動自我效能感能為腦卒中患者身體功能的康復和疾病的恢復提供一定的心理和行為支持。自我效能感高的患者,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和能動性,從而促進自己身體功能的康復。2011年,WHO與世界腦卒中協會聯合出版的《全球心腦血管疾病預防與控制》中指出,缺乏運動鍛煉和消積的應對疾病的心態是導致腦卒中疾病復發與延緩康復的兩個危險因素[14],所以患者應該堅持運動,改善心態,積極的應對疾病,只有這樣才能加快患者的康復。運動自我效能作為自我效能理論在運動過程中的運用,多項研究已表明提高自我效能能夠引導病人采取更積極的方式應對疾病,有利于疾病的康復,提高生活質量[15-16]。因此,在腦卒中干預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醫務工作者應重視運動自我效能感對身體功能恢復的促進作用,并有效的利用,提高腦卒中患者的運動自我效能感,促進腦卒中患者堅持運動,進而使腦卒中患者的身體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復[17]。
[參考文獻]
[1] 饒明俐.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
[2] 張力為,任未多.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王擁軍.腦血管病量表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39-257.
[4] Resnick B,Jenkins LS.Testing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self-efficacy for exercise scale [J].Nursing research,2000,49(3):154-159.
[5] Marianne S,Barbara M,Resnick B.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ing of the Short Self-Efficacy andOutcome Expectation for Exercise Scales in Stroke Survivors[J].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04,13(5):214-219.
[6] Lee LL,Perng SJ,Ho CC,et al.A preliminary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stud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elf-efficacy for exercise scale for older adul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09,46(2):230-238.
[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orld Heart Federation,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Global atla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01.policies,strategies and interventions[R].WHO,2011:8-19.
[8] 劉凌云,尹心紅,趙瓊蘭.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自我效能和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9):618-620.
[9] 盧佩英.自我效能訓練對缺血性腦卒中抑郁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6):87.
[10] 胡曉瑩,閔瑰.生活輔助器具對老年腦卒中偏癱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2,33(5): 720-722.
[11] 商敏,王玉鳳,楊鳳梅,等.系統康復治療對腦卒中恢復期患者認知功能、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2(23):6551-6553.
[12] 李擎,喬蕾,吳芳玲,等.個體化主動康復治療對腦卒中恢復后期患者綜合功能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3,28(11):1051-1054.
[13] 駱嵐.7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康復訓練效果觀察[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1):31-32.
[14] 詹霞,遲相林,郭兆榮.不同時間強度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療效比較[J].中國康復,2008,23(2):85-87.
[15] 陳沖.MOTOmed智能運動訓練系統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D].合肥: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0.
[16] Linda L,Crrn TR,Amy L,et al.Caregivers Incongruence:Emotional Strain in Caring for Persons with Stroke[J].Rehabilitation Nursing,2012,37(5):258–266.
[17] 佟曉云,戚詠.腦卒中患者家屬角色、性別、文化程度和居住地差異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J] 中圖臨床康復,2005,9(16):14-15.
(收稿日期:201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