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文

[摘要] 目的 探究髖部骨折老年患者圍手術期并發癥的防治措施。方法 選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廣東省信宜市人民醫院收治的髖部骨折老年患者135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67例,實施常規護理與治療。觀察組68例,基于常規護理實施圍手術期護理與治療。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7.35%)顯著低于對照組(26.8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圍手術期護理與治療可降低髖部骨折老年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 髖部骨折;圍手術期;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07-214-03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HE Liwen
Xinyi People's Hospital,Xinyi 525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Methods 135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who were admitted to Xinyi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67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reatment.68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perioperative nursing and treatment at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n 2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35%,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6.87%.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 physical pain and social function and other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Perioperative nursing and treatment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Hip fracture;Perioperative period;Complication
髖部骨折是一種常見的老年骨折類型,跌傷、車禍傷等為骨折的主要原因,由于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多合并各種基礎疾病、手術耐受力較低,手術治療風險余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增大[1]。老年患者圍手術期并發癥的發生嚴重影響著患者的預后及生活質量,為提高髖部骨折老年患者生活質量與手術療效,本研究選擇2013年1月~2016年8月廣東省信宜市人民醫院收治的髖部骨折老年患者135例為研究對象,對其圍手術期并發癥的防治措施進行探究,現將本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廣東省信宜市人民醫院收治的髖部骨折老年患者135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67例,實施常規護理與治療,男30例,女37例;年齡75~83歲,平均(79.5±1.4)歲;骨折類型:股骨粗隆間骨折25例,股骨頸骨折18例,股骨轉子間骨折24例;骨折原因:車禍傷8例,上下樓梯摔傷31例,洗澡跌傷28例。觀察組68例,基于常規護理實施圍手術期護理與治療,男28例,女40例;年齡76~84歲,平均(79.5±1.5)歲;骨折類型:股骨粗隆間骨折24例,股骨頸骨折19例,股骨轉子間骨折25例;骨折原因:車禍傷9例,上下樓梯摔傷30例,洗澡跌傷29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骨折類型、骨折原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病例選取標準
納入標準:本次研究對象均符合《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治指南(2011年)》[2]中關于髖部骨折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治療依從性差、精神疾病等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與治療 對入院患者傷前和傷后的健康狀態均進行綜合評價。積極治療患者的其他并發癥,對慢性支氣管炎及肺部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靜脈滴注防止感染;將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的血糖和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遵醫囑按時給患者用藥,如進行中藥外敷等,同時進行必要的肢體被動活動;另外,保持病房整潔、沒有異味。
1.3.2 觀察組基于常規護理實施圍手術期護理與治療 (1)術前處理:患者入院后協助患者完善各項檢查,如尿常規、胸片、心電圖等。為減輕患者疼痛,均不行骨牽引,行皮牽引。各科室會診并記錄患者合并疾病類型,并對合并疾病進行處理,如嚴格控制糖尿病患者飲食,給予胰島素或降糖類藥物調整血糖水平;給予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血壓水平控制在160/100mm Hg左右等。在合并疾病的處理過程中應以促使患者生命體征盡快趨于正常水平為目的,以免錯過最佳手術時間。(2)術中處理: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若患者合并肺部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則應對血氧飽和度、血壓、血糖及心電圖實施嚴密觀察與檢測,一旦發現異常,則應立即告知手術醫師進行處理。手術操作應熟練,盡可能的將手術時間縮短,降低手術對患者生理功能的干擾。在手術過程中應預防術中并發癥,選取正確的手術體位,合理應用抗生素。手術結束后,及時對傷口進行沖洗、止血處理,放置引流管等。(3)術后處理:術后要積極防治并發癥,對于患者合并疾病的處理方法參照術前對應方案進行處理。對血生化、血常規等指標及時進行復查,對腦血栓、感染、血管栓塞性疾病等并發癥實施有效指導治療。(4)加強護理:對患者行會陰部和肺部護理,預防泌尿系統感染及痤瘡,對治療缺乏信心的患者實施心理護理。針對術前合并癥多,病情較嚴重患者送至ICU病房監護。術后1d左右即可鼓勵患者進行下肢肌肉的鍛煉,讓肢體被動活動;術后2~4d引導患者間歇半坐臥位,主動或被動活動踝、膝關節。對于行人工關節置換的患者,1周左右即可嘗試借助雙拐或助步器活動,對于骨折行內固定的患者6~8周即可引導其下床活動。
1.4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1)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深靜脈血栓形成、心律失常、泌尿系統感染、肺部感染)。(2)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標準:采用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3]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定,包括患者軀體疼痛、活力、社會功能、心理健康、情感角色、生理角色、生理功能7方面,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5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發生深靜脈血栓、心律失常、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為7.35%,而對照組為26.87%,兩組患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等各個維度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髖部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老年人為髖部骨折的高發人群[4],且易發生心功能衰竭、心肌梗死、呼吸功能衰竭等并發癥,嚴重時甚至導致死亡[5-7]。因此,臨床上多主張早期手術治療,以促使髖部骨折老年患者盡早離床活動,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與死亡率,促使患者生活質量提高[8-9]。
本研究中發生率最高的并發癥為泌尿系感染,分析其原因為老年患者的膀胱逼尿肌松弛[10],加之麻醉后以及不習慣床上排尿等,導致部分患者出現前列腺肥大,術后發生尿潴留的機率大大增加,需要留置尿管。而導尿是導致泌尿系感染的最主要原因[11],因此應及早預防并處理泌尿系感染。其次為心律失常,分析其原因為老年患者多合并心血管疾病,加之手術的損傷[12],導致其心律失常的發生率大大增加。肺部感染的發生原因主要為老年患者免疫細胞功能較差[13],且術后需要臥床休息,導致肺部痰液不易咳出,加之術后切口疼痛,患者更不愿意進行咳嗽咳痰等,導致分泌物在肺部積聚,加大了肺部感染的發生率。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為老年患者的血漿黏稠度較高,凝血功能障礙,而術后臥床休息減少了活動量,導致血流減慢[14-15]。切口感染多是由于患者抵抗力差,操作不嚴格造成,褥瘡的發生與患者術后長期臥床,自身皮膚彈性差有關[16]。術后神經損傷的發生率較低,本研究中僅1例患者出現了神經損傷。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7.35%)顯著低于對照組(26.8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圍手術期護理可顯著降低髖部骨折老年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本研究術前確診、記錄患者合并基礎疾病類型,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患者血壓、血糖及心肺功能等,完善各項檢查,評估患者手術耐受力,可最大程度的降低手術風險,促進手術順利開展,提高手術療效[6]。術中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尤其是對于合并基礎疾病的患者實施重點監測,合理應用抗生素,并嚴格控制抗生素使用濃度,同時嚴格遵循無菌操作[7]。術后積極防治各類并發癥,實施對癥處理,如給予肺部感染患者抗酸藥物,將床頭抬高,鼓勵患者盡早進行床上功能鍛煉;給予患者低分子肝素或下肢靜脈泵,可預防與形成深靜脈血栓等。通過以上措施,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圍手術期護理可顯著提高髖部骨折老年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對患者實施圍手術期護理與治療,術前給予有效措施可減輕髖部骨折老年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手術耐受力[9]。術后積極防治各類并發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均有助于髖部骨折老年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10]。
[參考文獻]
[1] 沈飛珍.老年髖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9):21-22.
[2] 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治指南(2011年)[J].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11,4(1):2-17.
[3] 吳亮,楊鐵毅,郝瑋,等.老年髖部骨折預后預測:兩種評分的差異[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17(48):8437-8442.
[4] 胡勇斌,傅強,俞能寶,等.老年髖部骨折圍手術期中醫藥治療進展[J].中國藥師,2013,16(4):616-618.
[5] 陳鵬,劉文和,顏林淋,等.老年人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100例治療探討[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2,5(5):410-412.
[6] 賀小兵,劉登均.122例老年髖部骨折圍手術期的治療[J].創傷外科雜志,2013,15(2):169.
[7] Ali AA,Cristofolini L,Schileo E,et al.Specimen-specific modeling of hip fracture pattern and repair[J].Journal of Biomechanics,2014,47(2):536-543.
[8] 蘇鵬,云才,尤錫東,等.不同年齡分組老年髖部骨折在圍手術期治療的研究[J].實用骨科雜志,2016,22(5):447-450.
[9] 黃國福,蘇福錦.鎖定鋼板治療老年人股骨轉子間粉碎性骨折的療效分析[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2,5(12):1150-1152.
[10] 羅瑩,韓曉穩.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并發癥原因分析及護理[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3):179,182.
[11] 林宗漢,郭家慶,黃保華,等.中藥預防老年人髖部骨折圍手術期并發癥的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13):1376-1377,1380.
[12] 岳曉東,張國強,林峰,等.老年髖部骨折圍手術期并發癥的臨床分析[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5,17(6):443-445.
[13] 曹銓,張新根,范杰,等.老年髖部骨折圍手術期D-二聚體變化[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4,37(8):59-61.
[14] 張仲寧,陳清漢,馬希峰,等.老年人髖部骨折圍術期并發癥分析[J].臨床醫學,2012,32(11):3-4.
[15] 蕭佩多,陳潤芳,徐連芳,等.早期離床坐護理干預對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臥床并發癥的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9):802-804.
[16] 王紅,呂艷偉,鄧麗麗,等.糖尿病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并發癥的影響[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3,32(4):361-364.
(收稿日期:2017-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