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芹
摘 要: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論述如何用科學方法,解決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如何順應學生的學的途徑,并通過科學的學和練,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師的教順應學生的學;方法
雖然素質教育在我國已推行多年,對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但部分地區部分老師由于受落后傳統教育觀念和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從教師主觀意愿出發,不考慮學生需求,“滿堂灌、題海戰術”的現象依然存在,這不但制約了學生的能力發展,由于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長此以往導致學生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因此,了解學生個性化需求,了解時代對人才的要求,發展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教師的教順應學生的學是新時期對教育工作新的要求和挑戰。這就需要教師要更新育人觀念,樹立生本理念,加強學習,科學把握學生和時代發展的需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一、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模式,調動學生的潛能
由于數學學科自身抽象強的特點,加之初中數學中又包含代數、函數、幾何推理論證等難度較大的內容,給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可以通過從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出發,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激勵措施,從而達到提高數學課堂學習效率的目標。首先,在課堂內容的引入環節,增加動手實踐體驗性內容,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學習等腰三角形性質是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課前都準備一張等腰三角形紙板,上課時首先讓學生把等腰三角形沿著某條直線對折,使對折后的兩部分能夠完全重合,學生很容易產生疑問“能夠重合說明等腰三角形的邊角有哪些性質,這條對折的線又有哪些特點”。通過實踐環節,學生很容易進入學習狀態,學生進入狀態后自然而然會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無論是學生通過自學還是教師的適時點撥獲得的知識,都是學生主動獲取的。其次,因為數學來源生活,又運用于生活,生活處處皆數學,所以,教師無論是對新知識的引入,還是所學知識的運用都要聯系現實生活,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學習的真正價值,同時,也降低了數學學習的難度。如,鐵軌為什么利用二次函數求最大和最小值,利用幾何知識計算河寬或旗桿高度等。在內容講述前做到日常事物與知識內容的完美融合,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同時可以不斷拓展學生思維,增強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另外,根據學習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的,如“教師問題引領、小組合作展示”、“學生出單元測試題”等,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科能力
1.正確認識數學思想方法的必要性,是學好數學的前提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學好數學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思考。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途徑應該是使他們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新時期下,教師的責任不但是要將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更應該把數學思維、數學能力傳授給學生,令學生在將來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學有所用。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學科,一些落后的數學教師往往側重知識的灌輸,缺乏系統的邏輯的傳授,數學的學習重在理解而不在記,而一些教師動則讓學生背誦公式、背誦定理,不但效果欠佳,也逐漸消磨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
數學學科是自然科學研究的一門重要的工具學科,既然是工具,就重在用而不是記。在初中數學中,已經開始接觸函數和算法。這些對學生后期進一步的數學及其他相關學科的學習至關重要。
初中數學的思想方法主要包括:抽象、推理、模型、數形結合、轉化和分類等。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揭示、總結、提煉數學思想方法。
2.通過編選典型范例,突出數學思想方法的落實
如,選擇利用函數圖像解決方程和不等式的問題,就是典型的數形結合問題,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適時地進行數與形的轉換,把思維過程展示給學生,教給學生思考方法,從而使學生對用數形結合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思路能夠掌握。
三、反思促改進,建立學生多元評價機制以引領方向
教師在自己的教學中,要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經常反思是否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有針對性的制定改進策略。另外,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也要多元化,不能單純以成績論高低,要從興趣和主動性、學習方法和能力、學習效率等多角度來評價學生的學習。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行為也要經常反思提升,向身邊同學學習,向老師學習,及時改進學習方法,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
通過以上論述,初中數學教學應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雙主師生互動的過程。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教要順應學生的學的問題,就需要堅持從學生需求出發,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模式,調動學生的潛能,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科能力,并經常反思以促改進,建立學生多元評價機制引領方向,只有做到這些,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