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今
(江蘇省海門市開發(fā)區(qū)中學,江蘇 海門 226100)
摘 要:分層走班制教學,是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積累和學習能力,結合任課老師的建議,自主選擇A、B、C三個層次的教學班級。這種教學模式體現了因材施教,尊重教育的公平化和個性化。只要教師尊重每一個個體學生的發(fā)展,尊重每一位學生心靈的自由發(fā)展,就一定會在收獲學生健康成長的同時,迎來自身的幸福教育生活。
關鍵詞:分層走班教學;班主任;情感教育;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51.6;G631;G62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8-0005-01
一、前言
分層走班制教學,是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積累和學習能力,結合任課老師的建議,自主選擇A、B、C三個層次的教學班級。其中A班一般側重于學生知識的掌握,對學生能力要求一般;B班側重于方法指導,對學生能力要求較高;C班側重于能力培養(yǎng),對學生能力要求最高。這種教學模式體現了因材施教,尊重教育的公平化和個性化。但分層走班教學制也存在一些問題,由于學生全部進行分層走班,學生交際的圈子比在傳統(tǒng)班級擴大了一倍或多倍,容易在班級和班級之間引起許多摩擦或滋生不良行為。這使行政班主任對于班級的管理增加了難度,而無論班主任從事A班或B班或C班教學,都不可能從事全班學生的教學,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班主任在課堂中與行政班級中所有學生的情感交流。同時,分層走班制會使各個分層的學生產生不同心理,造成學生不同的心理落差。所以,班主任要特別注意與這一部分學生的情感溝通,以此彌補其不足。
二、分層走班教學模式下班主任開展情感教育的策略
對于A班的學生,往往有這樣一種心理:我是最差的,我在自己班級里也許會找不到好朋友,沒有存在感,同學們也會看不起我,父母對我很失望,覺得很丟臉。所以,他們往往在班級同學面前也抬不起頭。而家長們也會覺得孩子在A班很沒有面子,可能會放任孩子,這又加劇了他們的不良情緒和行為。一些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往往“不甘寂寞”,他們可能會在A班尋找志同道合者,而這些所謂的志同道合者往往學習習慣較差。同時,青春期的學生又有強烈的自尊心,為體現自身的存在感,會做一些引起同伴關注的事,或者與班主任、任課老師等對著干,令班主任頭疼不已。面對這樣的現狀,班主任應該特別關注這一群體。班主任要利用班會課和平時的課堂多表揚這些學生,試著多看到這些群體的優(yōu)點。或許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是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
第一,以課外綜合實踐活動和班會課為平臺,幫助A班學生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學校每個學期都會開展一系列的課外實踐活動,如野外生存一日體驗等。而這些A班學生雖然學習能力較弱,但生活能力并不一定差,動手搭鍋生火、燒菜等能力也許是他們的強項。有些A班學生也愿意幫助他人、關心班集體等,只要班主任用心觀察,發(fā)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他們就不會成為問題學生。這些活動,能讓學生們學會分享、學會體驗、學會交往。只要教師真誠對待學生,一定能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快樂。
第二,注重儀式教育。儀式教育能使學生形成自律的習慣,體驗愛國感,學會思考。A班的部分學生無所畏懼,認為“我青春我任性”。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要重視每周一的升旗儀式、每年5月的青春儀式等一系列儀式教育。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中,無論是臺上展示班級還是作為觀眾在臺下聆聽的學生,教師都應教育他們注意莊嚴感,無論之前在做什么,只要在升旗就應立即停止正在做的事情,肅靜,行注目禮。同時,同樣為觀眾的教師群體,也不應該交頭接耳,要以身作則,這對學生來說也是最好的無聲的教育。長此以往,這些叛逆期的學生就會明白人生總有一些時刻和一些事情是神圣而莊嚴的。通常,每年的“五四”青年節(jié)期間,許多學校往往會舉辦青春儀式,如“致二十年后的自己”活動等。班主任應重視這些活動,認真做好準備動員工作,幫助學生思考未來,使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并鼓勵他們?yōu)榇硕Α?/p>
第三,讓C班的學生找到適合他們的教學模式,讓他們擁有更多的競爭對手,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但同時又會出現另一個問題,一些學生認為自己是好班的,所以容易目中無人,滋生出驕傲自滿的情緒。對于C班的學生,班主任一方面要肯定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另一方面可以適當幫助他們自我加壓。同時,班主任要讓這些驕傲自滿的學生認清自身的不足,多看到其他同學身上的優(yōu)點,并發(fā)起個人挑戰(zhàn),以PK的形式進行比賽,將他們身上的自滿轉化為競爭精神。這部分學生往往學習能力、好勝心較強,教師可以適當引導他們結成“學習聯盟”,進行捆綁式競爭;對一些偏科的學生,教師可以開展比賽,看誰的進步最快。當然,在C班中還有一些介于B和C之間搖擺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在C班常常處于弱勢。所以,教師應根據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潛力,尊重其選擇,加以關注,讓其在合適的土壤中生長。
三、結束語
當然,師生間的情感并非幾個活動或幾節(jié)課就可以改變的,教師要真正用情與愛、真誠與信任,潤物細無聲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也許分層走班制教學對于班主任來說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只要班主任本著愛與責任,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采取一定的措施,就會在收獲學生健康成長的同時,迎來自身的幸福教育生活。
參考文獻:
[1]劉文霞,葉琳.分層教學中的目標管理問題[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1).
[2]孫闖,郝美君.關于實施“分層走班制”教學要義的探究[J].遼寧教育研究,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