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斯云
【摘要】雖然大部分論文研究高中文言文預習問題,但是沒有將單篇、單元、整冊預習內容分別開。教師在教學中普遍采用的預習方式針對內容不夠明確,缺乏全面、有效的評價。筆者設計試卷型預習作業,讓學生分層次,有目標,有檢測地在解決字詞的基礎上梳理文章邏輯層次,了解故事情節,對文本內容做整體性的把握,以此為基礎初步探求作者的思想感情傾向。
【關鍵詞】高中文言文 教學 預習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039-01
一、研究背景
教師要把新課標中所提出的文言文教學方向扎扎實實貫徹于課堂教學中,就必須做好預習工作。不同類型的預習作業在形式、內容和檢測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文針對高中語文單篇型文言文設計試卷型預習作業,讓學生分層次,有目標,有檢測地在解決字詞的基礎上梳理文章邏輯層次,了解故事情節,對文本內容做整體性的把握,以此為基礎初步探求作者的思想感情傾向。
二、單篇文言文實效預習作業形式的設計
試卷形式的預習作業由三部分組成:一是背景材料,包括作者、作品介紹以及創作背景等內容;二是基礎知識,主要涉及文中重難點字詞和句式;三是內容拓展。
1.調查內容及結果
就試卷形式的預習作業的實效性,筆者設計了“高中學生文言文試卷形式預習作業調查問卷”,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天山區部分高中高一年級的學生進行了分層抽樣調查。(實驗班學生基礎最好,重點班學生基礎相對最弱)
2.效能分析
這種形式的預習作業的優點:①基礎知識重點突出,資料豐富,可以集結成冊,為學生自學創造條件,也可作為復習的資料。②減輕了課堂的負擔,老師不必花大量時間介紹背景材料,強調重點字詞,提高了課堂效率。③學生養成使用字典等工具書的好習慣,提高自學能力。
當然,試卷形式的預習方式的不足:①普及性有限,從數據可以看出,不論是在預習效果、完成時間,還是完成情況方面,實驗班和平行班的同學對這種預習作業的反饋情況優于重點班,而實驗班的效果又強于平行班。所以,這種預習形式并不是適合所有程度的學生?;A差的學生更傾向實踐性強的預習方式。②內容有限,由于是試卷形式的作業,內容不能過多,只能落實教學預設的重點,不能滿足每個同學的學習需求。比如有的同學希望教師在資料中介紹一些閱讀的技巧和方法,但是紙張面積和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都是有限的。
在設計試卷形式的預習作業的時候要注意:①結構要合理。三大部分要分配均衡。如果資料太多,學生會對基礎知識和課文關注過少,學生內化的有效信息也會減少;如果基礎知識涉及過多,那預習作業就成了練習冊,容易引起學生的抵觸情緒。②問題的設置要有層次性,隨著預習習慣的強化,知識體系的建立,提出的問題要不斷傾向于探究性,讓學生能通過預習內化文言文預習的方法,不斷提高自學能力。③作業量要適度,要求不宜過多,要緊扣教學重點,保障學生完成預習作業的時間,不能將課堂減負變成課下重負,最后損害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④加強檢查機制,既然布置預習任務,就必須認真輔導檢查,否則只是徒增老師的工作量,并沒有起到輔助優化課堂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闞景忠.重視傳統語文材料,加強人文素質培養——淺析語文新課標重視傳統語文材料的原因[J].理論經緯,2007(06)
[2]許建國.如何正確認識新編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G].教學實踐與研究(中學文科教學版).2001(08)
[3]于景寧.文言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嘗試[J].遼寧師院學報.2003(03)
[4]周江峰.文言文教學的四個環節[J].方法與探尋.2006(12)
[5]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修訂標準(實驗)[S].當代經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
[6]王文彥.《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第二版.2006年6月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2
[7]繆匯穎.初中語文教學預習活動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