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凱

摘要:電網企業自身的經營特點決定其固定資產的管理也有別于其他行業。電網企業的固定資產具有資產規模大、地域分布廣、變化頻繁等特點,因此固定資產的管理和清查工作往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結果還一直不盡如人意。提高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的管理質量,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使固定資產的效率達到最大化,是保證電網企業平穩運營的重要保障。本文從分析電網企業業務流程入手,探析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最終達到賬卡物一致性的管理方法。
關鍵詞:電網企業 固定資產 賬卡物 一致性
電網企業屬于資產密集型企業,經營具有地域分布廣、業務部門繁多、專業性非常強等特點。而固定資產是電網企業資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固定資產的高效平穩運行是企業效益的主要來源。因此,做好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在電網企業尤為重要,而做到賬卡物的一致性管理是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所謂賬卡物一致性管理是指使用固定資產的業務部門編制的固定資產臺賬,負責管理固定資產的財務部門的固定資產卡片和固定資產實物三者的一致性管理。其中一致性主要是對固定資產信息的要求,即“規范、準確、完整、及時、重要”。
一、影響電網企業實現賬卡物一致性的制約因素
(一)資產全生命周期對實現賬卡物一致性帶來的負面影響
縱觀資產全生命周期的整個流程,其各個環節存在著極大的關聯性,其中任意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必然會對其他環節產生影響,從而造成對資產的統計分析和決策出現錯誤結論。基于此,企業需要對影響固定資產賬卡物一致性管理的各個因素充分加以考慮,既要充分考慮資產的形成方式,更要對全生命周期內所有活動方面分析導致賬卡物不一致現象產生的原因,因地制宜、對癥下藥。
(1)對于通過直接購置的方式獲得的固定資產,往往沒有按照企業內部的規定獲取完整的資產設備相關信息,特別是對于線路資產或者外購的變電站,極易出現未對現場進行細致清理、不及時粘貼標識等問題,對資產卡片的管理與設備臺賬設置標準不一致,而電網企業內部的資產系統與財務系統數據不能實現共享,賬卡物不一致現象較易出現。以上情況經常出現在接受投資的資產、抵債的資產,以及內部資產的無償劃撥與轉移。
(2)對于通過基建方式增加的固定資產,是電網企業新增固定資產的一種主要手段,但在項目投產之后,對于已完結部分的驗收、未完結部分的暫估移交階段,資產卡片的建立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建設部門往往不能提供翔實準確的設備清單,導致建立設備臺賬和資產卡片的過程中產生不一致。如果不能督促和監督建設部門提供完整、準確、翔實的設備清單,將直接導致電網企業設備和財務兩部門不能及時設立設備臺賬和資產卡片,對資產全生命周期的賬卡物管理帶來不利影響。
(3)對于通過技改手段增加的企業固定資產,電網企業內部的生產、財務兩部門如果不能做到信息的及時傳遞,資產經過技改所形成的新的固定資產,其價值和其他新的資產特性將不會被財務部門獲知,會造成資產卡片與設備臺賬更新不一致,同時影響技改固定資產的停止計提折舊并轉入其他工程的及時性。
通過對以上兩個方面的總結、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首先,在資產的形成階段,影響對賬卡物進行一致性管理的主要環節包括通過購置新增、通過基建新增、通過技改新增,以及企業內部出現的劃撥、調配等活動;其次,在資產的運維階段,影響賬卡物一致性管理的主要環節則包括后期資產卡片的拆分,以及進行各種決算后對資產卡片的及時更新;最后,對于固定資產的拆除或報廢,未及時更新設備臺賬或資產卡片是影響賬卡物一致性管理的重要環節。
(二)導致賬卡物不一致情況出現的原因分析
(1)對企業內部資產管理缺乏統一的規定,內部管理責任混亂,未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和考核指標,導致各部門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同,各部門的數據質量參差不齊、填寫方法隨意性大,有些企業內部甚至存在固定資產的使用權與所有權不一致的情況,管理隨意性大。
(2)缺乏有效的資產管理與價值管理溝通機制。運營部門與財務部門在各自的系統上維護設備臺賬及資產卡片,但他們所涉及到的生產系統與財務系統之間卻存在信息壁壘,單方面的信息變動不能觸發另一系統的相應信息隨之更新。
(3)資產交接流程不規范,通過基建項目和技改項目所形成資產的流轉程序設置不合理,無法進行完整的電子信息移交,對現場的驗收與對設備臺賬的驗收不能同步進行,導致現場移交的資產信息不夠精準、有效。
(4)沒有設立專門的賬卡物一致性管理部門。現階段,財務部門與生產運行部門各司其職,分別通過資產目錄及設備分類等方式對資產進行管理,但因管理角度和需要不一致,無法建立統一的設備、資產條錄,而各部門所涉及到的專業管理語言不一致,使其溝通不暢,無法實現信息共享。
二、固定資產賬卡物一致性管理的系統設計
構建科學、高效的賬卡物一致性管理系統,設備臺賬的技術參數規范《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設備全生命周期文檔與臺賬管理辦法》為參數設置準則,以建立設備資產統一目錄為手段,結合計算機信息化成果,將文字化的管理制度轉換為信息化管理系統的信息計算、處理準則,盡量摒除人為因素影響,解決賬卡物一致性管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一)系統架構設計
管理系統由財務管理、生產管理、項目管理、安全生產管理及基建管理等多個子系統所構成,以固定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的業務流程為主線進行關聯,各個子系統的功能與各業務階段相對應,并通過自動聯動更新或產生提醒的方式,讓各子系統實現數據的錄入、變更、注銷等信息實時共享,從而實現對固定、設備資產全生命周期的全程封閉管理。系統架構如圖所示。
該系統在日常使用的過程中,各模塊各司其職,財務管理子系統主要針對固定資產的形成、折舊殘值報廢以及對新項目的預算進行管理,涉及各類資產的采購、安裝、使用等不同階段的價值核算管理,而預算模塊則需要對各階段的必要費用進行規劃,以達到控制費用的目標;生產管理子系統的主要職責是對設備資產的使用、維護的過程進行監督,并將獲得的資產信息與其他子系統共享,實現價值與實物管理的統一,避免因信息不暢導致的賬卡物不一致問題;項目管理子系統的主要管理對象為固定資產,管理過程涵蓋項目計劃、物資配備、進展、驗收、評估等整個過程,并通過與財務、生產子系統的數據融合,對項目管理的流程進行規范;物資管理子系統的管理內容包括針對各類物資的采買、存儲、物流以及結算等,物資管理部門利用該系統如實記錄物資的數量及規格,為相關的財務、生產、項目等子系統產生的信息需求。
該系統能夠打破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提升了電力企業的管理效率和內部資產轉移效率,為電網企業實現賬卡物的一致性管理提供了一個便捷、高效的平臺。
(二)系統搭建的基礎
該資產管理系統以信息化技術為手段,管理范圍涵蓋資產全生命過程,將原本各自分離管理的業務流程融合為一體,讓資產業務流程能夠實現完美銜接,成為一個真正的閉合流程。要實現這個目標,在系統建立之初,電網企業各部門必須實現以下基礎。
(1)該系統必須包含資產全生命周期的所有環節,從源頭的計劃和采購為起點,覆蓋形成、使用與報廢全過程,以達到實現電網企業資產資源的統一管理。
(2)對生產、財務兩部門的資產分類方法進行融合,繪制統一的、適用于兩部門的設備資產目錄,實現兩部門對資產及設備的共同管理,以此來確保資產臺賬與財務卡片的一致性。
(3)制定符合設備資產管理的編碼規則,通過編制具有關聯的設備編碼、位置編碼以及財務卡片編碼,來確保資產全生命周期的賬卡物一致。
(三)模塊功能設置
對新購入設備賦予唯一的身份識別碼,在設備的購入直至報廢退役,該碼都作為該設備的唯一有效身份代碼。在實際操作中,通過工程建設階段對該碼的電子化移交功能,可以實現資產由建設期到運維期的階段變換,保證了“賬”與“卡”的一致性。而在移交的過程中,通過對資產的實地驗收,可以對實體設備的出廠編號、身份識別碼,以及系統中保存的編碼進行比對,以此保證“賬”與“物”的一致性。
在生產運營期,通過將系統內部的設備編碼與設備實物的貼標進行比對,確保其準確性;同時,在日常生產活動中對設備實施的任何變動,都要及時、準確地在資產子系統中進行反饋,利用以上方法實現“賬”與“物”的一致。
在設備的報廢退役期,利用資產業務與財務業務之間的對應關系,在兩部門的子系統之間實現“賬”與“卡”的聯動變化,實時、準確地對設備退役報廢工作進行反映,以此作為對該設備賬卡物一致性管理的終點。
設備資產管理以設備的全生命周期作為一條閉合的管理主線,貫穿資產的計劃、采購、安裝、運維,直至后期的報廢退役全過程,在整個過程中要準確、及時地反映出各項成本費用和設備的狀態信息,并實現各項數據在系統中的合理展現,幫助電網企業實現成本、風險與績效的最佳管理效果。
(四)系統應用收益
資產管理系統充分發揮了科技信息化的技術優勢,通過對各部門相關參數制定統一標準,打破了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屏障,實現了對資產的全生命周期賬卡物一致性管理。
(1)系統以資產全生命周期的五個不同階段作為要素,對財務、設備、基建以及物資等相關部門數據進行充分的融合,在涉及各部門獨立業務時,盡量保證該部門業務的單純性,明確其工作職責;而對其他相關聯信息進行了一定的調整,明確了各部門所需提供的不同設備信息和日常業務處理情況,保證了信息的協調聯動和更新失效,為賬卡物一致的管理提供了保障。
(2)系統將財務、營銷、生產等各個子系統進行了充分的融合,對各系統參數的邏輯關系進行了詳細而科學的設定,涵蓋了各個子系統的功能及關系,通過平臺界面的具體操作來實行日常的信息聯動,在技術上對賬卡物一致性管理進行了支持。
三、結束語
通過建立以資產全生命周期為主線的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電網企業對資產管理方式的變革,讓資產管理能夠貫穿資產過程的所有階段,實現了動態化的管理和控制方式,徹底彌補了管理不足的漏洞;利用資產管理系統這個高度集成化的信息平臺,各部門只需要在相關模塊進行操作,產生的數據會自動進行關聯性交互,滿足了賬卡物一致性管理的要求,并為內部資產的規范化管理提供了新的契機,避免了分塊管理的信息不暢弊端,達到電網企業對資產的高效管理。
參考文獻:
[1]樊嬌,劉金朋,劉冰旖等.電網企業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研究綜述[J].陜西電力,2014,(4):29-32.
[2]國家電網公司.卓越績效體系應用手冊[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6-6.
[3]孫軍芳,茍曉侃.電網企業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評估決策系統設計[J].電力信息化,2013,(6):66-69.
(作者單位:國網黑龍江電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