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若孟
摘要:醫院固定資產是醫院開展醫療、科研、教學、保健等工作的基礎,是強有力的物質基礎保障。在新醫改背景下,不降低醫院醫療水平的前提下,提升資產的利用率,提高運行效益,降低醫院運營成本,是醫院管理的重要內容。本文分析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提升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的策略。
關鍵詞:固定資產 醫院 精細化管理
醫院固定資產是醫院開展醫療、科研、教學、保健等工作的基礎,是強有力的物質基礎保障。醫院固定資產通常占醫院總資產比重的60%以上,是醫院建設發展規模的重要標志,是醫院管理的重要內容。在新醫改背景下,取消藥品加成后醫院的損失通過提高藥事服務費、政府投入、降低醫院運行成本等方式進行補償。因此,在不降低醫院醫療水平的前提下,提升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利用率,提高運行效益,降低醫院運行成本,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是公立醫院管理的重要內容。
一、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意識薄弱
公立醫院的領導對固定資產的管理理念有待進一步提升,絕大多數公立醫院領導對固定資產重視購置輕視調配、重視大修輕視日常保養、重視大品牌高尖端輕視適用性、重視投入輕視經濟運行效率效益。
(二)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對規章制度認知欠缺,執行力不夠
大部分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占比不及50%,從業人員學歷、素養、創新能力、學習能力欠佳,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領悟程度、執行力不夠,人力資源部沒有定期的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知識儲備不足或陳舊,不能很好地適用信息環境下精細化固定資產管理的需求。
(三)固定資產未定期進行清查、盤點,造成賬實不符
絕大多數的公立醫院固定資產存在賬實不符、賬賬不符。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未定期進行固定資產的清查、盤點造成賬實不符;以Q醫院(Q醫院為區域性大型三級甲等醫院,有四個分院區)為例,學科調整、病區調整導致固定資產的搬遷轉移而未進行及時的備案登記導致賬實不符;科主任護士長換屆更換時未進行固定資產交接手續等導致固定資產盤點賬實不符;另外,固定資產數量種類繁多,而專職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相對較少,做到兼顧四個院區二百多個科室的固定資產定期清查、盤點有一定的難度。
(四)固定資產的購置,未進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
固定資產投入的可行性分析,資產的購置金額、使用年限、年折舊額、年經濟運行數據、科研用固定資產的科研論文課題及專利技術的數量及質量未進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就購置固定資產,固定資產購入后可能存在浪費、閑置。有不少醫用專用設備價值高、操作難度大,需要配備專業技術操作人員,盲目購入固定資產而技術人員不到位導致了資產的高端功能浪費。有些專用設備購入后,因申請不到物價部門的收費代碼而無法開展項目,造成固定資產的閑置。集團化辦院的大型三甲醫院,分院區辦院、科室設置多,存在某個科室缺少專用設備而其他科室利用不上固定資產閑置的狀態,盲目的購入固定資產會導致醫院資金流的浪費及固定資產的閑置。
(五)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混亂
公立醫院固定資產可分為房屋及建筑物、專業設備、一般設備、其他固定資產等。其中圖書參照固定資產管理辦法進行管理,但不計提折舊。醫院的設備分屬醫學設備處管理、新建的房屋建筑物分屬基建部門管理、消防及相關設備分屬安保部管理、交通工具等分屬醫院辦公室管理、水電暖設備等分屬后勤保障部管理,財務部門負責資產的賬務處理。同為醫院固定資產,分屬不同的職能部門管理,存在著管理標準不統一、不全面,對資產的業務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也不協調、不全面、不一致。
二、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的建議
(一)提升醫院管理者固定資產管理的意識形態
院級領導重視固定資產的購置、投入產出、報廢銷毀等,重視固定資產經濟運行的效益效率、重視專用于科研設備的科研論文、課題、專利的質量、級別、數量等。認識到固定資產有效的精細化管理能從源頭減少醫院的固定資產閑置浪費,從而降低醫院運行成本,提升醫院資金利用效率,提高醫院綜合競爭力。
(二)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醫院成立固定資產管理委員會,固定資產管理委員會一般有院長、總會計師、財務部及國資等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固定資產的購置、處置等重大決策。固定資產的管理部門主要有醫學設備部、后勤保障部、安保部、醫院管理辦公室、基建部門等,負責不同種類的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牽頭組織論證等工作。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委員會應制定全院統一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明確固定資產的購置、轉移、報廢等審批程序,使得各個對口的資產管理部門在日常的管理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全院的固定資產管理處于統一的制度保障之下,資產的清查、盤點、報廢等工作都有統一全面一致的流程,有標準化的辦法,統一管理。
(三)固定資產的購置、報廢要有有效的可行性研究
醫院的固定資產尤其是專用設備通常價值很高,專用的CT都在千萬以上,手術用機器人設備價值可能上億元,購置昂貴的機器需要提前培養專業高端的技術人才,如果人員素養能力不能適用高端機器,購置的新機器新功能不能開發利用,造成機器的閑置資金流的浪費。因此,公立醫院購入新的醫用設備固定資產需要有可行性研究報告,充分論證開展醫療活動資產購入后的經濟運行效率、效益;開展醫用科研教學固定資產的科研論文、課題、專利技術等產出率和質量等。另外,要提前配備專業的高層次技術操作人員,以防高端設備的高端功能閑置。醫院的資產管理部門要針對擬定新購入的固定資產進行院內排查,盡量做到院內不同科室之間的調劑,將現存的閑置固定資產轉移到有需求的科室,做到物盡其用。公立醫院的物價管理工作要嚴格執行國家、省市物價部門的文件,新購入的設備開展醫療活動收費需要新的醫用代碼,需要在可行性分析調研階段提前安排業務代碼申請,以確認能否開展此項目,避免高價購入固定資產后,因申請不到物價代碼無法收費而造成資產的閑置浪費。
(四)提升工作人員素養,提高管理水平
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需要有高素養、學識、學習創新能力的工作人員完成。首先,公立醫院要加大投入引入專業人才補充到固定資產管理的隊伍中;其次,固定資產管理員有著明確的崗位職責目標,按照崗位職責完成日常工作;最后,要進行日常的學習與培訓,使得固定資產管理員養成培訓學習常態化的傳統,從而更好地適用固定資產管理的方式轉變及為固定資產的管理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提升醫院信息化水平,促進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
借助計算機信息化工具,為固定資產建立唯一掃描編碼,財務部門、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根據唯一掃描編號入賬登記、分類。固定資產部門的轉移不影響編碼的唯一性,保證了資產的唯一可識別性。將固定資產的唯一識別碼能在醫院各個子系統中進行識別。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與醫院的HIS系統、財務系統子系統、績效管理子系統、設備保修子系統等對接,能共享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數據,從而能更好地分析單臺固定資產的投入、收入、人次、科研論文課題的數量、科研論文課題專利的級別、維修頻率、維保費用等,便于對固定資產進行動態的管理。
(六)重視固定資產管理的考核
精細化管理固定資產體現在全流程管理。從固定資產的購置進行可行性分析調研,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進行收入、人次、科研論文課題的數量、科研論文課題專利的級別、維修頻率、維保費用等分析,固定資產的報廢要進行殘值上繳及系統報廢等工作。績效管理部門要針對固定資產管理的整個流程設計考核的標準與指標,從而能動態的監控、考核整個流程的固定資產管理執行情況,進而查找分析固定資產管理的薄弱之處,有針對性地改進固定資產管理的方式方法。
三、小結
在新醫改背景下,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應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從粗放式轉向精細化管理。從固定資產的購置、運營、維修保養、轉移、報廢的全流程進行跟蹤、分析、考核,利用信息化手段各科室各職工部門之間數據共享,動態的管理固定資產。固定資產占醫院總資產比重大、價值高且數量種類繁多,只有有效地對公立醫院固定資產進行精細化管理,才能降低公立醫院運營成本,提升運營效益效率,提升公立醫院綜合競爭力,從而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因此,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是提升醫院競爭力和社會服務效力的強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韓斌斌.公立醫院固定資產實施精細化管理的思考[J].中國醫院,2015,(9):58-60.
[2]劉國祥等.我國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醫院管理,2010,(3):31-33.
[3]孫吟.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12):17-18.
(作者單位:青島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