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辰
【摘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小學語文教學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之一,閱讀教學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教學中就要做好個性化閱讀教學工作,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 個性化 閱讀教學 研究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1-0081-02
一、前言
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先掌握好現階段學生的知識經驗以及學習差異,在此基礎上來進行閱讀教學,實現個性化教學的目標。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意義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閱讀教學是最為基礎的環節之一,同時也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因此,在這一階段中教師就要做好學生的教學引導工作。通過開展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也可以培養好學生的人文素養。小學生正處于品德修養逐漸形成的階段,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閱讀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好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同時也可以為學生的下一階段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可以說個性化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環節之一,可以幫助學生形成主動思考與探究的方法。
二、在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引導不足,過度注重學生的個性
教師在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就要認識到個性化閱讀教學其實就是自主學習的過程,但是并不是絕對自由的過程。其主要表現為學生在閱讀中進行的自主思維與情感體驗。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學生在學習《貓》的過程中,其重點是要了解好文章中的內容,明確哺乳動物的特征等。但是教師在引導學生對貓性格進行探討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課堂活動過度活躍以及教學失控等現象,這樣也就降低了教學的效果[2]。
2.教師沒有及時作出評價
對于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來說,教師存在著誤解的現象,這樣也就使得課堂中教師并沒有做好主導者與評價者,而是讓學生隨心隨遇的進行閱讀與理解。且教師沒有及時的引導學生,學生在提出看法時,教師也不能作出有效的評價,這樣也就使得一些學生出現了盲目理解等現象。如學生在學習《狐假虎威》的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這樣也就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出錯誤的理解,最終也就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小學語文實現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措施
1.保證對話的平等性
對于閱讀教學來說,就是教師、學生以及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且這種對話可以將溝通轉變為現實,從而改變好不平等的師生關系。在對話的影響下,也可以將學生與教材聯系在一起,這樣也就保證了閱讀課堂中國的民主性與和諧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做好引導工作,不僅要做好教學的引導工作,同時還要積極參與到學生中去。通過與學生一起閱讀來實現高效的教學。如學生在學習《十里長街送總理》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先醞釀好情緒,為學生設計出相應的教學情境,通過與學生一起進行閱讀與理解等來提高對文章的理解。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不僅可以轉變學生對閱讀學習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好這一知識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
2.掌握好尺度
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好引導工作,承擔起教學任務。如學生在學習《趙州橋》的過程中,教師就要把握好教學的尺度,同時還要讓學生感受到趙州橋的雄偉。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文章中的內容來繪制出趙州橋。通過實踐可以看出,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體會,同時也可以感受到趙州橋的美觀。其次,教師就要抓準文章中的中心,借助有效的句式等來將學生帶入到情境中去,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好文章中最后一句話的含義。最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上網等方法來查閱相關的資料,借助報告等形式來進行匯報。通過轉變傳統課堂教學方法,可以活躍好課堂教學氛圍,同時也可以實現豐富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3.科學有效的實現個性化閱讀
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同一篇課文,每個人閱讀的角度不同,獲得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小學語文老師經常忽視了這一點,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只注重知識的灌輸,結合教參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全部灌輸給學生。這種閱讀教學方式不僅無法取得實效性,還會抑制學生的個性發展,這對小學生智力開發和潛能開發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方式,從教學內容上出發,結合好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滿足學生年齡特點的基礎上來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比如,學生在學習完《賣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了解一些貧困地區中小朋友的現狀,以此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生活態度,實現個性化的閱讀教學。
個性化的閱讀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老師要善于抓住這一點進行深入發掘。筆者在教學《狐貍和烏鴉》這篇課文的時候,曾經采取了小組辯論的方式,讓學生就“烏鴉嘴里的肉被狐貍騙走應該怪狐貍還是怪烏鴉自己”展開辯論,一部分學生認為應該怪狐貍,因為狐貍是騙子,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應該怪烏鴉自己,如果烏鴉不聽狐貍的奉承話就不會失去了口中的肉,兩組學生就這個問題展開激烈的辯論,每組學生在發表自己觀點的同時也吸收了對方的觀點,思維得到了有效的激發。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讓學生暢所欲言,這對學生智力的發育和思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隨著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的教學內容,教師就要做好教學研究工作,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轉變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好學生的主體性與創造性。
參考文獻:
[1]李文潔. 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研究[J]. 快樂閱讀旬刊, 2013(08):18-19.
[2]歐津. 試論如何實現有效的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 教育教學論壇, 2014(12):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