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院霞
【摘要】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數學在日常生活中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數學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枯燥無味的,不受學生所熱愛。但這都可能是教師的不正確教學所引起的,一個正確數學思想教學的方法,能夠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程,為學生打造良好的數學基礎。本文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思想方法進行分析,分別從數學思想的概念、數學圖文結合的思想方法、數學中的歸納三個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希望能為提高學生的數學思想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 思想方法 滲透與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133-01
一、數學思想的概念
何為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思想方法就是指讓學生通過理解,從而去系統的、科學的對數學進行學習。良好的數學基礎對于學生今后對于數學的學習非常重要。通過這樣的一個教學思想,能夠讓學生的成績得以快速且穩定的提升。通過思想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思想方面的講解,讓學生思想的歸類進行數學的學習。
二、數學圖文結合的思想方法
在數學中,出了基本的數字、字符之外,最常見的就是數學的圖形了。圖文結合的方法在數學中可以經常運用。一個有趣的圖形能夠給學生帶來很強的代入感,讓學生更加深入的去學習。同時,圖形的運用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深刻的去理解題目。圖文的形式在數學教育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必須深入落實到老師對于學生圖文思想的應用。也可以不僅僅來靠課本上的幾個圖片,現實生活中的實物也依然是很好的選擇。
例如:當教學中學習到長方體的課程時,老師就要告訴什么是長方體??梢阅靡恍┥钪须S處可見的長方體。比如:黑板擦的上半部分就是一個長方體,粉筆盒就是一個正方體,或者裝藥的盒子大多數也是長方體等。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可以讓他們回家了拿一個家里他們覺得是長方體的東西,這樣在學生尋找的過程中,也是對上課知識的一個很好的鞏固。老師可以在長方體上標上數字一到六,從而更直觀的讓學生看見,來深入的學習長方體的構造。也可以通過剪紙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剪出一個屬于自己的長方體,當然在剪紙的過程中要注意到學生的安全。
圖形和文字結合的方式是思想方法的一部分,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讓學生直觀的認識到圖形和文字結合的好處,往往對于數學的學習和運用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讓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可以不單單以一種方式去思考問題,可以變換多種方位進行思考,從而解決問題。小學的數學教育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強在小學對于數學的教育,讓學生關注數學,愛上數學。
三、數學中的歸納
在日常做數學題中,要對所做過的數學題進行整理歸納。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有自己的筆記,讓他們對一些較難的題進行整理分析,讓學生總結這類題型的特點,在以后遇到這類題的時候可以很輕松的對這類習題進行分析、計算。熟悉這類題的解題思路,以便更好的進行數學的學習。
例如:在運算一組數據的時候,題目所給的1、2、4、8、16等這一組數據,通過觀察求這一組數據中第10個數是多少。首先看見題目不能先做題,而是要細心的觀察,第二個數字是第一個數字的二倍,第三個數字是第二個數字的二倍,第四個數字是第三個數字的二倍等通過這樣一個規律的計算能夠很方便的求出這組數據第10個數字是多少。歸納總結數學題目中的內容,以方便更好的解題。
在對于一些數學上運算的時候,要讓學生靈活的運用。很多人在超市結賬的時候都不知道錢怎么計算。例如:需要支付18元,這時手里有一張50元、一張10元、一張20元、三張1元。很多人都無法快速準確的計算好這個錢該怎么給。老師要教給學生這個簡單便捷的方法。當需要給18元時,給一張20元、三張1元,收銀員就會找一個5元,這是最方便的計算,倘若給一張50元或者一張20元就會找很多的零錢。通過對于8的拆分,將其拆成一個5一個3從而進行計算,既方便又簡單。
小學是學生開始系統學習的第一步,培養學生的思考方式尤為重要。類比歸納的方法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探索能力,能夠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解題方式的意義所在。讓他們深刻的認識到解決數學問題不能只用一成不變的解題方法,而是要采用歸納總結的方法,即節省了做題時間又提高了學習效率,可謂一舉兩得。
四、結束語
數學這門課需要老師用科學的思想方法來進行講解。教師要融入小學課堂的特點,通過簡化解題思路、歸納解題技巧等,讓學生能夠快速、準確地對數學進行計算,讓他們愛上數學。學生舉一反三,去真正地掌握數學的核心思想,這對他們以后在數學方面的學習會簡單很多。教師要通過正確地方法去引導學生的數學思想,良好的興趣會讓學生在數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0):56-62
[2]王林全,林國泰.中學數學思想方法概論[M].暨南大學出版社.2015,(1):58-59
[3]錢佩玲.數學思想方法與中學數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5):23-24
[4]鄭毓信.數學思想、數學思想方法與數學方法論[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15,(16):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