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宏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對于戰略成本管理的關注越來越多,為了獲得更好的收益和回報,各行各業也都在不斷地改進成本管理模式和方法,其中也包括我國的航空發動機制造企業。從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戰略成本管理還沒有充分地在這類企業中得到具體的應用,主要是由于其發展尚未成熟。本文通過對戰略成本管理的內涵、戰略成本管理與傳統成本管理的對比以及具體實施戰略成本管理應注意的問題進行細致的梳理和分析,協助我國航空發動機制造企業更好地管控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同時也供學界討論。
關鍵詞:戰略成本管理 航空發動機 制造企業 應用
一、關于戰略成本管理的概述
(一)戰略成本管理的內涵
對于企業來講,制定長遠的戰略目標,是企業實現整體發展目標的重要工作。而企業長遠戰略目標的制定,需要進行很多工作,并將其作為決策的依據,收集有價值的信息就是主要工作之一。如果此項工作無法有效完成,則會造成企業無法了解自身與市場競爭企業的優劣,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目標,這樣就更不必說長遠戰略目標了。那么,戰略成本管理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實際上是指企業運用成本管理技術,提高企業戰略地位,同時降低企業成本的管理過程。具體而言,戰略成本管理其實就是一個通過對投資立項、研發與設計、生產環節和銷售環節等整個鏈條進行全方位監控管理的過程,其重點是從戰略的視角對影響成本的因素進行系統的分析,從而進一步發現能夠有效降低成本的途徑,最終目標是以此來營造企業的持久競爭優勢。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企業的實際需求是企業能否實現最終戰略目標的決定性因素。21世紀是信息時代,戰略成本管理工作無法脫離成本管理信息,而信息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制造企業戰略成本管理也會隨之不斷變化。
(二)戰略成本管理的作用
從企業的角度出發,戰略成本管理的作用很大。
首先,戰略成本管理工作涉及的內容比較全面,可以說對企業實際運營中的方方面面均有所涉及,而且企業內部組織管理無法限制,能夠從全局的角度掌控整個公司的運行。
其次,戰略成本管理工作可以動態地掌控企業的實際運行。在進行戰略目標制定的過程中,內外部環境因素都會被考慮,但是這部分因素并不可控,所以為了更好地保證戰略目標制定的準確性,應當實時且充分地掌握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戰略成本管理工作可以很好地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從這個角度看,作用很大。
二、戰略成本管理與傳統成本管理的比較分析
(一)傳統成本管理存在局限性
首先,對于傳統成本管理來講,其主要關注的內容是如何降低企業內部成本,而并沒有考慮保證企業運轉的供應商和顧客。傳統成本管理主要通過壓低材料采購價格降低成本,這樣只會造成與供應商之間關系的僵化,很容易失去供應商,同時也會失去向前整合的機會,進而失去獲得進一步降低成本的機會。另外,傳統成本管理一般將產品銷售至消費者作為成本管理的最后環節,無法獲取精準的產品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分銷和售后成本。
其次,傳統成本管理僅僅是單純的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并沒有過多地考慮企業降低成本的根本目的。制造企業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絕大多數環節都會產生成本支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環節成本都可以降低。比如,通過盲目縮減企業的研發開支,在很大程度上都會造成企業產品和技術缺乏先進性,無法進行同行業競爭,從而失去市場。還有,通過降低企業質量管控成本,極有可能發生產品質量不過關,造成企業整體形象受損,這將直接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企業的工作重點必須向制定和貫徹競爭戰略方面轉移。傳統成本管理片面追求成本節約,重視短期效益,這將大大削弱企業的長遠發展能力。
最后,企業創造價值的表現是能夠為顧客提供必要的便利需求,而企業的全部業務并不都可以創造價值,如生產出來的廢品,只會減少價值。企業成本管理需要對內部價值鏈進行分析。市場經濟時代,企業面臨的是開放的、有競爭的市場環境,通過了解行業價值鏈等因素可以更好地實施成本管理,做到“知己知彼”,這樣才能夠更加有效地實現企業的長遠戰略目標。同時,了解并分析競爭對手的成本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企業內部的生產過程是傳統成本管理的主要對象,供應和銷售很少考慮,而戰略成本管理對象則不同,涉及產品生產的整個生命周期。
(二)戰略成本管理較傳統成本管理優勢明顯
相較于傳統成本管理,戰略成本管理優勢明顯,主要體現在成本優勢上,這也是其和傳統成本管理的主要區別。市場競爭的法則就是優勝劣汰,制造企業要想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通過加強成本管理,有效地降低成本。
首先,對于我國航空發動機制造企業來講,通過實施戰略成本管理,可以更加有效地促進企業進行統籌兼顧管理工作,在保證整體利益的基礎上調整局部利益,保證長遠利益的基礎上調整短期利益,同時可以通過改善實際運營狀況,提高企業的實際競爭優勢。
其次,通過進一步實施戰略成本管理,可以提升企業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通過不斷適應外部環境,可以更多地獲取競爭對手的信息,做到知己知彼,另外,通過運用價值鏈分析法對目標企業與上、下游企業之間關系進行研究,可以達到共贏的目的。
最后,戰略成本管理的實施,能夠有效地更新傳統成本管理理念,在保證成本最小化的基礎上,提高企業資源的利用率,獲得更多的使用價值,使得企業在資源一定的情況下,充分開發和利用這部分資源。當然,對于企業的管理者也是有一定要求的,那就是需要企業管理者從整體角度進行成本管理工作,為實現企業整體戰略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實施戰略成本管理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從我國航空發動機制造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看,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的基礎是保證產品的質量需要符合要求,同時企業需要不斷地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與時俱進,并且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問題。
(一)需要重點關注企業與上、下游之間的價值鏈關系
從管理對象來看,管理范圍不同,戰略成本管理對象涉及范圍較廣,涉及成本全方位的管理,而傳統成本管理對象的范圍相對較為狹窄,主要涉及企業內部的生產過程,所以,企業在實施戰略成本管理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價值鏈的開發和運用。那么,如何做到呢?第一,需要企業必須了解自身內部的價值鏈,將非增值作業和增值作業加以區分,盡最大可能消除非增值作業;第二,需要了解企業自身的位置,然后通過強化上、下游價值鏈之間的關聯和溝通,以保證供應過程與銷售過程的成本管理;第三,需要了解競爭對手的價值鏈,通過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自身的劣勢和優勢,不斷地強化自身。
(二)需要更新成本管理觀念,完成由傳統成本管理向戰略成本管理的過渡
從目前我國航空發動機制造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傳統成本管理模式仍然是主要的成本管理方式,而這存在著嚴重的局限性,僅是為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而降低成本,并不能達到成本管理的目的。而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成本管理觀念不到位造成的,因此,需要我國航空發動機制造企業更新成本管理觀念,完成由傳統成本管理向戰略成本管理的過渡。
(三)進一步加強和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工作
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來講,企業文化的建設和延續是企業發展之源,是企業價值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影響各項職能的實現和發揮,同時可以制約企業的管理措施和政策。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是我國航空發動機制造企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工作的重點。這樣可以提升員工的工作環境和積極性,促進其自覺節約成本,為企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工作打下基礎。
(四)加強部門間的溝通與交流
對于企業的運營來講,信息的有效傳遞是企業穩定運行的關鍵,因此,企業各部門之間應當加強溝通交流,對于主要業務環節建立必要的信息資源共享機制或平臺,保證企業內部信息能夠及時且有效地傳遞到各個部門及各個環節,為企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數據,保證決策的準確性。
四、結語
在我國的傳統成本管理過程中,降低成本被認為是企業成本管理的目標,而且手段就是節約。當然,節約可以降低成本,但這只是手段之一。隨著相關市場經濟的發展,僅僅依靠節約來降低成本,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代企業的發展需求了,新的管理理念也逐漸誕生并快速發展,那就是戰略成本管理理念。“支出最少的成本,獲取最多的使用價值,得到最多的利潤”,這才是現代成本管理的目的。隨著戰略成本管理的發展,其發揮的積極作用已經越來越明顯,能夠進一步突破傳統成本管理的局限,從企業內部擴展到外部,同時能夠把握成本管理的真諦,通過戰略定位、價值鏈分析等手段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志祥.戰略成本管理在我國制造企業中的應用[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2(7).
[2]袁小青.戰略成本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探討[J].管理研究,2016(2).
[3]盛文蔚.論戰略成本管理在機械制造企業中的應用[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4).
[4]高建榮.戰略成本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探討[J].時代金融,2014(18).
[5]鄒玲.戰略成本管理在高新技術企業中的應用探討[J].當代經濟,2015(3).
(作者單位: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