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娟
摘 要:隨著人們對于學前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加深,學前教育也開始在內(nèi)容上和機制上進行多方面的改革,聲樂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韻律和節(jié)奏感,其中美美育的滲透可以為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文章將對學前教育聲樂教學對幼兒歌唱中美育的滲透進行研究,對該方面的教學活動提出一些意見。
關鍵詞:學前教育;聲樂教學;幼兒歌唱;美育滲透;教學研究
對于藝術相關的聲樂教育來說,美育可謂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不僅可以從審美教育中體現(xiàn)出來,還能讓孩子在欣賞、學習和演唱歌的過程中體會到不同歌曲所帶來的情緒和畫面,相當于學生學習歌唱過程中的靈魂,文章將會對聲樂教學中的美育進行分析,對如何將美育滲透到幼兒歌唱課堂中展開探討。
一、學前教育聲樂教學對幼兒歌唱中美育滲透的意義
美育可以概括性的稱為是教會學生如何審美、感受美以及創(chuàng)造美的教育,而且必然和藝術相關的學科有直接的聯(lián)系,美術和聲樂就是其中較為常見的科目,也是社會中人們對于藝術較為清晰認識的內(nèi)容。其中聲樂的教育是屬于音樂教育的一個分支,是以科學發(fā)生為基礎的歌唱形式,塑造出生動鮮明的聽覺形象。而學前的聲樂教學的目的并非是為了塑造優(yōu)秀的歌手,而是為了學生能夠掌握科學的發(fā)聲方式,體會歌曲中蘊含的美感和意境,進而讓學生喜愛音樂和熱愛歌唱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學前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有能力發(fā)現(xiàn)聲樂中的美,還能夠創(chuàng)造自己演唱的美,同時對聲樂和歌唱有著濃厚的興趣,才能讓孩子在藝術的路上越走越遠,這也是就是學前教育聲樂教學對幼兒歌唱中美育滲透的意義。
二、學前教育聲樂教學對幼兒歌唱中美育的滲透策略
(一)加強教師對兒童歌曲的理解和演唱能力
演唱兒童歌曲應當是所有幼兒教師的基本技能,而且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用科學正確的發(fā)聲方式來進行歌曲的演唱,由于幼兒都是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的,因此在教師用正確演唱方式進行教學時,孩子也可以掌握正確的發(fā)聲方式,同時正確的音準和節(jié)奏也能讓歌曲本身的情感達到準確的表達,因此教師還應當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讓學生能夠在歌曲的欣賞中體會到歌曲的美,從而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進行美育的滲透。很多幼兒教師在歌唱上沒有什么嚴重的問題,但是在演唱歌曲時沒有掌握好歌曲應配合的表情和語調(diào),因此在演唱的過程中會顯得平淡無味,也沒有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更不會涉及到美育的滲透。兒歌應當是具有非常歡快情緒的歌曲代表,節(jié)奏上也較為明快和清晰,拍子的強弱對比的也很明顯,若是將這樣的歌曲帶著情緒進行演唱,那么幼兒就會在歌曲中找到共鳴的點,同時鑒賞到歌曲中蘊含的美,因此教師應當在理解歌曲含義和情感的情況下,用爭取的方式演唱歌曲,讓孩子們在聆聽歌曲的過程中開展無窮的想象力感受美和享受美。
(二)提高教師了解和啟發(fā)學生心理特點的能力
幼兒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來選擇聲樂課中教授的歌曲,鑒于學齡前兒童的生活經(jīng)歷和興趣愛好,選擇符合社會價值觀并且適合孩子們演唱的歌曲作為聲樂教材,只有這樣才會在符合社會和學生理念的基礎上開展科學合理的聲樂教學工作。學齡前的兒童都會被其感興趣的東西所吸引,教師將聲樂課程編輯成學生感興趣且具有美感的曲目,既能達到吸引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還能讓學生在注意力集中的情況下感受音樂帶來的美好感受。
歌曲的旋律有很多種,包括上行、下行、波浪等等,歌曲的旋律也是其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幼兒教師可以讓學生多聽一些旋律不同的曲子,在欣賞之后進行對歌曲中蘊含的感情進行猜測,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猜測的結果給予一定的精神或者物質(zhì)獎勵。例如教師可以分別播放《娃哈哈》和《艱苦樸素代代傳》,兩者的節(jié)奏感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歌曲旋律不同所帶來的魅力和美感,進而對自己欣賞和習慣的歌曲感興趣,同時也會主動的學習該歌曲的演唱,形成了由欣賞美到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由于學齡前的孩子對于聲樂中的名詞并不理解,因此很多人會說幼兒聲樂教學沒有效果,但是實際上只要用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去解釋發(fā)聲方式就可以達到聲樂教學與美育的目的了。教師可以將聲音比作火車,聲音經(jīng)過的身體部位都是軌道的一部分,火車必須通過軌道是學生也能理解的生活常識,因此教師用火車必須到達的部位來告訴學生正確的發(fā)聲方式,就是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來傳授其科學的演唱方式。教師用手告訴學生火車的動力在于腹部,讓孩子們體會一下氣息在腹部停留和運動的感覺,然后在演唱過程中發(fā)聲位置不對時,及時告訴學生火車脫軌啦,學生就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感受調(diào)整好聲音的位置和情況,達到聲樂的演唱形式,創(chuàng)造了新的美以及聲樂和美育結合的價值。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對學前教育聲樂教學對幼兒歌唱中美育滲透的意義和方式進行了分析,從根據(jù)學生心里特征選擇歌曲以及教授聲樂技巧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展開了論述,著重研究了不同旋律特征帶給孩子們的不同感受,進而形成了不同的聲樂教學效果,明確了幼兒教師在孩子聲樂教學過程中美育的滲透策略,應當從引導學生想象力和提高學生科學演唱歌曲的能力做起,為幼兒教育中發(fā)現(xiàn)美、鑒賞美、感受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進程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呂玫.淺談學前教育聲樂教學對幼兒歌唱中美育的滲透[J].才智,2013,02:26.
[2]曾華青.聲樂教學中的“互動與交流”——談學前教育幼兒園的歌唱教學[J].南平師專學報,2007,03:147-149.
[3]時霞.深入淺出寓教于樂——素質(zhì)教育指導下的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聲樂集體課教學之管窺[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11:232
-23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