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 要:本文基于對技校學情和培養目標的分析,提出采取有效的教學模式是技工教育的當務之急,同時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并對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重要性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 重要性 開展條件
一、不同教育形態的特點
目前教育存在幾個不同形態。研究性學科教育多存在于各類高等院校。這些高等院校的培養目標各不相同。
在本科層次,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本專業系統的理論知識,當然還有思想方面的要求。在此文中只討論知識方面的要求,其他方面暫不探討。其相對應的技能要求不高,無非就是在實驗室做一做必要的實驗,做實驗的過程只是用到知識的一個點,并未涉及全部知識,并且由于各個高校在硬件設施方面的差距甚大,導致最終的學習效果也相差甚遠。這致使一部分學生畢業以后動手能力不夠,需要一定時間的摸索和后續學習才能頂崗,有的還存在好高騖遠的錯誤思想,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高不成低不就”。
對于研究生層次,多數高等院校的培養目標除了掌握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外,還要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具備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層次多數畢業生從業意向為本專業研究性工作,但無論是哪個層次的教育,最終都會落在學以致用這個根本點上。
作為從業十多年的技工院校教師,筆者也經常在思考:在高等教育中,技能要求為何沒有明確規定?倘若有的話,就不至于經常聽說誰家孩子大學畢業了不找工作,還在家待業。當然這其中有多種情況存在,但排除不了學生畢業了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工作的情形。筆者認為這跟學生在校期間的學到的“本事”有關。很慶幸對于技能方面的要求,技工教育做到了。對于技校生的培養目標是具備基本的科學文化常識,同時具備本專業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對技術能力即技能要求有了明確規定。當然也并不是說高層次的教育不如技工教育,因為每個階段每個層次培養人才的方向不同,教育模式、教學方式也就不盡相同。
二、技工教育中的學情分析
不同教育形態面對的教育對象不同,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學中的基本原則,所以對于學情的分析是開展教學、達到教學目標的首要任務。
1.知識儲備
技工學校的生源通常來由三部分組成,一部分為考試落榜生,一部分為輟學復讀生,還有一部分為考試失利生。對于這部分考試失利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知識基礎稍好過那些落榜的學生。所以在進行教學時要考慮到這一點,才能把握好教學尺度,使學生學有所得。
2.情感態度
由于大部分技校學生來自農村,家庭教育缺乏,導致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缺少主觀能動性,在學校學習中學習目的不明確,師生之間缺少一定的情感交流。
3.個性心理
學生學習背景不同,個性心理差異較大,多數學生缺少自我學習的意志,長期的環境影響使一部分學生已經失去了學習的信心,情緒低落。
4.方法和思維
部分學生從家庭教育開始就缺乏學習方法的指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的放矢,采取適合學生的方法,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拓展他們的思維。
5.生活和學習環境
技校學生多數都來自農村家庭,物質生活還算可以,但存在家庭不和諧或是單親家庭的情況,給學生的成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學習環境也各不相同,有些班級沒有形成良好的班風,學生缺少自信心和上進心。
三、一體化教學的基本涵義
基于對以上學情的分析和技工院校的培養目標,采取有效的教學模式是技工教育的當務之急,同時也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努力的方向。當前,全國各大技工院校正在推行一體化教學模式。
它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企業當中選取典型的工作實例或工作任務,在完成該項任務時,把任務中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材料選取、儀表使用等學習內容融合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再有理論課和實習課的區分,而是整合在一起。
四、一體化教學的重要性
1.符合技校學生的特點
技校學生普遍理論知識薄弱,學習主動性稍差,對于純理論知識的學習存在一定的厭惡和反感。但是他們絕對不是一無是處的,他們聰明活潑,喜歡動手操作,只要點撥恰當,就能夠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一體化教學模式把教學場所搬到有實物的實訓室,學生不僅與理論知識打交道,而且還能與實物接觸,很大程度上符合他們的學習特點。
2.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傳統的授課在教室,教師上課有教具、有圖片、有多媒體,但無論哪種形式,都不如學生直接面對實物來得具體。有實物,教師的講解不是空洞講授,學生對于理論知識也比較好理解,不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所以學生能夠較快掌握知識。
3.使學生切身體會到技能的用處
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總會存在這樣的疑問:“老師,我學習這門課程或課題到底有什么用?”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以任務為驅動,解決了學生的這個疑惑,使他們有更加明確的學習的方向和目的。
4.有助于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由于一體化教學場地在實訓場所,因此在技能操作環節教師不斷巡回指導,能夠給各個學生以指正和監督,能夠讓學生少走彎路。
五、一體化教學的開展條件
一體化教學模式有許多優勢,那么如何在技工院校更好地開展一體化教學呢?
1.教學設施和實訓場地
一體化教學模式將授課地點搬到了實訓場地,這就需要充足的實習設備和實習工位。以筆者學院電氣專業為例,完善了開展一體化教學的硬件條件。除了有基礎課程的多個實驗室外,還建有實訓中心,中心建有五個場地。電子設備裝接工場地有18套設備、108個工位,主要功能是教授學生通過電腦軟件畫圖、制作電子線路板、焊接元件,并實現電路的某種控制。機電一體化場地有9套光機電一體化設備、108個工位,這些設備模擬了工廠企業里自動化流水線的控制過程。維修電工場地有9套設備,每套設備包含1個機床柜、1個自動化控制柜和3個機床模型,共有54個工位,主要培養學生分析電路原理、排除電路故障、機床自動化設計、安裝、調試等基本能力。數控裝調維修工場地有兩套數控車床和兩套數控銑床、48個工位,培養學生維修數控設備的技能。無線電調試場地有18套設備、108個工位,主要功能是進行單片機編程,通過不同的電路組合,實現流水字幕顯示控制、數模、模數轉換、無線遙控等控制功能。
2.師資條件
一體化教學模式對教師有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還應具備高超的專業技能,在授課過程中能夠將理論知識和技能要求融為一體,深入淺出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的高標準需要教師堅持不懈,針對自身的短板,加強學習和訓練,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3.編制工作頁
目前,學校所使用的教材并不完全適應一體化教學模式,同時地區發展不同、產業結構不同、對專業要求不同,所以有必要編制校本教材。對于一體化教學模式,各大院校都在推行工作頁,工作頁的出現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能夠感受企業中“接單干活”的氣氛和流程,同時把學習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真正體現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這也是一體化教學的宗旨所在。
(作者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