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燁
[摘 要] 通過分析教育部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規定以及該專業的發展現狀,得出了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師生管理與課程體系建設不足等問題,并堅持依據與時俱進的原則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 鍵 詞]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課程體系;師資建設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4-0031-01
一、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學科界定
(一)專業方向設置
2012年教育部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培養目標作了如下表述:“本專業培養掌握信息與通信領域的基礎理論與方法,具備數字媒體制作、傳輸與處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數字通信技術領域、傳統的廣播、電視、電影領域以及電腦動畫、虛擬現實等新一代的數字傳播媒體領域、專業設計機構、企業、傳播機構、院校、研究單位從事數字媒體方面的設計、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1]。據此可知,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一個涵蓋面廣與跨學科的專業,人才培養的方向是藝術與設計以及技能全面發展的現代化綜合性人才。
(二)專業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的關鍵所在,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同樣如此,結合教育部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規定以及市場發展的需求,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人才方向是復合型或綜合性人才,但是在課程體現建設上應有所側重,不可一味求全、求廣。本著求真務實以及與時俱進的原則,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課程體系應包括五大方面:(1)藝術專業基礎課程。(2)藝術史論文化課程。(3)計算機數字課程。(4)專業方向應用課程。(5)專業實踐實習課程。
二、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發展現狀
(一)師生比例超標
根據教育部頒發的規定,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師生比例應控制在1:11左右,但是基于大學擴招及高校之間的競爭,部分高校并未嚴格遵循該規定,其師生比例甚至高達1:40,對該專業的發展實則不利[2]。
(二)師資力量不足
因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開設較晚,任職教師大都是從美術專業或其他工科專業調配而來的,在不足20年的時間內不僅合格的專業教師較少而且學科帶頭人極度缺乏。不論是純藝術類院校還是綜合性高校,該專業領域內的教師在專業理論以及專業技能方面相比其他老牌專業相差甚遠,在學術界缺乏具有影響力的領軍人物。
(三)課程體系不一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建設剛剛起步,發展思路不明確,課程缺少針對性和系統性,主干課程、選修課程布局不合理,課程名目繁多,內涵、目標不明確。在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執行過程中,教師隨意更改,內容遺漏、交叉現象頻繁,無法與前期課程、后續課程較好地銜接。
(四)理論和實踐脫節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特殊性,在理論建設起步較晚且本國并未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相比其他老牌專業以及國外同類專業在理論建設方面一直處于薄弱階段[3]。同時,因社會發展的需求促使實踐教育得到了廣泛關注,但因高校經費限制以及社會各方面的因素影響,實踐教育同樣處于薄弱環節,在薄弱理論建設與實踐教育不足的情況下,兩者之間的結合受到極大影響,相脫節是不可避免的。
三、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建設的措施
(一)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師的專業性不足是普遍現象,亦是客觀環境導致的,要改變這一現象需要一定時間過渡,尤其要采用靈活管理的方式加速專業教育的培養,以滿足該專業發展的需求。其一,選取專業帶頭人。學科帶頭人是專業建設的領導者與組織者,是高校師資隊伍中的骨干與核心,要利用現有資源為該專業教師創造發展的環境,使之在該領域乃至整個學術界脫穎而出,取得社會的認可。其二,建設師資梯隊培養制度。師資隊伍的建設與發展脫離不了歲月的“摧殘”,必須建立老、中、青教師之間的銜接管理制度以及組織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科研等
活動。
(二)優化課程體系建設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求較高的專業之一,建設科學合理與層次分明的課程體系是專業發展的基礎,是人才培養的前提。根據上文對課程體系的設定,又可以將之分為基礎性課程、必修性課程、選修性課程、實踐性課程,從基礎課程到最終的實踐課程循序漸進,遵循人才培養規則以及學習規律,不僅利于專業建設而且利于提升人才培養的效率與質量。在此環節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尤為重視理論知識建設與實踐教育的結合,而且實踐教育要占據主要地位,以培養理論與操作能力兼備的人才。為此,不同高校可根據實際條件建設各色實驗室或與社會企業之間開展校企合作,為大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使之了解社會與職業的發展需求,進而更好地制訂學習計劃以及職業發展規劃。
總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跨學科性和培養綜合性人才的特點決定其在課程體系的建設中必然是多方面的,也正是因此使之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然而,要推動該專業的穩定發展,尚需實事求是,從課程體系建設與師資隊伍建設入手,強化基礎建設,以保障該專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孫載斌.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建設的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4(11):95-96.
[2]丁亮.高職院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建設現狀與對策[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4):25-27.
[3]楊會,陸天奕,汪海偉.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建設調研及思考[J].包裝世界,201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