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江


[摘 要] 翻譯印制電路板電路分兩步:首先,根據電路板上布線銅箔連接關系畫出各電子元器件連接關系的草圖;其次,利用標號法把草圖轉換成規(guī)則的電氣原理圖。由于繪制草圖比較簡單,所以利用標號法把草圖轉換成規(guī)則的電氣原理圖是翻譯電路的關鍵。標號法已在其他文章中作詳細介紹,為方便讀者,介紹標號法應用、翻譯電路板電路的過程、注意事項。
[關 鍵 詞] 標號法;印制電路板;翻譯方法;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 TN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4-0224-02
維修電工技術人員在實際維修電子線路板的過程中,經常碰到缺少技術資料的問題,這絕大部分是年久失傳造成的。而印制板上元器件繁多,安裝又沒有規(guī)律,如圖1所示電路板,由于看不懂電路結構,根本無法進行原理分析,給電路維修帶來困難。怎樣將看似雜亂無章的印制板電路轉換成直觀的電子原理圖,就成為擺在維修電工技術人員面前的一個難題,下面介紹一種較簡潔的翻譯印制電路板的方法。
在介紹印制板翻譯過程前,我們先簡單介紹標號法,為下文作輔墊。所謂標號法就是把電路中的每根導線上標上號碼,來分析電路結構的方法。在導線上標注號碼的原則是:同一導線標號相同,不同導線標號不同(凡是直接相連的導線都視為同一導線)。為方便起見,本文把所有的電子元件用電阻來代替。由于原理圖很規(guī)則,但對圖A1這種網絡狀電路,出題者故意使個障眼法,把電阻搞亂,讓人看不清電路結構,如果用標號法來轉換這種電路,就能還其電路的本來面目。下面以圖A1為例,用標號法來轉換該圖。
首先,根據標號法原則在圖A1上標注號碼,假設a端的標號為1,R1和R2之間的導線的標號為2,R2和R3之間的導線標號為3,R3和R4之間的導線的標號為4,b端導線的標號為5,如圖A2所示。在圖A2電路中,從a點到b點,選取最長一條支路(電阻R1、R2、R3、R4)作為母鏈,并一字排開,如圖A3所示。由圖A2可知:電阻R5兩端的標號為1和3,所以把電阻R5兩端與電路圖A3的母鏈中的1和3導線相連,得到如圖A4所示電路;同理把圖A2中的電阻R6和R7分別與圖A4母鏈中的1和4、1和5導線相連,即可轉變成如圖A5所示電路,稍加整理可轉變?yōu)锳6所示電路,這樣電路結構一目了然。
下面,利用上述標號法把圖1節(jié)能燈鎮(zhèn)流器印制板電路翻譯成直觀的原理圖,其方法如下:
1.首先根據電路板上元件實際位置畫出元件布置
圖:元器件的編號一同標上(一般在印制板都有標注元器件的編號,每個元器件所屬編號不能看錯,繪制時每個編號盡量靠近所屬元器件,以免造成混亂,如果印制板上沒有編號,則自行標上,但編號不能重復)。如圖B1所示。
2.根據印制板上的銅箔與各元件引腳的連接關系
把圖B1各元件用直線條連接起來,因為印制板上的銅箔與元器件分別位于印制板的兩面(有些印制板是雙層板,銅箔兩面都有),因此稍有不慎,容易弄錯。在繪制過程中,盡量用直線來代替銅箔,直線轉彎時,轉角成直角。切不可長時間直看銅箔面,因為銅箔面有光亮的焊點,能強烈反射光線,刺激眼睛,容易使眼睛疲勞。本人在繪制時,往往在晚上或者在暗室里,在印制板的下面放上一盞60W的白熾燈,把印制板的銅箔面朝下,從元器件的一面往下看,就能清楚地看到下面銅箔與元器件引腳的連接關系,原因是銅箔的透光性較差,而印制板的透光性相對來說較好。經過測繪,印制板的銅箔導線與元器件的連接關系如圖B2所示,這就是草圖。這時的電路還無法看清,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用標號法把看似雜亂無章的電路B2轉換成直觀的電子原
理圖。
3.根據標號法的標號原則給圖B2標上號碼,每個元器件的引腳都必須標號,不可遺漏,不同的導線采用不同標號,標號由1開始,用自然數連續(xù)標號,以避免重復。經過標號,圖B2轉換成如圖B3所示。這步非常關鍵,一旦標錯,翻譯后的原理圖肯定就錯了。
4.電氣原理圖一般以電源導線為基本框架,以三極管或集成電路為核心,以信號的流程為順序。從上圖B3中可看出,D1、D2、D3、D4構成橋式整流電路,以電源導線為基本框架,以兩個三極管為中心展開,并標上對應的標號,由于電源線是上正(標號為3)下負(標號為14),而三極管Q2的集電極的標號也是3,因此,把三極管Q2放在上面,因為R3與Q1的發(fā)射極相連,而R3有一個引腳標號為14,與電源負極相連,所以把三極管Q1放在下面,這樣安排方便繪圖。如圖B4所示。由圖B3可知R1、C3、R2、D8、C4及Q8的集電極各有一引腳的標號均為3,因而在圖B4上的電源正極線上連接上述六個元器件,由于C3、R2、D8三個元件的另一只引腳的標號均為6,因此,這三個元件是并聯(lián)的,將它們并排放在一起。而C4的另一個腳連接燈管,因而C4放在最右邊。而C1、D7、R3、L1四個元件各有一腳的標號為14,因而在圖B4的電源負極線上連接上述四個元器件。由于C1的另一個引腳標號為4,與R1相連,L1與R4相連再與Q1基極相連,因而C1放在左邊,L1放在最右邊,R3的另一個腳(標號為9)與Q1的發(fā)射極相連,因此R3放在Q1的發(fā)射極的下面,如圖B5所示。
5.對照圖B3,把剩余的元件按所對應的標號畫入圖B5,電容C2二腳的標號分別為3和14,則C2跨接在電源線兩端。R1與C1各有一只引腳的標號均為4,則把R1與C1直接相連,D6的兩腳的標號為4和6,則把D6插入R1和C3之間,R5兩腳的標號為6和8,而Q2的發(fā)射極標號為8,則把R5放在Q2發(fā)射極下面,并與之相連。R6的一只腳的標號為7,則與Q2的基極相連(Q2的基極的標號為7),L2的一只腳的標號為6,與R5相連,而R6和L2的另一只腳均為11,則把R6和L2相連,L3的一只腳的標號為6,另一腳連接燈管,則L3與L2相連,DB管二腳標號為4和5,而Q1的基極的標號為5,因此DB管一腳與C1相連,另一腳與Q1的基極相連,并與D7相連(D7的另一腳的標號為5),R4兩腳的標號為5和10,則一端與Q1的基極相連,另一端與L1相連(L1的一端的標號為10),Q1的集電極標號6,則與R5相連。這樣,就像兒童搭積木似的,把剩余的元件按所對應的標號放入,相同標號的元件引腳用導線直接相連,經整理后所得原理圖如
注意:翻譯過程每一步都應反復檢查,繪制完原理圖后,在總體上對電路進行原理分析,最好利用仿真軟件進行仿真測試,以驗證電路準確性,確保萬無一失。本文以小功率節(jié)能燈為例,當然也適用于其他電子線路板的翻譯。如果繪圖者掌握一定的電路知識,則還能加快翻譯的速度。
印制電路板翻譯方法適用的范圍:適用于比較簡單的電路板(單層板較適合,對雙層板就比較麻煩),不能用于多層板,如果電路過于復雜,則費時費工,人工無法勝任。